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下来以后,百里执疏便遣回了大部分随从,只留两个暗卫扮作长工住在村头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季逢川还想说些什么,被萧华昭打断:
“小孩子跟着我们两个老人家待在这干什么,去城里好好玩去~”
“可是……”
“没有可是。”百里执疏开口说道,“附近还有很多游山玩水的地方,闷在这里干什么?年轻人就要多走走的。”
“那,那叔祖父,我隔三差五就过来看你们啊,给你们送缺的东西。”
“不用,我跟你叔祖父有缺东西的话,我们就自己去镇子上赶集。”
“这怎么能行!”季逢川立即说道,怎么能让叔祖父和叔祖母自己去赶集呢!
“好了,逢川,我跟你叔祖母就想两个人待着,懂了吗?快回去吧。”百里执疏听着都有些累了,摆了摆手让他们赶紧回去。
季逢川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带着人都回去,刚走一半又转身:“全管家也不让他来吗?”
“不用,你们都别来。”
“好吧……”
小院
送走了季逢川之后,萧华昭和百里执疏一起忙着将小院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他们在窗边摆上从长安买的花瓶,还有床上铺上新做的被褥,连灶台两个人都重新擦了一遍。
“昭昭,”百里执疏从背后环住正在晾衣服的萧华昭,“朱家婶子说的没错,百姓们把院子都打扫的很干净,只是晾衣服这些累到你了……早知道让青竹她们晾完再走了。”
萧华昭转身,鼻尖上还沾着一点没擦干净水珠:“自己动手才有意思,都没自己洗衣服,青竹她们洗完才走的,晾一下能累到哪里去啊?”说着萧华昭突然踮脚在百里执疏脸上亲了一下,“夫君要不要学洗衣服?正好有一件没来得及洗,娘亲跟爹爹当年可是亲手洗过衣服的喔~”
于是,大梁尊贵的的太上皇就在初夏的阳光下,跟着萧华昭一起搓洗起了衣裳;结果当然是——
“噗,”萧华昭看着被扯破的衣襟,笑得直不起腰,“夫君这手是打仗的,不是洗衣的。”
百里执疏佯怒,一把将人抱起:“看来我需要重振夫纲了,嗯?”
萧华昭惊呼一声,被百里执疏抱进了内室,窗外的海棠树沙沙作响,屋内一片暧昧。
住在杏花村的日子悠闲却充实,每天清晨,百里执疏会去村口的井边打水,萧华昭则在家里做着饭菜,等百里执疏回来吃饭;午后,二人或是在海棠树下对弈,或是去田间散步。
傍晚的时候,村里有个卖货郎从镇上回来,萧华昭看中了一支木簪,正要付钱,却被百里执疏拦住。
“喜欢?我给你做。”百里执疏悄悄的同萧华昭说,又抱歉的冲货郎笑了笑,买了个其他的物件。
结果就看到大晚上的,百里执疏就坐在院子里,跟着块木头较上了劲,萧华昭一边绣花一边看他,只见百里执疏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又撇了撇嘴的,折腾了半天,才开始动工。
三日后,一支略显粗糙但诚意满满的木簪终于被百里执疏做好了,清晨萧华昭准备梳妆的时候,百里执疏提出要给萧华昭绾发,梳好后便插上那支簪子:“比不上宫里的,昭昭凑活着戴。”
“我很喜欢。”萧华昭对着铜镜左看右看,“夫君手艺好极了,这比什么珠宝都好看,就是绾发不比以前熟练了,可见是给我梳头梳的少了,夫君日后可要勤加练习了呀~”
“好,定会勤加练习,让我们昭昭日日都漂漂亮亮的。”
杏花村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很快,最开始季逢川还隔三差五的就跑过来,现在放开玩野了,时常都找不见人了。
夏夜里,百里执疏和萧华昭躺在院中的竹榻上乘凉,满天星斗闪烁,偶尔还有萤火虫飞过。
“夫君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里吗?”萧华昭摇着手中的团扇忽然问道。
百里执疏握住她的手:“记得,不过第二次来的印象更深,因为我们昭昭非要下田插秧,结果摔了一身泥。”
“哼,不跟你计较了;但我还是喜欢第一次来,那时候多好啊,”萧华昭轻叹,“娘亲和爹爹都在……”
“现在也好。”百里执疏侧身,在她唇上轻啄一下,“现在,我们有瑾珩,有瑾年,还有了小孙女清沅,算下来其实比曾经更好了一些。”
萧华昭笑着躲开:“哪里更好了?”
“这里,”百里执疏抚上她的眼角,“多了几道纹,是笑着留下的,不是因为生病……”又点点她的唇,“这里,比起记忆中的昭昭说过更多情话。”最后按在萧华昭心口,“这里,装着更多我们的回忆。”
萧华昭不知为何,突然感受到了百里执疏周身散发的悲伤,她主动吻了上去,夜风轻拂,百里执疏将怀中的人抱得更紧,回应着。
六月末,许久都没见到的季逢川送来了一封家书,萧华昭迫不及待地拆开,里面是齐明萱工整的字迹,详细讲述了百里清沅学走路的趣事,还在信的末尾按了一个小姑娘的手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孩子,”萧华昭红着眼眶笑道,“跟瑾珩小时候一样皮,估摸着是她母后在这写信,她自己闹着要按的。”
百里执疏这会儿正在看百里瑾珩的信件,汇报朝中近况,信末有一行小字:「父皇放心,儿臣谨记教诲,每日在忙都会回凤仪殿陪伴妻儿。」
“瑾珩最近朝政上做得不错。”百里执疏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没动什么纳妃的心思吧?”萧华昭顿了顿有些担忧的问道。
“想来是没有的,信中没说,只说每日都会回凤仪殿。”
“夫君,你说……”
“这也是瑾珩和明萱的事,做父母的只能提醒,但不能……毕竟到底不是普通人家,有些时候……”
“是我想的简单了。”
“相信瑾珩,嗯?”
萧华昭点了点头,起身去屋里取出笔墨回信;百里执疏看着萧华昭认真的样子,心中一片柔软。
“别太累了,明日还要去赶集呢。”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转眼到了七夕,村里年轻人都去河边放灯,百里执疏自然也带着萧华昭去了,两人在河灯上写下心愿,看着它越飘越远。
“夫君许了什么愿?”回去的路上,萧华昭好奇地问。
百里执疏笑而不答,只是搂着她的手臂更用力了一些,其实他的愿望很简单,不过是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不说我也知道。”萧华昭笑着说。
“知道还要问啊……”
“对啊,夫君说和我自己猜肯定不一样啊。”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岁岁有今朝,年年有今日。”
“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