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6章 老朱还年轻,说话就是硬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通往皇宫的水泥路,四轮马车行驶其上,平稳如舟。

车厢内,陆知白闭目养神。

闹榜。

自古以来,这可从来都不是小事。

他想起了历史上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

那一科,录取的进士全是南方人,北方的一个没有。

北方举子们直接炸了锅,告到老朱那儿。

老朱那暴脾气,当场就把主考官给宰了,自己亲自审卷。

结果呢?

重新录取的六十一人,又清一色全是北方人。

这操作,突出一个简单粗暴,用杀人来搞南北平衡。

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在南北士子之间,挖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血色鸿沟。

他又想到了北宋。

王安石,司马光,哪个不是千古人杰?

他们的变法与守旧之争,本是国策路线之辩。

可争到最后,却成了新党与旧党,成了朔党、洛党、蜀党……彻底的地域攻伐,党同伐异。

一场本该富国强兵的改革,最终在无休止的内耗中,耗尽了大宋最后的元气。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而现在,这只看不见的黑手,竟想让这恐怖的一幕,在洪武朝提前上演!

不过……

陆知白嘴角无声地勾了一下。

也并非无解。

后世的康熙,一手“博学鸿儒科”,不就玩得挺溜么?

于正常科举考试之外,增设制科取士。有博学鸿儒、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等名目。

就把江南那帮最难搞的刺头文人,收得服服帖帖。

当时天下名士,除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拒不接受荐举外,其他如朱彝尊、汪琬、毛奇龄、施润章等都应选录取,入翰林院纂修《明史》……

今日这场骚乱,从舞弊,到械斗,再到下毒。

一步比一步狠,一步比一步毒。

背后那只手,要的根本不是什么科举公平,而是要撕裂大明,动摇国本!

陆知白睁开眼,车窗外,巍峨的宫墙影子一晃而过。

无妨。

山人,自有妙计。

现在进宫,不过是看看皇帝和太子大哥的底牌,然后再把自己的牌,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轻轻摊到桌上罢了。

……

武英殿内。

殿角侍立的内侍和禁卫,一个个低眉顺眼,连呼吸都刻意压到了最轻,生怕弄出半点声响,惊扰了殿中那头即将暴走的猛虎。

朱元璋穿着一身常服,负手立在殿中。

他没说话,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是山雨欲来的阴沉与风暴。

太子朱标坐在一旁,面色凝重,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儿臣,拜见父皇,见过太子殿下。”

陆知白躬身行礼,声音平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

“免了。”

朱元璋威严地开口。

“外面的事,都知道了?”

“是。”陆知白平静回答,“儿臣已接到禀报,并命学生周志新先行安抚,救治伤者。”

话音刚落,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脚步匆匆从殿外走来,呈上一份密报:

“启禀陛下,东长安门前的骚乱已经平息。”

“皇家科学院的学子们正在救治伤员,局面已在控制之中。”

“不少举子幡然醒悟,正在商议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圣裁,重审考卷,而非继续聚众闹事……”

朱元璋听完,那张冰块似的脸,总算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动。

他瞥了陆知白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赞许。

“干得不错。”

他又补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分量极重。

“这,才叫为君分忧!”

朱标也长长地舒了口气,看向陆知白的眼神里,满是欣赏与了然。

最紧急的事态消解了就好,其他的事情,便有了时间慢慢商议……

朱元璋的目光重新投向殿外,幽幽开口。

“说说吧。”

“这事,该怎么了结?”

朱标沉吟片刻,率先开口。

“父皇,儿臣还是以为,此事当以安抚为主。”

“举子们多是一时激愤,受人蛊惑,其心可悯。”

“可将为首煽动之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其余胁从者,可既往不咎,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至于他们对科举的疑虑……”

朱标顿了顿,斟酌着说:“可再组织人手,复核考卷,将优劣公之于众,以示朝廷公允,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话音刚落。

“哼!”

朱元璋一声冷哼,仿佛一道冰冷的寒流扫过大殿,气温骤降!

“妇人之仁!”

“安抚?复核?”

“咱要是这么做了,天下人会怎么看咱?!”

“他们会觉得,只要闹一闹,就能让朝廷让步!只要喊得响,就能逼着咱低头!”

“他们会觉得,咱这个皇帝,是可以按着头认错的!”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每一个字都带着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狠狠砸在朱标心上!

“咱的脸面!”

“朝廷的脸面!”

“刘三吾那些考官的脸面!”

“还要不要了?!”

“今日他们敢冲击东长安门,明日就敢冲击承天门!后日是不是就敢冲进咱这奉天殿,坐上咱的龙椅?!”

“此风绝不可长!”

朱元璋一声咆哮,整个武英殿都嗡嗡作响,梁上的尘土簌簌而下。

朱标被这雷霆之怒训得脸色煞白,身体微微一颤,低下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陆知白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却已经开始疯狂吐槽。

哎哟喂,您现在才五十多岁,果然是龙精虎猛,霸气侧漏。

这脾气,啧啧。

可历史上十几年后,处理南北榜案的时候,您老人家最后那套组合拳,不就是太子大哥这个思路的暴力升级版么?

那时候杀得人头滚滚,可比这狠多了。

怎么现在就成“妇人之仁”了?

果然是年纪大了,火气就消了?

还是说,现在有我这个“外挂”在,您老人家想看看有没有更优解?

心里的小人儿疯狂摇头晃脑,陆知白脸上却是一副恭敬聆听、心悦诚服的模样。

嗯,父皇说得都对,说得太对了。

大殿内,随着朱元璋的怒火沉寂,再次陷入了比之前更加可怕的静默。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冰冷而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被训得不敢抬头的太子。

最后,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直直地钉在了陆知白的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