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知道赵娜娜是个有主意的,这种事儿,就得听专业人的吩咐。
“小娜叫回去就先回去。”
苏锦绣用力拍打江卫东一巴掌,又笑呵呵看向赵娜娜,“你坐车斗里哈小娜,外边怪冷怪冷的,让你跟着跑一趟。”
“锦绣姨,都不是外人,不用这么客气。”
赵娜娜眉眼含笑,说什么都不好意思坐里面,但拗不过苏锦绣的坚持,最终半推半就地坐了。
苏锦绣还贴心的给盖上一件军绿大衣,把赵娜娜罩的严严实实,原本就带着帽子围巾,这会儿就留了两只眼睛看事儿。
三轮车缓缓在街道上行驶,没多久,三人到了南门里街。
还没进门,就瞧见江卫河跟付蓉砚从门口探着脑袋朝着这边看。
“妈,咋样了?”
“妈,赵同志。”
江卫河有些六神无主,付蓉砚倒是还算镇定。
“进去说。”苏锦绣看了眼没人的胡同,扶了赵娜娜下了三轮车。
屋里冷清,付蓉砚赶紧去厨房把刚刚烧好的热水端来,冲上茶叶。
江卫河有些着急,“妈,我老板呢?他说啥了?”
还不容易找到这份工资高的工作,不想就这样丢了。
可他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才行。
刚去那边没几天,工资一次没发放,让他赔偿,他觉得亏得慌。
苏锦绣看出江卫河的心思,白他一眼,“老板啥老板?都这样了,你还想去?”
她一巴掌拍江卫河脑门儿上,“长没长脑子?这种出了事就躲起来的老板,跟了有啥用?”
江卫河不知道怎么说,眼巴巴看着苏锦绣,等她给拿主意。
付蓉砚给赵娜娜倒了碗茶叶水,又倒了一杯给苏锦绣。
“妈,撕破脸也就撕破脸了,没啥大不了的。他换工作也没跟我说,我也是后来知道的。”
“这份儿工作丢了,就让他跟我卖饭,他有手艺,还能炒菜,到时候中午饭样数多了,指定能更受欢迎。”
苏锦绣的脸色瞬间和善不少,总算还有个拎得清的。
不过,在她看来,老四这闷葫芦指定不能乐意。
他能去外面给人打工,他不希望自己的靠着媳妇赏饭吃。
这落后的思想,又倔又臭。
【这四儿媳妇很有商业头脑啊,别人下海摆摊儿倒卖东西,她就开始研究卖早饭。现在还知道摆摊儿卖家常菜,以后赚了钱了,弄个夫妻小饭馆,绝对能红火。】
【可不是吗?现在有钱的话,现在直接干更好,就做私房菜,便宜干净卫生,再提供上门服务的。】
【接喜宴丧宴那种是吧?一下子能好几桌,确实是个赚钱的路子。】
……
苏锦绣正犹豫着付蓉砚的提议,这会儿瞧着弹幕上的出谋划策,她立即坚定了一个想法。
支持儿媳妇。
“老四媳妇你说的对。”苏锦绣看了江卫河一眼,视线重新转移到付蓉砚身上。
“过年还有三天,江河先不去上班,去店里帮忙也成,我给发工资。”
“等过了初八,去瞧瞧合适的铺面房子啥的,到时候一步到位,咱开个小饭馆。”
“早饭午饭晚饭都卖,你晚上撑不住,让江河顶上,到时候你王苗姨也能过去先帮忙,等顺上趟了,再回来。”
付蓉砚诧异又震惊,她从没想过婆婆会这么为他们着想。
可是,弄个店面不是一个钱两个钱,投入进去,就怕好几年回不了本儿。
她不能白用这笔钱。
苏锦绣看穿她心思,“铺面万一合适,买下来就是自己的,钱我出,当我投资,你俩赚了钱分我一半。”
“万一赔本儿了,房子还是我的,你俩再做别的,也没啥大不了。”
“我这算是稳赚不赔的投入,你俩只要点头,小娜正好是律师,她给写个条子,咱一家子明算账,都签字按手印,不能反悔。”
付蓉砚激动的连连点头,她从没看婆婆这么顺眼过。
之前总觉得婆婆偏帮老大,宠着老七,从不把他们当人看。
她自觉疏远,也在心里埋怨过,想过将来等婆婆老了,不伺候。
但这会儿,付蓉砚还有些内疚。
婆婆心里还是有老四这个儿子的。
“妈,我不那什么……”
“谢谢妈,我们签字。”
付蓉砚掐江卫河一把,有些机会一出现必须牢牢抓住,不然转瞬即逝。
万一老太太后悔了,过了这村儿没人在下个村口等你。
赵娜娜倒是不觉得有啥,在家里她父母也是这样,觉得可以的,会全力支持儿女。
不然像是她这样年纪轻轻的女同志,哪里能是经验丰富的律师?
都是爸妈支持她去读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花费大量精力金钱帮她找到名师一对一带着,磨炼出来的。
她立即按照苏锦绣说的意思写了份协议,一式三份,其中一份找了街道办领导做担保,留在街道办了。
从街道办出来,赵娜娜估摸着时间。
“锦绣姨,我们要去你店里看看,他们会去店里闹事,为了预防万一,现在要报警。”
赵娜娜看向苏锦绣,冷静的说出自己的分析。
苏锦绣却有点儿为难,万一没出啥事儿,报警会不会惹麻烦?怎么跟公安解释?
“锦绣姨,你让江卫东同志去请公安,就说店里搞活动,人太多了,担心发生踩踏事件。”
“希望公安局的人能出面帮忙维持秩序,你一开始没考虑周全,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真诚道歉。”
江卫东傻眼:这么多词儿也记不住啊。
“妈,我怕我忘……”
“你去找孙宁孙公安,就说赵娜娜请他带人来帮忙。”
赵娜娜打断江卫东的话,说完还朝着江卫东眨眨眼,“孙宁这个名字,能记得住吧?赵娜娜记得住吧?”
“嘿嘿,这简单,你早说呀。”
江卫东转身就跑,去家里骑自行车去还快。
虽然他妈买的自行车是女士的,但是,骑着自行车出门倍儿有面子。
他在去的路上想到妈给四哥两口子捣鼓铺面的事儿,寻摸着是不是自己也找个机会让妈赞助一辆自行车……
凤凰楼大酒店
时间回到半小时之前。
胡老太一行人在门口又冷又饿,嘴唇也干巴的要命。
她们等得有些不耐烦,伸长脖子往酒楼里头张望。
“咋这么慢?”她嘀咕着,“咋还不让进去?”
胡老太站不住了,她打发了一个年轻后辈儿,“小五,你进去催催,不行咱就都进去了,这么冷的天,谁受得住。”
就算误会她们是进去砸场子的,她们都长了嘴呀,能解释呀。
之前咋就那么轻易信了那娘们儿说的,让在外边等就在外边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