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癌症写歌续命,天后前妻哭求复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绚烂的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新奥尔良的狂欢节像一场绚烂的梦,当飞机冲上云霄,将那片被珠子和音乐浸透的土地甩在身后时,柳如烟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洗礼。她靠在陆沉的肩头,手中摩挲着那枚珍贵的“祖鲁椰子”,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墨西哥之旅的无限憧憬。这一次,登机牌千真万确,航线笔直向南,似乎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

“陆沉,”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狂欢后的疲惫和满足,“我们的美国之旅,这次是真的结束了。mardi Gras,是最好的句号。”

陆沉微笑着,却没有说话。他只是打开了飞行地图,屏幕上的航线,像一条红色的丝带,从新奥尔良,一路延伸,穿过墨西哥湾。然而,它的终点,却不是墨西哥城。

柳如烟好奇地凑过去,当她看清航线终点的名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那是一个她从未想过的,甚至在他们所有的美国旅行计划中,都从未出现过的名字——San Juan(圣胡安)。

“圣胡安?波多黎各?”她疑惑地看着陆沉,“这是……我们不是去墨西哥吗?波多黎各……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吗?”

陆沉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既像老师又像导游的、充满神秘感的笑容。

“问得好。这正是我想带你去看的,我们美国之旅的‘隐藏篇章’,或者说,是一个充满了争议与复杂的‘附录’。”他耐心地解释道,“波多黎各,全称是‘波多黎各自由邦’(monwealth of puerto Rico),它在地理上位于加勒比海,文化上属于拉丁美洲,但在政治上,它是美国的‘非合并领土’。这里的人民拥有美国公民身份,却在美国总统大选中没有投票权;他们使用美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西班牙语文化和加勒比风情。”

他指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声音变得深邃而富有磁性:“我们这一路,看了美国的本土48州,也去了遥远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我们理解了它的历史,它的现在,它的未来,甚至体验了它极致的狂欢。但是,我们还没有触摸过这个国家版图中最特殊、最矛盾、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一部分。一个地方,它既是美国,又不是典型的美国;它身在拉丁美洲,却又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想,在我们真正踏入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墨西哥之前,我们先去波多黎各看一看。去感受一下,当美式规则与加勒比的热情碰撞,当英语与西班牙语交融,当星条旗与波多黎各的单星旗一同飘扬时,会产生怎样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堂关于国家定义、文化认同和历史遗留问题的生动课程。完成了这个‘附录’,我们对‘美国’这个概念的理解,才算是真正达到了360度无死角。”

陆沉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柳如烟心中一扇全新的大门。她瞬间明白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而是一次对旅行认知边界的拓宽。波多黎各,这个特殊的存在,像一面棱镜,能折射出美国这个多民族熔炉最复杂、最耐人寻味的光谱。

她的眼中,再次燃起了那种对未知探索的炽热火焰,甚至比对墨西哥的期待更加强烈。

“一个既是又不是美国的地方……”她喃喃自语,随即用力点头,“好!我明白了!我们的美国之旅,最终附录——波多-黎各!去看看那个‘熟悉的陌生人’!”

于是,当飞机在迈阿密进行短暂的经停加油时,他们发布了那条让所有粉丝的大脑都快要“宕机”的,充满学术探讨意味的动态。

标题带着一种探寻边界的好奇——“美国之旅最终附录:熟悉的陌生人!‘往后余生’隐藏篇章,迷失加勒比的星条旗——波多黎各!”

【我???我的脑子已经跟不上陆总的节奏了!波多黎各?!这也能算美国?!】

【涨知识了!原来波多黎各是美国领土!陆总你简直是行走的《国家地理》!】

【加勒比海!西班牙古堡!荧光海!Salsa舞!这个目的地比墨西哥更带感啊!】

【从历史、地理、政治、文化全方位解读美国,这趟旅行的深度已经封顶了!请陆总柳总直接出书吧!】

就这样,飞机再次起飞,越过蔚蓝的加勒比海,飞向那座充满了阳光、色彩、Salsa舞曲和复杂身份认同的“富饶之港”——波多黎各。

当飞机降落在圣胡安路易斯·穆尼奥斯·马林国际机场时,一股湿热的、带着咸咸海风和热带花香的空气,瞬间包裹了他们。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浓郁的拉丁风情。机场广播里,西班牙语和英语交替响起;周围旅客的肤色、发色各不相同,充满了加勒比地区特有的混血之美。

他们租了一辆小巧的吉普车,直奔他们预定的住所——位于圣胡安老城(old San Juan)的一家精品酒店。这家酒店由一栋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西班牙殖民风格建筑改造而成,拥有一个种满了热带植物的、幽静的天井庭院。

当他们把车停好,拖着行李箱,走在圣胡安老城那由蓝色鹅卵石(Adoquines)铺就的、狭窄的街道上时,柳如烟立刻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

两旁的建筑,大多是两三层楼高,墙壁被粉刷成各种明亮而大胆的色彩——柠檬黄、天空蓝、薄荷绿、玫瑰粉……仿佛上帝打翻了调色盘。精致的铸铁阳台和木质的百叶窗,充满了浓浓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风情。街角处,随处可见飘扬的波多黎各单星旗,偶尔也会看到一面星条旗。

他们的第一场直播,就在酒店房间那可以俯瞰老城街景的阳台上开启了。

他们也换上了极具加勒比风情的度假装扮。陆沉穿着一件白色的亚麻衬衫,解开了两颗扣子,搭配一条米色的短裤,显得随性而又清爽。柳如烟则穿了一条热情似火的红色吊带长裙,头发上别了一朵娇艳的鸡蛋花,整个人散发着迷人的热带魅力。

“?hola, mis amigos! ‘云游’的伙伴们,欢迎来到我们美国之旅的最终附录篇!”陆沉用一句流利的西班牙语开场,引来弹幕一片惊叹,“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加勒比海上的明珠,波多黎各的首府——圣胡安!这里,是一个会让你对‘美国’这个词产生全新认识的神奇地方。”

他们的波多黎各之旅,从探索圣胡安老城的历史脉络开始。

第二天,他们将一整天的时间,都献给了那两座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班牙古堡——圣克里斯托瓦尔城堡(castillo San cristobal)和圣费利佩海角城堡(castillo San Felipe del morro)。

他们首先来到了规模较大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城堡。这座城堡是西班牙人在美洲建造的最大的防御工事,占地27英亩,充满了复杂的隧道、地牢、岗亭和广场。他们沿着城墙行走,脚下是蔚蓝的、拍打着礁石的加勒比海,海风吹拂,视野开阔。

陆沉为柳如烟和观众们讲述着这座城堡的历史,从抵御海盗的侵扰,到见证美西战争的炮火。他们还走进了一个被称为“魔鬼哨岗”(Garita del diablo)的偏远岗亭,传说曾有士兵在这里神秘消失。

“站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强烈的历史冲击。”柳如烟抚摸着饱经风霜的城墙,“一边是西班牙帝国数百年的殖民历史,另一边是加勒比海盗的传奇,还有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这里主宰者的近代史。这座城堡,就是波多黎各复杂身世的缩影。”

下午,他们来到了更着名、也更上镜的莫罗城堡。这座城堡雄踞于圣胡安老城的西北角,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守护着港口的入口。城堡前,是一片巨大的、名为“El morro”的草坪,无数本地家庭在这里放风筝,野餐,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

柳如烟和陆沉也买了一个彩色的风筝,和当地人一起,在这片充满了历史感的草坪上奔跑,将风筝送上蓝天。那一刻,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欢乐,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圣胡安老城也太美了吧!这颜色!爱了爱了!】

【柳总今天太美了!红色长裙和这里的氛围绝配!】

【西班牙古堡!加勒比海!太有《加勒比海盗》的感觉了!】

【在古堡前放风筝,这也太惬意了吧!】

在探索了历史之后,他们开始深入体验波多黎各独特的文化与美食。

晚上,他们慕名来到了一家位于街角的小酒馆,去感受最地道的波多黎各音乐和舞蹈——Salsa。酒馆里挤满了人,一支现场乐队正在演奏着热情奔放的Salsa舞曲,铜管乐清亮,打击乐富有节奏。舞池中央,无数对舞者跟随着音乐,跳着性感而又充满活力的Salsa舞。

柳如烟看得眼花缭乱,身体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摇摆。陆沉笑着,向她伸出了手:“may I have this dance?”

在陆沉的带领下,柳如-烟也走进了舞池。虽然舞步有些生涩,但在那种极具感染力的氛围中,她很快就放开了自己,尽情地享受着旋转和摇摆的乐趣。汗水浸湿了她的长裙,脸上却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太棒了!Salsa的节奏,就像是波多黎各人的心跳!”她气喘吁吁地回到座位上,兴奋地说。

当然,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品尝了波多黎各的“国菜”——mofongo。这是一种用炸过的大蕉(plantain)捣成泥,混合了大蒜、橄榄油和猪肉脆皮,再做成碗状,里面填满各种肉类或海鲜的食物。那扎实的口感和浓郁的蒜香,让柳如烟觉得非常新奇。

他们还品尝了烤乳猪(Lechon Asado),喝了着名的pi?a colada(椰林飘香,据说就诞生于波多黎各),以及各种用朗姆酒调制的鸡尾酒。毕竟,这里是世界朗姆酒之都,百加得(bacardi)的故乡。

在圣胡安的第三天,他们决定去探索这座岛屿的自然奇观。他们驱车向东,前往云雀国家森林(El Yunque National Forest)。这是美国国家森林体系中,唯一一个热带雨林。

当他们走进雨林时,立刻被那遮天蔽日的绿色所包围。空气湿润,充满了负氧离子和植物的芬芳。他们沿着徒步小径行走,看到了各种奇特的热带植物,听到了coqui蛙独特的、如同鸟鸣般的叫声(这种小青蛙是波多黎各的象征),还在一个天然形成的瀑布水潭里,和许多游客一起,享受了清凉的“森林泳”。

“太神奇了,”柳如-烟泡在冰凉的潭水里,感受着瀑布的冲刷,“我们名义上还在美国,却能体验到如此纯正的热带雨林风光。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而当晚,他们参加了此行最期待的一个项目——拜访世界上最亮的生物荧光海(bioluminescent bay)。

他们乘坐皮划艇,在夜色中,划进一个与外海隔绝的泻湖。起初,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天上的星星。但当向导让他们把手伸进水里,搅动一下时,奇迹发生了。

他们的手所到之处,水里瞬间亮起了无数蓝色的、如同萤火虫般的光点。随着他们划动船桨,整条船的周围,都泛起了梦幻般的蓝色荧光。柳如烟捧起一捧水,水从她指缝流下,像捧起了一捧流动的星辰。

“天呐……这是真的吗?”她被眼前这如同《阿凡达》电影里的景象彻底惊呆了,“这简直是魔法!”

向导解释说,这是因为水里有一种特殊的鞭毛藻,在受到外界扰动时,会发出生物光。而这里的浓度,是全世界最高的。

陆沉和柳如烟静静地坐在皮划艇上,看着这片被他们搅动得如同银河般的湖面,感受着大自然最不可思议的浪漫。

【荧光海!!!美到让人说不出话来!】

【捧起一把星星!这也太梦幻了吧!我一定要去一次!】

【热带雨林和荧光海!波多黎各的自然风光也太绝了!】

在波多黎各的最后一天,他们回到了圣胡安老城,进行了一次“查漏补缺”式的漫步。他们去了着名的“雨伞街”(Fortaleza Street),那条挂满了五颜六色雨伞的街道,是绝佳的拍照地点。他们还参观了圣胡安大教堂,据信里面埋葬着西班牙第一位踏上波多黎各的探险家——胡安·庞塞·德莱昂的遗骸。

他们走进一家雪茄店,看老师傅用传统手艺卷制雪茄;他们还去了一家本地画廊,欣赏了许多充满加勒比色彩和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画作。

傍晚,他们坐在莫罗城堡前的草坪上,看着太阳缓缓沉入加勒-比海,将天空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

陆沉从背包里,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美国之旅“附录篇”的最后一份礼物。

那不是一个盒子,而是一个小巧的、由椰子壳和皮革制成的乐器——一个coqui蛙形状的小鼓。小鼓的鼓面是羊皮的,侧面还用彩色的线,绣着波多黎各的单星旗图案。

“这是我在老城的一个手工艺品市场淘到的,”陆沉将小鼓递给柳如烟,“coqui蛙,是波多黎各的灵魂。它们的声音,代表着家乡。据说,coqui蛙一旦离开波多黎各,就不会再鸣叫。它象征着一种无法割舍的、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他轻轻敲了敲鼓面,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波多黎各的旅程,让我们思考了很多关于‘家’与‘国’、‘认同’与‘归属’的问题。我希望这个小小的coqui鼓,能让你记住这里的阳光、海浪和Salsa的节奏,也记住这里的复杂、坚韧和独特的骄傲。它提醒我们,世界的组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元,也更值得去深入理解。”

柳如烟接过那个可爱的小鼓,轻轻地敲击着。那声音,仿佛真的带着加勒比海风的律动。她知道,这便是他们美国之旅,最意味深长,也最发人深省的一件纪念品。

当他们第五次,也是无可辩驳的、千真万确的最后一次,站在圣胡安的机场,准备登上飞往南美大陆的飞机时(这一次,他们决定跳过墨西哥,直接飞往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开启全新的篇章),他们的内心,已经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丰富感所填满。

他们的社交平台上,更新了美国之旅的终极告别动态。配图是那张在圣胡-安老城色彩斑斓的街道上,两人牵手漫步的背影。

文字充满了对这次“附录之旅”的感悟:

“最终附录,落笔于加勒比海的阳光与波涛之中。波多黎各,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为我们的美国之旅,上了一堂最深刻、也最复杂的‘世界公民’课。它让我们明白,国家与文化的边界,并非总是泾渭分明。旅程至此,我们对‘美国’的认知,终于从一本书,变成了一座包罗万象的图书馆。现在,是时候,去阅读一本完全不同的书了。再见,美利坚,感谢你所有的壮丽、深刻、狂欢与复杂!你好,世界!拉丁美洲,我们来了!”

飞机起飞,向着更南方的、更广阔的南美大陆飞去。窗外,圣胡-安的西班牙古堡和蓝色的加勒比海,渐渐变成一个小点。陆沉和柳如烟的美国之旅,在经历了这场关于身份认同的独特思考后,终于,以一种思想上的极致圆满,画上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真正的句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