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6章 度量器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施行新政的几个县,全都传来丰收的消息。

有了物质基础,有了富庶的模板,他的求贤令,才会引动天下人心。

华夏族,商部。

能在商部为官的,都是无数次出色完成任务的商人。

他们有些是华夏族人,还有一些则是拿着俸禄的外族人。

得到命令,商部本来熙熙攘攘的住宅区,一下空空荡荡。

所有人都聚集在小广场,等待商部官长发话。

“都记住自己要去的是哪几家,若有纰漏,丢官、扣俸是小事,误了神使大人的安排才是大事。再说,诸位如何对的住神使大人的赏识。”

“还是一样,消息要传的远,要传的广!”

“不是说只有诸侯君主知道就了事。”

“那些吃鞭子的奴隶,耕作的庶民,做工的匠人,还有那些被君主冷落的小贵族,用不起丝绸瓷器的中等贵族……”

“诸位各有门路,给你们安排的也都是你们熟悉的诸侯国。”

“话就说到这里,即刻出发!”

南部,芮、崇部落交界处。

相邻的两个村落,却有天壤之别。

界石一侧是金黄的麦浪翻滚,远处还传来水车吱呀的声音。

另一侧,田地倒也不空。

但细看就能发现,庄稼明显的要矮一截。

“大人,这牛耕果真得天眷顾乎?”芮地贵族,问派来核算收成的华夏官员道。

“这收成背后有不少人的心血。”

“就眼前,这些农人虽用了牛耕,但锄禾、间苗,流了多少汗水?”

“因为上了鼻环,驯牛可以不费大功夫。但犁铧、铁锄,这些工具,我工部匠人为之,也流了多少汗水?”

“当时播种为什么不用你们本地的种子?”

华夏小吏指着稻田:“这些种子,都是我华夏农人去岁收成时,一个一个自田间挑选的粗壮杆茎,穗大粒多的庄稼。”

“总之呢,这季丰收,可不是只靠了老天爷。”

“大人您说的,真是让人开眼界!”芮地小贵族道。

华夏小吏背着手,一脸高深莫测。

这可是神使大人亲口说的。

“大人,那……您就下令吧!”

“不,你是他们的父母官,这令还是你来下!”

“成!”芮地小贵族叉腰,站上一处田垄。

面前是已经兴奋的彻夜难眠的庶民,还有那些获得庶民身份的奴隶。

“我下令,开镰!”

贵族一声令下。

拿着新镰刀的庶民,蜂拥扑上了稻田。

当第一捆饱满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在肩膀上时,村落的村长扑通对着南部跪下。

“蒙神使大人恩德,这贫瘠的土地也能养人了!”

打谷场上。

割下的稻谷堆成小山。

“这比去年多多了,今年冬天俺们不用挨饿了吧?”

“你看那些贵族老爷还等在一边。”一个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心知,这些还不能算他们自己的。

农人兴致高涨。

中午吃了口干粮就又忙着收割。

全村男女老幼齐上阵,等到日头偏西,稻谷便全部堆在了打谷场中央。

“脱粒、扬场、晾晒都要费些时日,大人要不先回去歇息。”

“不了!”

“大人,属下一定严格按照律法行事。”

“倒不是怕你倾吞,是职责在身,不敢疏忽。”

稻粒晾晒罢,到了入库这一步。

真正牵动人心的时刻才算到来。

当天一早,庶民们便自发的聚集在打谷场边上。

扶老携幼。

新获得身份的奴隶,则一个个躲在庶民背后。

“来了!”

“来了!”

看到官老爷带着仆从,簇拥着华夏族的大人一道前来。

众人忙一拥而上,俯拜行礼。

“免礼!”

华夏小吏大手一挥。

“大伙都知道,施行新政之际,天府便统一了度量器具。”

“所以这次使用的量器,是我天府之具。”

“这方形铜器,盛满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

一番介绍罢,正式开始衡量。

收割、打场时官人都派了仆从监督,庶民又怎敢私藏。

“这新量具看着跟旧量具差不了多少。”

“那……这……足足比去年多了一倍还有余?”

“俺也怀疑,专门取了旧量具比了比,几乎没差!”

“天神呐……也就是说,即便老爷收去年那么多,咱留下的也够过冬了。”

“就怕老爷见粮食收的多,税也要得多!”

几个老农蹲在地头,简单的算术在心中便完成。

“老爷,收成翻了一番!”仆从面上带着激动。

“真的?”那小贵族怀疑道。

“千真万确!”仆从压着嗓子,“量具其实差不多,收成翻了一番还多。”

小贵族忙开始盘算。

当发现收成比往年雇佣监工、镇压奴隶,之后所得超出不少时,错愕变成了狂喜。

依照华夏律,小贵族取了这些公田的十分之一。

当他宣布剩下的粮食,由村长根据耕种多寡,依户口分配时。

满打谷场的男女老幼,跪倒了一大片。

“多谢老爷!”

“多谢大人!”

齐刷刷的叩头。

他们发觉,如果贵族老爷不再多收税,留给自己的粮食,将是前所未有的数字。

足以让全家吃饱,甚至还有结余!

小贵族昂首挺胸。

往日作威作福,这些庶民见着自己远远躲开,躲避不及的跪下磕头行礼。

面上只有害怕没有半分感激。

如今,不用打不用骂,不用催不用赶,还不用担心庶民暴动,奴隶反叛,这财富来的真是实实在在,安安心心。

“大人!”小贵族偷偷对着华夏小吏道,“属下明白了,这才是为贵族之道,那些死守土地奴隶的家伙,真是不识时务。”

“你们要感谢的不止眼前的父母官。”

“还要感谢你们的君主,是他为了苍生,不图私利,施行了新政。”

“好了!”华夏小吏继续道,“如今此间事了。”

“日后但凡有人要收缴你们的粮食,都是乱臣贼子!”

“你们尽管去县里告状,去华夏族、去天府。”

“一旦坐实,乱收赋税之人轻则抄没家产,重则打入矿上。”

“大人,这怎么会?能好好收税,为何要失信于民呢!”那小贵族听的身子一颤一颤。

“大人知道就好!”华夏小吏扭头继续道,“我天府还会不时派遣官吏巡查,就为看大伙日子过的怎么样。”

“到时有委屈尽管道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