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0章 橙波千叠故人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云麓词心录》:第三百章.橙波千叠故人来

楔子

云麓山的春讯,是被一捧野樱染透的。

煜明攥着信笺穿过花径时,指尖还留着阿澈笔墨的温痕。信上说:"东山坡的棣棠开成了金河,我在老槐树下埋了坛春酿,只待君来共醉这'橙色盈眸韵满坡'。"落款处画着歪扭的花笺,花瓣间缀着细小的"昱明"二字,像极了多年前书院课桌上的涂鸦。

竹篮里的青瓷砚随着脚步轻晃,砚盖刻着的"浣春"二字在晨光里流转。这方砚台跟了他十五年,从扬州旧市到云麓山房,砚池里沉淀着数不清的春痕——就像阿澈诗里写的"妙笔难书意若何",有些情意总要借着墨色才能说透。

山风忽然转暖,卷着棣棠花的甜香扑了满怀。煜明抬头望见坡顶那抹熟悉的青衫,那人正蹲在花丛里写字,衣摆被风吹得像片欲飞的叶。远处的花海翻着橙浪,一直漫到天际,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天上的云霞落了地,还是人间的春色染了天。

一、赏春:独石观花处,墨里藏春声

阿澈的画案就支在老槐树下,四脚用石块垫高,以免被湿润的春泥浸了。煜明走近时,见宣纸上正洇着半幅《坡头春意图》,石绿铺就的坡地上,数丛棣棠用赭石调藤黄点染,笔触飞白处竟透着"橙色盈眸韵满坡"的炽烈。

"你可算来了!"阿澈回头,笔尖的金粉恰好落在花瓣上,"快瞧这棣棠,今早突然全开了,像谁把太阳揉碎了撒在枝头。"他说话时,镜片被阳光照得发亮,睫毛在眼睑投下的阴影随花瓣颤动,倒像是宣纸上未落的墨点。

煜明放下竹篮,取出那方"浣春"砚:"路上见坡西的独石旁开了片鸢尾,蓝得像要滴出水来,倒衬得你这'金波灿烂映藤萝'更明艳了。"他指着画中缠绕的藤蔓,藤叶边缘用花青勾了细边,在橙黄的花海中竟生出几分清凉意。

阿澈忽然搁笔,从石缝里捻起枚蝶翅:"方才这只凤蝶撞在我砚台上,翅粉落进了朱墨里。"他将蝶翅放在宣纸上,翅脉的纹路与画中花瓣的筋络竟隐隐重合,"你说奇不奇?这倒应了'群蝶有意恋香窝'的景。"

山风掠过花海,掀起层层橙浪。煜明望着远处那方独石,想起三年前的暮春,他们曾在石上刻下"见字如面"四字。此刻石面被青苔覆了半幅,唯有"面"字的最后一竖还露着青白,像道未干的泪痕。

"记得第一次来云麓山吗?"阿澈忽然开口,用狼毫蘸着蝶粉调的朱墨,"你说这漫山遍野的绿太单调,非要我用朱砂在竹上题诗。结果被山僧撞见,说我们'乱点春色'。"他说着,在画角添了行小字:"岁在甲辰春分,与煜明兄观棣棠,忆昔年竹上题朱事。"

砚台里的墨汁被阳光晒得微温,煜明伸手去抚老槐树的皴皮,指尖触到某处凹陷——那是七年前阿澈刻下的"春"字,如今已被岁月磨得光滑。"你这诗里的'独石无言观盛景',"他忽然笑道,"倒让我想起书院的老石狮,每次我们偷溜出去看春,它都睁着眼装睡。"

阿澈闻言大笑,震落了槐树枝头的露珠。阳光穿过叶隙,在画案上投下铜钱似的光斑,其中一块恰好落在"春回大地山河秀"的"秀"字上,将那竖弯钩照得透亮,像条蜿蜒的春溪。

远处的竹林传来鹧鸪啼,阿澈忽然噤声,将耳朵贴在画纸上:"你听,这鸟叫里有'妙笔难书'的味道。"煜明凑近去听,只闻得风声、花声、鸟声混作一团,却在阿澈眼中看见了流动的诗行——原来真正的春声,从来不在耳中,而在与故人同观盛景时,那声未说出口的"意若何"。

二、花海春韵:燕语入墨时,风里有旧痕

午后的阳光变得绵密,将花海染成琥珀色。阿澈在花田垄间铺了蓝印花布,上面摆着青瓷酒坛和葵口瓷盘。煜明揭开坛盖,顿时涌出清冽的酒香,夹杂着棣棠与青梅的甜,正是词里"花海如潮涌满坡"的滋味。

"尝尝看,"阿澈递过酒盏,"去年收的棣棠蜜泡的梅子酒,我偷偷埋在老槐树下,今春才开坛。"酒液在盏中晃荡,映着他镜片后的笑意,"你瞧这颜色,像不像诗里的'橙光璀璨映青萝'?"

煜明呷了口酒,酸甜在舌尖绽开,忽然想起七年前的暮春,他们在书院后墙偷摘青梅,被先生追得满院跑。"那时你把梅子藏在袖里,"他笑着指阿澈的袖口,"结果汁水染了白襕衫,先生说你'血染青衿',罚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百遍。"

阿澈呛得咳嗽,从布包里掏出张泛黄的纸:"你看这是什么?"竟是当年罚抄的手稿,末页用朱笔歪扭着画了棵梅树,树下两个小人举着酒盏。"当时我边抄边想,什么时候能像李太白那样,在花下痛饮三百杯。"他说着,忽然拔下头上的竹簪,在酒坛上刻起字来。

坡下的溪流传来潺潺声,几只燕子斜掠过花海,翅尖沾着水珠,惊起数点橙黄的花雾。煜明望着"风摇嫩蕊娇颜笑"的景象,忽然想起阿澈诗里的"石畔悠然听燕语"——此刻那方独石正浸在花影里,石面上的青苔被阳光照得发亮,倒像是铺了层翠色的丝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写诗吗?"煜明忽然开口,指了指阿澈手中的竹簪,"在扬州瘦西湖的画舫上,你吟'春风又绿江南岸',我接'明月何时照我还',结果被船家笑作'酸文人'。"

阿澈将刻好的酒坛推过来,坛身上歪扭着"花海春韵"四字:"那时不懂,真正的春韵不在字面上,而在酒里、风里、故人的眼睛里。"他忽然举杯对着阳光,酒液中浮动的棣棠花瓣像极了画里的"繁英丽影","你看这酒,像不像把整个春天都泡在了里面?"

风过花田,将阿澈的青衫吹得鼓鼓囊囊。煜明望着他举杯的侧影,忽然觉得眼前的景象与七年前书院课桌上的涂鸦重叠——那时阿澈总爱用墨点画太阳,说"春天的太阳该是橙色的,像熟透的枇杷"。

"阿澈,"煜明忽然轻声说,"你说为什么春天的花总开得这么烈?"

那人将酒盏凑到鼻尖轻嗅,镜片上凝着层薄薄的酒雾:"因为春天知道,只有开得像火一样,才能把冬天的冷都逼出来。"他说着,忽然从花田里摘了朵棣棠别在煜明衣襟上,"就像我们,总要隔着千山万水,才能把这一句'韵自多'说得清楚。"

酒盏相碰的脆响惊飞了石畔的燕子,那鸟啼声拖得长长的,落在花海深处。煜明低头看衣襟上的棣棠花,忽然懂得《花海春韵》里的"画卷天然"——原来最动人的春色,从来不在画师的宣纸上,而在与故人对坐时,那杯浸着花影的春酿,和彼此眼中映着的橙红春光。

三、春景盛情:彩翼翻飞处,纸上有惊雷

暮色漫过云麓山时,阿澈在花田中央支起了灯架。琉璃灯里的烛光透过缠枝纹,在宣纸上投下细碎的花影。煜明磨着墨,见阿澈正用朱砂勾勒《春景盛情》的底稿,笔下的"橙云一片覆山坡"竟用了飞白笔法,墨色干处像极了被风吹皱的霞。

"这'金浪千层接绿萝',"煜明指着画中起伏的花浪,"倒让我想起去年在钱塘江看潮,那水势与这花色竟有几分相似。"他忽然从竹篮里取出个锦盒,"路过山下镇甸,见了这个,想着配你的'彩翼纷飞'正好。"

盒中是只螺钿蝴蝶,翅膀用各色贝壳嵌成,在烛光下流转着虹彩。阿澈拿在手中摩挲,蝶翼边缘的螺钿碎片竟与画中蝴蝶的翅脉严丝合缝:"好个'蜜意窝'!你瞧这蓝斑,像不像我诗里的'彩翼'?"他忽然将蝴蝶放在画中花丛间,烛光一照,竟似真的要振翅飞去。

灯芯爆出个火星,将阿澈的影子投在花墙上,与藤蔓的影子叠成奇异的图案。煜明望着"孤岩静赏春声妙"的画面,忽然想起三年前的秋夜,他们在孤岩上看流星雨,阿澈说"每颗流星都是春天寄来的信"。

"还记得你第一次见棣棠花吗?"阿澈忽然停笔,用狼毫蘸着金粉,"在书院的药圃里,你说这花像'凝固的阳光',结果被管园的老先生追着骂'糟蹋药材'。"他说着,在画角添了行小字:"今岁棣棠开如旧,不见当年追花人。"

花海深处传来夜蛾扑翅的声音,煜明伸手去护灯焰,指尖触到温热的琉璃。"你这'自然施彩绘娇娥',"他忽然笑道,"倒让我想起书院那位教画的先生,总说'色彩是自然的心事'。"

阿澈将金粉勾勒的最后一笔补上,整幅画顿时亮了起来——原来他在花瓣尖端都描了金,烛光下竟似落了满纸星子。"先生还说过,"他头也不抬,"最好的色彩在故人眼里。"他忽然放下笔,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

包里是半块风干的梅花饼,饼面上印着模糊的缠枝纹。煜明接过时,饼屑簌簌落下,露出里面暗红的梅馅。"这是那年你在寒山寺外买的,"阿澈声音低了些,"你说'等春天到了,我们就着梅花饼喝春酒'。"

烛光忽然晃了晃,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煜明望着画中那片灿烂的橙云,忽然懂得《春景盛情》里的"大地生辉"——原来真正的盛情,从来不在天地的锦绣里,而在与故人共享的每一片花瓣、每一点墨痕、每一次相隔经年的重逢。

"阿澈,"煜明忽然开口,"你说春天为什么要来得这么轰轰烈烈?"

那人抬头望星空,琉璃灯的光映在他眼里,像落了满眸星辰:"因为要让所有等过冬天的人都知道,"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笑意,"这'盛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你看这花,开得这么烈,不就是为了等个能懂它的人来吗?"

夜风穿过花海,将灯架上的流苏吹得哗哗作响。煜明低头看手中的梅花饼,忽然觉得那暗红的梅馅像极了阿澈诗里的"橙云"——原来有些情意,总要经过岁月的风干,才能在重逢时,散发出比春天更浓烈的香气。

尾声

离别的清晨,阿澈往煜明的竹篮里塞了包棣棠花种。花田边缘的老槐树抽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晨露里闪着光。煜明走到坡底回头,见阿澈还站在灯架下,青衫上落满了橙黄的花瓣,像披了件春天织的锦袍。

回到家打开花种包,除了种子,还有张折成蝴蝶状的诗稿。展开来看,是阿澈新写的《赏春》七绝:"橙波千叠故人来,墨里春声纸上开。记得那年花下醉,一坛春酿埋苍苔。"诗末用朱笔圈着"故人来"三字,旁边画着个歪扭的酒坛,坛口还冒着缕缕青烟。

窗外的老梅树不知何时落尽了残雪,枝桠间冒出点点绿意。煜明将花种埋进陶盆,忽然想起阿澈在《春景盛情》里写的"彩翼纷飞蜜意窝"——原来所有落在诗里的橙云、金浪、彩翼,终将在云麓山的岁月里,酿成比春酒更醇厚的思念。

而那方"浣春"砚,此刻正盛着新汲的井水,砚池里映着陶盆中的花种,像极了阿澈诗里那句"妙笔难书意若何"。煜明拿起狼毫,笔尖刚触到纸面,忽然觉得有春风从砚边升起,带着云麓山的花香与墨意,轻轻在宣纸上洇开了一片灿烂的橙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