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虹梁飞转(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晨雾还未散尽时,襄江边的水车已经发出均匀的嗡鸣。

这座五丈高的立轮式水车采用"一轴三层"设计:下层十二个樟木水斗承接江流,中层暗藏传动齿轮组,上层延伸出八根传动臂。

最精妙的是中轴结构——用三道铁箍加固的百年楠木为芯,外嵌三十六片青铜扇叶,轴承处采用喻皓独创的"燕尾槽"防脱设计。

当江水推动下层水斗时,通过中层斜齿轮组将垂直动力转为水平旋转,转速高且稳定。

我蹲在传动轴旁,看着青铜轴承表面泛起的虹彩——这是金属疲劳的前兆,却意外形成了天然润滑油膜。

张小乙突然从纺车底下钻出来,举着个竹筒叫道:"监正大人!纱线通过速度比预估快了三分!"

第一台改良纺车在水力驱动下,纱锭飞转如银盘。

将手摇曲柄改为带凹槽的青铜飞轮作为传动,原竹制锭子替换为空心铁管,管壁钻有十二个微孔帮助散热,增加配重滑轮组,利用砝码调节纱线松紧度,在底座安装"鱼尾闸",拉动麻绳即可瞬间锁死飞轮。

我摸出怀表计时:原本需要半个时辰的纺纱工序,现在仅需一盏茶时间。

喻皓正用炭笔在桑皮纸上记录数据,他改良的"三叠齿轮组"让转速提升了四倍有余。

当第一匹纱缎顺着导轮滑入竹筐时,老匠人突然抓住我的手腕:"苏大人听这声响——"原来纱线绷紧时会产生特定频率的震颤,恰与水流节奏形成共鸣。

从水车上层传动臂引出七条牛皮索,通过架设在木塔顶端的导向滑轮组,呈放射状连接各纺车。

特别设计的分力装置能确保每台纺车获得均匀扭矩——这是张小乙受寺院铜钟连杆启发所创。

当水车转速变化时,配重箱会自动升降调节索具张力,如同现代汽车的CVT无级变速系统。

"第七组滑轮就位!"工匠们的喊声在江面回荡。

传动索每根都经过张小乙特制的马尾测力仪校准。我注意到少年工匠在每台纺车底座都刻了星宿标记——这是将作院秘传的平衡校准法。

当水车首次带动全部七台纺车运转时,江岸响起一片惊呼。

传动塔顶的青铜铃铛突然自鸣,喻皓大笑:"天工开物!这是《考工记》说的'同声相应'啊!"

"二十八倍?!"我差点打翻砚台。张小乙的统计簿上清晰记载:传统纺车日产量三匹,新系统单日竟达八十四匹。

更惊人的是质量——对着阳光检查时,水力纺出的纱线均匀度堪比现代工业品。

众人还在欢呼中,侍卫走过来交给我赵匡胤的密信:"苏兄,申时三刻老地方见。"落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酒壶。

大相国寺的藏经阁里,赵匡胤正用我的怀表测香烛燃烧速度。"二十八倍..."他忽然把表拍在案上,"那些世家大族的手工作坊该哭了。"

我展开汴京地图,在临河地段画了三个圈:"先开三家'惠民布庄',按市价六成出售。"

皇帝一拍大腿:"好!周氏不是罢市吗,这次要让他们在汴京一匹布都卖不出去!"

回到工坊时,喻皓正带人给新做的十九架水车部件分类。

我注意到每块木料都烙着"将作监甲等"的火印——这分明是军用物资的规格。"官家特许的。"

张小乙凑过来低语,他腰间突然露出半截鱼符。我假装没看见,却在分配任务时刻意把最关键的轴承安装交给这个"普通工匠"。

当月光照亮江面时,整座工坊如同蛰伏的巨兽,只待明日朝阳唤醒它真正的力量。

寅末的梆子声还未散尽,汴河大街上已挤满挎着竹篮的妇人。

马三郎特意命人拆了"惠民布庄"的门板,露出背后整面墙的朱漆量布台——这是仿效《清明上河图》里"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的布局。

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御赐惠民"的金字匾额上时,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诸位父老看真切!"马三郎举起三尺长的黄铜尺,这是向市易司特别订制的标准量具。

他当众丈量一匹天青色细布:"足足二十尺,只收三百文!"围观的老织工倒吸凉气——这价钱低了将近四成。

突然有个穿短褐的汉子挤到前排,掏出枚会子:"给我十匹!"他虎口的老茧暴露了身份——这是将作监的匠人,我们安排的托儿。

当第一匹布展开时,阳光穿透纱线显出均匀的云纹,人群爆发出惊叹。马三郎趁机敲响铜钲:"前二十名顾客,加赠苏州彩线!"

只见他手腕一抖,五色丝线在晨光中划出虹弧,这手"天女散花"的绝活是从瓦舍艺人处学来的营销手段。

斜对面永丰布庄的二掌柜脸色铁青,他手里攥着的算盘突然崩断——七颗檀木算珠滚落在地,恰似北斗七星的排列。

这绝非偶然,而是我们提前买通他家账房做的手脚。当第七颗算珠停止滚动时,惠民布庄的库房前已排起蜿蜒三里的队伍。

半个时辰后,永丰布庄后院的地窖里,五姓七望的管事们正传阅着"惠民布"样本。

太原王氏的老账房用银针挑开纱线,突然失手打翻茶盏:"这...这经纬密度竟比我们祖传的'双梭法'还均匀!"

"这个价格比我们的成本都低,他们图什么?"

"这还用说,肯定是拿这批布出来定个低价,想让我们跟着降价,等着从我们这回购呢!"

众人传看时,清河崔氏的掌柜突然冷笑:"那我们就将计就计,让他卖不成,或者把他手里的货都买下来。而且诸位没发现吗?这些布匹的织边都带着同样的波浪纹——定是用了邪门器械。"

聪明人立马领会,"没错,大家都跟自家大人说一声,该让官府出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