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人的悠闲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二章 再见徐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渭北的白渠与郑国渠灌溉的田地一共有四万顷,但每年都需要清淤,否则就会发生水涝,而上下游水权又是各县有争抢的。

扶苏听着萧何的讲述,治理渭北的萧何利用水权达成了各县之间的平衡,并且能够均分水流,此人确实有本领。

若在渭北郡守的位置上换一个人,也做不到像萧何这样的水平。

萧何打算在渭北建设马坊,利用高原的草地可以养出至少两万战马,而且岐州的水土十分适合养马。

“臣想要将岐州划入渭北治理。”

这话就像是一个保证,只要将岐州与郑白渠的七万顷田地交给他,他就能治理好。

扶苏道:“朕看你文书了,知道你心系楚地。”

萧何低下头,没了先前心气,像是整个人被抽空了一般,他道:“臣初来关中,见到了关中的民生,见到了关中的人是什么样,臣心有嫉妒。”

言至此处,萧何先躬身行礼,似乎是为他的嫉妒心而惭愧。

他又道:“楚地与关中不同,楚地的人们习惯了王侯治理,各地的人们不知渭南发生的事,也不知其实他们是可以改变水利,楚地是一片沃土,但楚地的官吏早已麻木,习惯了王侯治理,想要楚地变得更好,楚地的官吏就要大规模替换。”

扶苏道:“你这话要是传到楚地,楚地各地的官吏都会对你萧何群起攻之。”

“臣正是因爱故土,才会为故土而惋惜。”

皇帝正在与萧何谈话。

而刘肥与刘盈远远地看着。

刘盈见到了站在渠边的皇帝,他道:“皇帝看起来好年轻。”

按说皇帝已有三十多岁,但这面容看起来似乎只有二十余岁。

传闻这个皇帝终年都是穿着黑色的衣袍,并且总会亲自查问各郡,若不是在关中,恐怕皇帝会将天下各郡的郡守都召来。

而今年,听说有个叫徐福的县令正在来关中的路上。

徐福是个远在齐地的县令,却能够得到皇帝召见,还真是新帝即位的第一桩事。

传闻当年的琅琊县就是皇帝东巡时建设的,而那时的皇帝还是公子,就主持建设琅琊县。

琅琊县在齐地很特殊,甚至齐地的郡守都管不到琅琊县,甚至琅琊县的县令可以直接发文书,呈报丞相府,不用通过郡守。

刘盈询问道:“兄长,听闻皇帝出咸阳总是大队兵马护送。”

刘肥回道:“有时,皇帝身边不会跟随这么多人。”

远远望着站在萧何身边的皇帝,刘盈内心激动,他现在要写信告知父亲与母亲,他在关中见到皇帝了。

但一想,刘盈道:“兄长曾经见过皇帝?”

刘肥道:“没见过,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新帝。”

这是公子扶苏即位之后的第二年,也是公子扶苏作为皇帝身份第一次来渭北,刘肥自然是第一次见到新帝。

也不知道皇帝都与萧何说了什么,曹参也远远地看着,不敢靠近。

渠边,扶苏道:“若朕给你机会,让你回楚地治理,你愿意吗?”

“皇帝诏命,臣岂敢不从。”

“朕给你权,你能够号令楚地的郡守与县令,让他们为你奔走。”

见萧何又不言语,扶苏又道:“朕知道对你而言,楚地是你的故乡,但这个国家除了楚地还有很多问题,燕地的人口凋零,赵国旧地曾闹旱,一旱就是数万顷地欠收,官吏们可以推托这些问题,说是天灾不可挡,但是朕不能看着臣民受灾。”

“如今渭北刚有起色,朕可以许诺你,让你将来回楚地,建设楚地,但朕也希望你做好眼前的事,待渭北治理得真的如你说的那样,不用你说,朕也会将楚地交给你治理。”

闻言,萧何行礼道:“臣领命。”

扶苏又道:“朕会下旨斥责没有管好河道的官吏,替换失察的官吏。”

见萧何又想说什么,扶苏接着道:“河道淹了田地,大雨造成水涝,这确实是天灾,但若说官吏无可奈何……朕认为这极其不负责任。”

萧何颔首。

新帝二年,二月下旬,一队秦军护送着一驾马车进入了函谷关。

坐在马车内的人正是徐福,而在徐福的车队后方还有一家四口。

夫子隹看到了来人大声呼唤道:“稂!”

稂抬眼看去见到多年不见的好友,那是一起长大的兄弟,共同投身到了支教事业。

当年他们都是公子扶苏的仆从,后来公子扶苏给了他们户籍,直到现在还在支教事业中。

见到稂一家人,隹道:“这么多年不见了,你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站在稂身边的,是他的妻子与一儿一女。

稂道:“我来见父母。”

隹道:“你终于回来了,叔与叔母都很好,你的弟弟们也都在。”

稂向马车内的徐福告别,便领着自己的家人去敬业县。

再一次来到商颜山下,稂见到了一大片桑树林。

夫子隹道:“等入夏,这里树枝上都会挂满桑葚,你看,我们都种了这么多。”

众人继续往县里走去,在县的南面见到了一座巨大的屋子。

稂的儿子与女儿好奇地看着四下。

夫子隹又道:“这是关中最大的印书作坊,我们的书籍都是从这里来的。”

稂走到村口,见到了正在路边奔走的孩子,当见到了自己的父母,稂再也站不住,而是满眼泪水地下拜行礼。

叔孙通看不得这种场面,扭过头去,望向另一边。

章邯也扭过了头,道:“当年稂离开村子,他只比公子扶苏小了三岁。”

叔孙通抚须,道:“那是老朽教出来的第一群孩子,老朽怎会不记得。”

章邯低头看了看这位老人家,对他道:“心里难受就去喝酒,喝了酒就睡。”

叔孙通对身边的章业道:“去拿酒,再起炉子炖豆腐吃。”

章业满脸笑意地离开了。

咸阳宫内,徐福面对新帝行礼道:“臣拜见皇帝。”

“多年不见了,你还是一点都没变。”

徐福从袖子拿出一卷书,道:“今年琅琊县盐场扩建了。”

以前的齐国盐工,用他们的双手在昌邑滩头刮取盐霜,用来烹食物。

当年的邯郸城中还有韩地的商贾争抢买齐盐,当年管子也曾言,齐地月成盐三万六千钟,盐策之利二十倍于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