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在铺面里走了一圈儿,确定没啥需要她操心的,骑着自行车去了食品厂。
江少行刚刚修理好最好一台烤箱,跟苏锦绣在办公室里碰头。
“咋样了?”苏锦绣问。
接受食品厂之后,许多机械老化,苏锦绣担心安全问题,所以一直以来都没开工。
厂子里的老员工有些等不及,去找了临时工作,一些坚持想留下来的,苏锦绣量力而行,给分配了一些打扫卫生的活计。
原先厂里的维修工也留了几个老实巴交踏实肯干的,偷奸耍滑的一并拒之门外。
如今厂子里里外外加上苏锦绣两口子,也就十五个人。
“机器都好了,有些换了零部件跟新的一样用。”
江少行道,他别的忙帮不上,这些专业的,他都会做到最好,不让苏锦绣操心。
“之前厂子做糟子糕,是继续还是换别的,你有啥想法没?”
苏锦绣拿不定主意,说实话,刚接手厂子,她也怪紧张的。
她也想过,厂子也做糟子糕,但又担心会影响铺面那边销售。
江少行对于做吃的不是很专业,但他也有过考量。
“我们守着老样子怕是不成。”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老师傅特有的务实劲儿,“厂子不是铺子,铺子一般是现做现卖现吃,厂子做出来的得是能存得住的,耐放的。”
“之前这食品厂卖的糟子糕是好,可时间长了味道就变了,没坏,但没新鲜的好吃。”
他顿了顿,看着苏锦绣,“要是能做点儿啥,放上个把月都不坏的,就好了。”
“一个月不坏?”苏锦绣皱了皱眉头,桃酥啥的倒是可以,放的油多,一般天冷的话,不是那么容易坏了馊了。
但是会反油,时间久了,会有一股子老油味儿。
【真空包装啊,做面包,法式小面包啥的。】
【那会儿好像还没有蛋黄派,如果能做出来,能火爆全国吧。】
【小时候最喜欢吃蛋黄派,后来觉得越吃越腻,添加剂加的越来越多,没多少真材实料了。】
【我也感觉到了,小时候的蛋黄派里的夹心儿又多又好吃,长大之后馅料少的可怜,配料表都成了化学课本了。】
……
苏锦绣眼皮跳了跳,想在其中找出来点儿有用信息。
可惜除了前两条之外,其余的都成了怀念小时候。
她不知道啥是蛋黄派,法式小面包只理解后面三个字。
此次弹幕提供的消息有点儿鸡肋。
“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走,先去吃点儿东西,慢慢想,这不是一两天想出来的事儿。”
江少行的声音响起,拉回苏锦绣的思绪。
苏锦绣也暂时把问题放一边,“恩,走,吃饭去。”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厂门,江少行推着苏锦绣那辆自行车,动作相当麻利跨上去,拍拍后座:“上来。”
苏锦绣坐在后座,双手下意识地拽住江少行腰间的衣裳。
自行车最终停在市中心新开不久的“红房子”西餐厅门口。
这门面在灰扑扑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扎眼,玻璃门擦得锃亮。
苏锦绣一愣,“来这儿干啥?洋玩意儿吃不饱还贵。”
去年吃过一次西餐,她再也不想去浪费钱。
“尝尝新鲜,这个跟之前那个不一样。”
江少行锁好自行车,不由分说拉着苏锦绣的胳膊就往里走。
烤面包的香甜以及咖啡的浓郁气息扑面来,苏锦绣有片刻愣怔。
餐厅里人不多,除了他们俩,只有三桌客人。
苏锦绣看着玻璃柜台里那些黄澄澄、形状各异的面包点心,眼睛有些挪不开。
面包有长条的,有圆滚滚的,还夹着鲜艳颜色馅料的,看着可是比她家的糟子糕精致花哨。
“同志,要点什么?”服务生递上简易的塑封菜单。
江少行接过,直接推到苏锦绣面前,“每样面包,都给我们来一个尝尝,再来两杯咖啡。”
“啊?”苏锦绣吃惊,这要的忒多了点儿,一个面包可是两三毛钱呢。
关键是吃不饱。
服务生犹豫道:“同志,我们这面包种类有十二样,全都要吗?”
“没事,我们吃不完带走,家里孩子多,都尝尝鲜。”江少行笑呵呵的回应。
服务生立即洋溢起激动的笑容,“好的好的,12个面包,两杯咖啡,一共是三块四毛六。”
江少行痛快的给了钱,俩人选了个角落位置坐下。
苏锦绣这会儿再明白不过来,就白瞎这么多年跟着这男人了。
她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看着服务生将一盘盘面包端上来,很快铺满半张桌子。
苏锦绣挨个儿拿起那些面包,每一个都掰开,一分为二,小口尝。
当她拿到那个夹着红色馅料的面包时,小心的掰了一小块送入口中。
松软的面包带着小麦的香气,以及甜中带酸的果酱馅料瞬间在舌尖化开,苏锦绣眼睛都亮了。
这是一种层次分明的口感,不同于糟子糕纯粹的甜香。
苏锦绣咽下一口,这次只尝馅料。
她反复咀嚼着,眼神越来越亮。
直到吃完半个果酱面包,苏锦绣激动起身,“走走,咱回家,我知道做啥了。”
而且她有信心,能复刻出来这果酱!
江少行被她突如其来的动作惊了一下,很快回神儿。
随后,两人把剩下的面包打包。
看着桌上一口没喝的咖啡,苏锦绣跟江少行几乎同时端起自己的杯子,咕噜咕噜两三口干了。
苦涩味道直到他们离开餐厅门口才蔓延开来。
苏锦绣砸吧砸吧嘴,“这咖啡还没白开水好喝。”
“听说要加糖块或者牛奶什么的,应该能好喝点儿,下次咱慢慢喝,再试试。”
江少行回应着,想起前两天厂里的同事说的咖啡茶,他觉得到时候可以买两块回家冲一冲试试。
这回目的不是吃喝,稍稍有点儿浪费。
到家后,苏锦绣把东西放一边,找出自己的小本子,刷刷刷写着什么。
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自从做这一行,专业技能似乎潜意识里增长了许多。
明明没受过专业训练,但有些东西只要一品尝,就能大差不差尝出来原材料。
就在她品尝果酱的时候,灵感说来就来。
她想到了一款果酱外放的面包,只不过如今还在想象阶段,实践还需多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