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两界情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章 两界情梦 一百九十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苏秦平

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吹过,这种狂风明显有些不正常,我感觉到了又是一种威胁。古宅似乎也察觉到了我的动摇,隐隐传来一阵低沉的呜咽声,像是在挽留,又像是在警告。

我想若是再这么耗下去,恐怕不等我做出决定,就会被这古宅的阴气彻底吞噬。

理智大于感觉的时候就应该果断。

我最终还是决定前往齐寿峰。毕竟在这里只有无尽的恐惧与未知,而齐寿峰虽充满不确定性,但好歹有万俟道长在。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趁着天色还未完全暗下来,朝着齐寿峰的方向出发。

一路上,我都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之中,那种不安的感觉就像一层阴霾笼罩着我,让我始终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地跟着我。每一步前行,我的神经都紧绷着,每经过一片树林时,树林中那阴森的气氛总让我感觉紧张。那些树木的阴影好像是潜伏着什么可怕的邪物,我都害怕突然会有什么东西突然窜出来,我的心跳就会不由自主地加速,在寂静的环境里格外清晰,仿佛是在警告我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

经过车子疯狂颠簸,终于来到了齐寿峰的脚下。抬眼望去,那山峰高耸入云,云雾如同轻纱一般在山间缭绕,时聚时散,给山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伫立在那里,心中五味杂陈,那清新又略带凉意的空气涌入肺腑,让我略微有些紧张的心情得到了些许舒缓。我在心中默默祈祷着,万俟道长,希望真的像传说里描述的那样神通广大。我在古宅发生的那些离奇的事情,闹得我整日不得安宁,那些怪异的声响、莫名其妙出现的诡异,都像是隐藏在黑暗中的谜题,让我不知所措。我真心希望解决古宅的事情。

对于齐寿峰,我肯定是轻车熟路,至于除万俟道长之外的人,我还是要有足够的戒备心,因为这里慧音寺有很多外地修行者,他们很少和别人交流,行动也比较诡异,特别是齐寿峰**后后,四大门派争话语权的目的很明显,这里修行者复杂的身份不得不提高警惕。

我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慧音寺中,时刻留意着周围人的动静。每一个陌生的面孔在我眼中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先从那些外地修行者的日常活动开始进行调查。这些外地修行者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修行方式和习惯。我在暗中观察着他们,发现他们平日里很少互相交流,每个人都像是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世界之中。

然而,我却敏锐地察觉到,他们虽然表面上互不搭理,但似乎都在悄悄地关注着某些特定的区域。他们的眼神会时不时地飘向那些地方,看似不经意,却又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这一现象让我心中更加确信,他们之间肯定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了一个可疑的场景。一个外地修行者鬼鬼祟祟地将一个包裹递给了另一个人。那包裹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在这样一种神秘的氛围下,却显得格外不同寻常。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立刻靠近去看清楚包裹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也想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可是,他们似乎非常警觉,在交接完包裹之后,很快就分开了,速度之快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没有办法,只能远远地跟着那个拿到包裹的人。他的脚步很快,而且路线十分复杂,七拐八拐地来到了一个偏僻的禅房。那禅房位于寺院的角落,周围十分安静,很少有人经过,一种神秘的气息在禅房周围弥漫着。我躲在暗处,看着他进入禅房。过了一会儿,里面传出了轻微的交谈声。我努力竖起耳朵,却只能听到一些断断续续的词语,像是西汉河崖洞之类的。这让我心中疑云更重,我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慧音寺中,一场巨大的阴谋似乎正在悄然酝酿。我深知自己不能再这样只是偷听,必须要弄清楚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小心翼翼地朝着禅房靠近,每走一步都十分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引起他们警觉。当我快要接近禅房的窗户时,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我心中一惊,急忙找了个更隐蔽的角落躲起来。只见禅房的门被猛地推开,那个拿包裹的人匆匆走了出来,他的神色十分紧张,左右张望了一下便快速离开了。我看着他的背影,犹豫着要不要跟上去,可又实在好奇禅房里还剩下的人会做什么。就在我犹豫之际,禅房里又传出了几声咳嗽,那声音听起来十分苍老,仿佛带着无尽的沧桑。我咬了咬牙,决定放弃追踪那个人,转身朝着禅房慢慢挪去。

我有种预感,是不是他们也掌握了西秦岭秘密通道,就是云庭道长和蒙羽穿越过的那个神秘洞穴,我也进去过一次,就是感觉里面的景象很特别。那种神秘的感觉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里面的光线似乎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明暗交错间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我记得墙壁上有着奇怪的纹路,当时我怎么看都看不懂。如果他们真的掌握了这个通道,那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寻找宝藏,还是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我越想越觉得不安,这个通道背后的秘密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

现在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紧密团结万俟道长,按兵不动,看后面再会发生什么?

提起这些神秘的修行者,还是归根那次**会,因为云庭道长的影响力,道教四大教派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一道都来捧场,结果i把云庭道长和蒙羽穿越到秦始皇陵地宫带来的秘密泄露了,这些教派的人逼云庭道长公开让大家分享,逼的蒙羽到处躲藏,加之科学部虞工通过部门要求也要参与研究,这样的事越闹越大,逼的蒙羽隐身山林。

然而,蒙羽虽隐身山林,却并未放弃对秦始皇陵地宫秘密的探索。他在山林中偶遇一位隐世高人,这位高人知晓许多不为人知的古老秘密。蒙羽从高人口中得知,原来那地宫秘密背后牵扯着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这个谜团甚至可能影响到当今世界的格局。

蒙羽心中燃起新的希望,他决定重新出山。他一边躲避着各方势力的追寻,一边暗中寻找线索。而云庭道长这边,面对各方的逼迫,他始终坚守底线,不肯轻易将秘密公之于众。他深知这秘密一旦被不当利用,将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科学部的虞工并没有因为蒙羽的消失而停止研究,他带领团队从历史文献和已有的考古发现中寻找蛛丝马迹,试图破解这个与地宫秘密相关的谜团。各方势力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角逐中,逐渐形成新的平衡,而那隐藏在深处的秘密,依然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众人不断向前探寻。

从那之后,齐寿峰,宵华观都出现一些生面孔,他们表面潜心修行,实际暗中都在动歪脑筋。让本来平静的两个圣地鸡犬不宁。齐寿峰的掌门察觉到了这些异样,他决定暗中调查。他派遣了自己最信任的弟子,伪装成普通的修行者,去接近那些生面孔。而宵华观这边,观主则是选择闭关,对外宣称是要突破修行瓶颈,实际上是想以闭关为幌子,在暗中观察这些暗中搞鬼之人的动静。

那些心怀不轨的生面孔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他们开始变得更加谨慎。

然而,他们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恶行,反而变本加厉。他们在齐寿峰的后山偷偷挖掘,似乎在寻找什么宝物。在宵华观,他们则是在夜间偷偷潜入藏经阁,想要盗取观中的珍贵典籍。

齐寿峰和宵华观的众人都知道,必须要尽快将这些人揪出来,否则圣地的安宁将不复存在,那些传承多年的宝物和功法也会被这些人夺走。一场正邪之间的暗中较量,就这样在平静的表象下激烈地展开了。

这样不遮掩的行动,暴露了他们真正目的——秦岭区域暗道,谁都知道,只要进入暗道,打开秦始皇陵墓地宫的难度就小之慎微。

然而,这秦岭区域的暗道布满了各种机关陷阱。古往今来,无数想要探寻秦始皇陵墓地宫的人都在这里折戟沉沙。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虽然知道了暗道的存在,但想要顺利进入又谈何容易。那暗道之中,有暗箭随时可能从墙壁射出,其箭头还涂抹着剧毒,一旦被射中,瞬间就会毙命。还有一些地方的地面是活动的,只要踏上去就会掉入深不见底的坑洞之中,坑洞内尖刺林立。但他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危险,仍然一意孤行地朝着暗道的方向前进,仿佛被那地宫之中无尽的宝藏迷了心智。他们带着各种先进的设备,妄图破解这些古老的机关,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些机关并非仅仅依靠现代设备就能够破解的。

但有险路,必有坦途,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就比如阴阳,白黑,正负,雷电等等。

但西秦岭暗道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进入,云庭道长和蒙羽进出自如,但别的人不一定能顺利来回,因为“行必修,修必果,果必生,生必长,长必壮,壮必丰,丰必果,果返生,生返果,果返修。”这就是自然法则。

只有修成自如法则的成果的人,才能避开险途,从坦途自由出入秦始皇陵地宫,然而这些胆大妄为者想事太简单,以为找到洞口,图纸就可以图谋不轨,其结果会很悍然。他们没有想到,这西秦岭暗道中处处暗藏玄机。那些看似普通的石壁,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射出致命的暗器;脚下的地砖,也许有着复杂的机关,一旦触发,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云庭道长和蒙羽能自由出入,是因为他们多年来遵循自然法则,修身养性,对这些机关暗器有着敏锐的感知。而那些妄图不轨之人,只凭一腔贪欲和一张图纸,又怎能与这千年前就布下的重重机关相抗衡呢?

当他们踏入暗道深处,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起来。隐隐传来的风声,像是秦始皇陵的守护者发出的警告。那些人开始感到不安,但为时已晚,他们已经深陷在这充满未知危险的暗道之中,等待他们的将是秦始皇陵地宫给予的严厉惩罚。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让他们失去自我,法则总是给有前缘的人。

在这世间,那些被贪婪蒙蔽双眼的人,往往看不到法则的存在。他们以为凭借自己的私欲就能获取一切,却不知命运早已在暗中做好了安排。有前缘的人懂得顺应法则,他们深知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不会过度地去索取。而那些贪婪者,在追逐的过程中逐渐迷失方向,如同陷入泥沼般无法自拔。他们忘记了生活的真谛并非是无尽的占有,而是在有限的资源里寻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然而,法则不会因为他们的迷失而改变轨迹,依旧默默地发挥着作用,将福泽赐予那些懂得敬畏、心怀前缘之人,而让贪婪之人在黑暗的深渊中独自挣扎。

万俟道长突然找我“苏老师,您这次回来准备住多长时间?”

我被万俟道长的这已发问感觉不知道怎样回答,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还是留?”不了解他问我话的意思。是欢迎我的到来?还是因为我的到来影响他了,话就怕分析,也怕认真。

我站在那里,心里不停地揣摩着。万俟道长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我,眼神里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我想,或许他只是在考验我。如果是欢迎我,那我应该表现出感激和欣喜;可要是觉得我打扰了他,我又该如何得体地告退。我咬了咬牙,决定大胆试探一下,于是我笑着说:“道长,您这一问犹如禅机,我若说留,怕自作多情;若说不留,又怕辜负您的美意。但不管怎样,这雨似乎也想让我多留片刻,与您畅谈一番这道法自然的妙处。”万俟道长听了我的话,微微一怔,随后轻轻一笑,那笑容像是云开雾散后的阳光,让我顿时放松了不少。他说:“小友倒是机灵。”可我还是不敢确定他到底是何意,只能继续小心翼翼地应对着。(待续)

有诗云:

暂别幽宅赴寿峰,

修者诡谲露峥嵘。

青灯本是研经卷,

妄测反教疑窦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