返回

带着妹妹自在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5章 年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到了 1961 年的春天。这本应是一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显得异常萧条,仿佛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在这个时期,农村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饥荒,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至此。

这些逃荒者们面容憔悴,面色蜡黄,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走起路来步履蹒跚,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他们的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绝望和迷茫。

尽管如此,这些逃荒者们并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他们艰难地前行着,只为了寻找一线生机。

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饿晕的人。这些人或躺在路边,或蜷缩在角落里,身体极度虚弱,甚至有些人已经失去了生命。

与此同时,哭泣声、叫喊声、呼唤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人间悲惨的哀乐。

虽然官方已经竭尽全力劝阻大家回归原籍,但仍有许多人不愿意回去。他们涌入城市,将这里视为他们活下去的最后希望。

然而,城市里的情况也并不乐观。由于粮食短缺,城市的定量一减再减,很多人只能勉强维持生存,想要吃饱吃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 1961 年,三年困难时期中最为艰难的一年。

95号大院依旧充满了喧嚣和热闹,仿佛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一样,但这也为苦苦挣扎的院众的生活中提供一丝乐趣,同样也带来了苦难。

在这个大院里,乐趣最多的当属中院的那几家“禽兽”。

经过数月的时间,医院的赔偿终于得以还清。

不过,尽管赔偿问题已经解决,但易中海仍旧只能领取不到一半的工资。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傻柱。

他仍然在扫厕所,而且每个月都会有很多人举报他。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积极地举报傻柱,无非是为了得到那微薄的举报奖励。

与此同时,易中海最近正在积极活动,试图帮助傻柱重新调回食堂工作。

而贾家这边,秦淮茹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取名叫槐花。

据说,这个名字是傻柱随口取的,具体情况外人并不知晓。

自从贾张氏得知秦淮茹扣留工资的事情后,她大闹了一场。

最终,贾张氏借此机会成功夺回了工资的控制权。

从此以后,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后,秦淮茹必须将全部工资交给贾张氏。

至于如何生活,贾张氏完全不闻不问,她只要求秦淮茹不能让自己和棒梗饿着肚子。

没办法,只能是傻柱承受了这一切,每个月发下来工资都要给秦淮茹十几块钱,这导致他也就能在食堂吃个半饱。

而中院里有一个号称毒药都毒不死的天命之子棒梗,在这段时间里变得越发嚣张跋扈。

他不仅不去学校上课,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撬门溜锁。

这也是院里人苦难的来源。

当他发现院子里已经没有适合下手的目标后,竟然把坏主意打到了邻院。

然而,这次他的运气可没那么好,有一次他在偷邻院人家的油炸食品时,被当场逮个正着。

棒梗自然免不了一顿狠狠的教训,而易中海得知此事后,领着傻柱和其他一些人去找邻院讨要说法,企图用道德来绑架对方。

可谁能料到,他们不仅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反而被人家全员暴揍了一顿,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回院子里。

贾张氏得知孙子被打,气急败坏地跑去报警,可这一闹差点没把自己的亲孙子送进监狱。

最后,还是秦淮茹出面又是赔礼又是道歉,好说歹说才让人家放过了棒梗。

不过,在院子里除了郑建设那一系的人外,贾家依旧是无人敢惹的存在,依然横行霸道。

且说那老聋子,近来可谓是异常活跃。

他常常静静地伫立在门口,宛如一座雕塑一般,目光却如同鹰隼般锐利,紧紧地盯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们,仿佛要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至于他心中究竟在盘算着什么,旁人自然无从知晓,但看他那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萦绕心头。

而这一切,郑建设虽不能完全洞悉,但也能猜出个大概。

原因无他,只因为许家最近总是传来阵阵争吵声,许大茂和娄小娥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简直是一触即发。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面对这种情况,许大茂似乎并未表现出过多的在意,甚至给人一种他对娄小娥已经彻底失去兴趣和耐心的感觉。

想当初,他们新婚燕尔之时,许大茂对娄小娥可是百般呵护、千般容忍,与如今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

不仅如此,郑建设还注意到,许大茂与张光天之间的来往变得异常紧密。

他曾数次在徐慧真的小酒馆里与他们不期而遇,只见那二人谈笑风生,相谈甚欢,也不知道究竟在密谋些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反观郑建设自家,生活依旧如那五彩斑斓的画卷一般,多姿多彩。

家中的两只“小神兽”虽然年纪尚小,但有几位老爷子在旁照看,郑建设和李倩儿自然是乐得逍遥自在,好不惬意。

李倩儿出月子后,两人去过徐慧真的小酒馆好几次了,和酒馆里的人也都混得很熟了。

然而,每次遇到范金友时,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吓得赶紧躲起来。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曾经找人调查过郑建设,想要报复当初郑建设对他的羞辱。

可是,当他得知郑建设的真实身份后,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警告他。

从那以后,他就彻底明白了,郑建设可不是他能招惹得起的人物。

于是,他只好打消了报复郑建设的念头,甚至对郑建设都避之不及。

家里多了这两个小家伙之后,爷爷奶奶的生活重心完全发生了变化。

他们再也不提回村里的事情了,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照看孩子、哄孩子和陪孩子玩耍上。每天,他们都乐呵呵的,似乎已经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村里的人。爷爷奶奶时常会往村里捎些东西,让大家知道他们在城里过得很好。

而郑家屯在郑建设的帮助下,生活也还过得去,相比其他村庄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至于郑建设在厂里工作依旧和往常一样,但没有人敢轻视他,因为他管着全厂吃的。

而且,他现在管辖农场经过李怀德的操作,俨然已经成为全四九城最大农场,也是运营最好农场。

里面不仅种植庄稼,还养了各种家禽,上面有好几次下来视察都对他的工作能力赞不绝口。

院里的人自然也是对郑建设羡慕嫉妒不已,但是郑建设不和他们来往,他们也没有办法。

这天郑建设还回院里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围在前院议论纷纷,郑建设本不想多管闲事。

但鲁婶子看到了,连忙叫住说道:“建设,有人欺负刘奶奶,你快去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