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章 不应该是你给我赏赐才对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胡大老爷毫不客气地唤来一直随侍在朱元璋身边的宋利,又让管家胡义补足最后一人。

四人在胡大老爷的操作与讲解下,仅三局便掌握了玩法。

随后,朱元璋渐入佳境。

麻将与棋类相似之处在于都需要计算,不仅要算牌面,还要揣测对手心态,判断其是否接近胜利或凑成对子。

若是接近胜利,又在等待何种牌?

这些皆需用心计算。

对朱元璋而言,这无疑打开了新天地之门。

不过,麻将还讲究运气。

无论你如何计算,遇到天赋型或靠运气取胜的对手时,难免束手无策。

对方总能得到所需之牌,即便失误也能重新抽到,实在令人无奈。

不知是新手运气使然,还是另有原因。

待朱元璋熟悉麻将规则后,连赢数局。

关键在于这几局并非他技艺高超,而是手气极佳。

就连胡大老爷这样的老玩家也对此毫无办法。

“陛下,您该不会是偷牌了吧?”

“你明明刚才已经胡牌了,自己都没察觉,就打了出去。

“没想到回头还能摸回来,又胡了一次?”

“你给我说说,你是不是偷牌了?这太不合常理了!”

“外面的九条只剩一张了,哪有这么容易摸到!”

听着胡大老爷絮絮叨叨的抱怨,朱元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得意地哈哈大笑。

“惟庸啊,这叫错有错着,全靠运气!”

“哈哈哈哈哈,你之前也说过,麻将有时候技术再好也拼不过运气!”

“啧啧,确实如此,刚才我们还在后悔呢!”

“牌打出去才发现打错了,结果,哈哈哈,我们只转一圈就摸回来了!”

“哈哈哈哈哈,看来这把非得我们胡不可!”

胡大老爷无奈地撇了撇嘴,没好气地说:“既然陛下您已经明白规则了,咱们就开赌吧!不然分不出输赢。

“嗯,你们主仆二人想必没带钱。

“这样,胡义,去账房拿八百个铜钱来,每人二百个!”

“我要看看今天谁手气更好,技术更厉害!”

朱元璋这个人胜负心极强。

一听这话,他立刻答应,并直接越过胡大老爷,命令胡义去办其他事。

“对了,胡义,去告诉你家厨子,我们待会儿在你们胡府吃饭。

“让他们做好后直接送过来,我们要和惟庸一决胜负!”

胡大老爷看着朱元璋这副不客气的样子,无奈地点头,随后胡义急忙跑去办事了。

这时,朱元璋一脸愉快地随手拿起一张麻将牌把玩。

“啧啧,惟庸,你真是聪明!”

“看看,这东西看似简单,可别人怎么就想不到,只有你能想到。

“我们也不是没见识,马吊我们也玩过,但和你相比,那马吊就显得赌性太强了。

“你的玩法好多了,既能靠运气,也能拼技术!”

“规则虽然简单,但这玩法变化无穷,真的很不错!”

显然,朱元璋已经被麻将这种新奇的娱乐方式深深吸引。

说起来有些可怜,往常朱元璋在皇宫中就像个工作狂,不停地处理政务。

剩下的时间,除了偶尔生养子嗣,就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了。

明明掌握大权,却过得像苦行僧一样。

想想都让人觉得悲凉。

这时遇到这种适合他的娱乐方式,他当然不想离开。

无论如何,先好好享受一番再说。

于是,当胡义急急忙忙拿来八百枚铜钱,每人分到二百后,朱元璋信心满满地上阵了。

唉,才开始两圈,朱元璋就感受到了不同。

因为要付钱啊!

这对一个吝啬的人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不管这些钱是不是从胡家账房来的,到了他手里就是他的钱。

一瞬间,朱元璋变得格外狡猾,改变了策略。

他不再贪心了!

他聪明地意识到,在技术上绝对不是胡惟庸的对手。

那就干脆尽快胡牌,哪怕是被点炮的小胡,只能赚一文钱,也得赶快胡。

在他看来,自己胡牌了,别人也可能胡牌。

说不定就是因为自己的牌局打乱了胡大人的好牌。

这一来一去的差距可不小。

一时间,朱元璋的小胡一个接一个,源源不断。

这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虽然每次只赢一点钱,但这种感觉特别痛快。

朱元璋忍不住感慨,难怪胡惟庸能安心在家闲着。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乐子,肯定也不想出门。

一家人在家玩玩多开心!

同时,朱元璋对胡惟庸旷工打麻将的事毫无怨言。

反而非常理解。

毕竟,他手下的重臣中,李善长野心太大;

杨宪早先提拔后就被处理了;

汪广洋太过死板,做事刻板无趣;

刘伯温又太聪明,过于深沉,实在不放心!

只有胡惟庸让他完全放心。

毕竟,跟一条懒洋洋的咸鱼计较什么呢?

当他带着半袋铜板离开时,这种心情达到了顶点。

不过,胡惟庸万万没想到,朱元璋走后还顺走了他的麻将!

---

看着朱元璋毫不客气地把麻将装进麻袋,还不忘叮嘱宋利检查是否遗漏,以免缺牌无法玩耍,胡惟庸简直无语至极!

这可是皇帝啊!

你就不能有点体面吗?

按理说,不应该是你给我赏赐才对吗?

这次来访,吃我的、玩我的也就罢了,现在还要顺带拿走?

更可气的是,这老头还理直气壮,毫无愧色!

真是让人无语!

胡大老爷早吩咐木匠多备了几副麻将,不仅有紫檀的,还有玉石的。

这样他就能安心在家娱乐,不必担心。

虽然心里略有不满,但转念一想,既然是皇帝都默许的事,那就随他去吧。

于是,他又让木匠再做几副麻将,然后悠闲地来到后院。

姬妾们早已等得不耐烦,见到胡大老爷便招呼开打。

至于公务?皇帝都不过问,谁还能管得了他?

与此同时,朱元璋回到皇宫,本该在谨身殿处理政务,却见桌上堆满奏折,顿时心生厌倦。

想起从前牧羊的日子,如今身为**,竟无异于往昔。

他瞥了眼宋利肩上的“战利品”,命令他传召太子与太子妃,并带上一千枚铜钱。

宋利领命而去。

刚从胡府陪朱元璋回来,又陪他打完大半天麻将的宋利,一听到朱元璋提到要找一千个铜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这对每天在谨身殿处理政务的宋利来说,无疑是个震惊的消息。

自家皇帝竟然要放下工作,拉上皇后、太子和太子妃一起打麻将?这是要彻底放松了吗?不过,宋利还是将这些疑惑深深埋在心底,继续默默跟着朱元璋走向坤宁宫。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背了一个装满铜钱的麻袋。

刚到坤宁宫,朱元璋兴奋地搓着手喊道:“皇后,我们来了!”马皇后从后殿走出来,无奈地看着他问:“重八,你又在搞什么名堂?”朱元璋对她的责备置若罔闻,笑着回答:“我让宋利去叫标儿和月儿了,你先去准备桌椅。

”宋利立刻点头,把东西放下后立即去安排。

其他人不明所以,只有宋利明白接下来的活动需要哪些准备。

看着宋利忙碌的身影,朱元璋笑着对马皇后说:“今天出去闲逛,无意间到了惟庸府,发现这家伙真是懂得享受生活啊!”

“难怪他不愿意去官府做事呢!”

“我们学了一阵子,玩了几局之后,我也觉得在谨身殿看奏章没意思了。

“现在东西已经拿回来了,等标儿和月儿来了,我们一家人就能一起玩了。

“正好你平时闲着也是闲着,不用再做针线活儿或者刺绣了,这个比那些有趣多了!”

听到朱元璋得意扬扬的话,马皇后忍不住笑着调侃他。

“不对吧,重八,你去惟庸府上,不仅吃喝玩乐,还把人家的东西带回来了?”

朱元璋毫不在意地说道:“这有什么?都是老朋友,看到喜欢的东西,我拿一副回去怎么了?”

“到时候让宫里的工匠打造一副更好的送回去就行了!”

“哎,标儿、月儿来了,正好,皇后,我们开始,我教你们玩!”

朱标和胡馨月刚进门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急着打牌的朱元璋拉到桌边。

看着桌上陌生的小方块,听朱元璋兴致勃勃地讲解麻将规则,夫妻俩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尤其是朱标,简直是无语至极。

这就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父皇吗?

怎么突然对这种事如此痴迷?

这不是和马吊差不多的游戏吗?

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不过,等朱标学会规则,试着打了几圈后,他明白了!

这游戏确实有趣!

不得不说,朱标继承了朱元璋的好胜心,顿时来了劲头。

平时总觉得父皇英明神武,自己各方面都比不上他。

如今能在麻将桌上赢父亲一局,倒也不失为一件趣事。

只是,他对这一切感到十分疑惑。

胡大老爷究竟是如何创造出这些有趣玩意儿的?

------------

对朱标而言,今日的家庭聚会显得有些怪异。

往常只关心他健康与作息的母亲,此刻正紧张地盯着刚抽到的牌,思索着是否能组成更厉害的牌型。

而一贯在母亲面前轻声细语的父亲,竟然开始催促母亲,还抱怨道:“你到底会不会玩?抓了一手烂牌还得意什么。

一向温柔的母亲也罕见地将牌拍在桌上,当着他们的面斥责父亲。

看来,他们对这种状况早已习惯。

原来,父母的相处模式比他想象中丰富得多。

另一边,新任太子妃胡馨月的表现同样不同寻常。

仅仅第四局,她便不顾太子妃的仪态,盘腿挽袖,兴致高昂。

这样的太子妃,他还是第一次见。

今天真是开了眼界。

当然,他也得承认,这麻将确实有趣,他自己也玩得投入极了。

这会儿若非他已经听牌且牌型不大,也实在没空留意旁人。

很快,这场牌局竟以朱元璋打出关键一牌告终,马皇后与朱标母子同时胡牌。

看着朱元璋那张因“一炮双响”而阴沉不悦的脸,马皇后和朱标笑得前仰后合。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马皇后还沾沾自喜地将铜板数了两遍,仿佛在暗示朱元璋可能耍赖。

不仅如此,这位贤名在外的皇后还不停嘟囔:

“重八啊,你可别输不起哦!”

“刚才你说过,牌桌上不论输赢,全凭本事。

”“啧啧,我们真赢了呢,这还得感谢你的配合啊!”

“若不是等到你点炮,我和标儿怕是要输惨了!”

“这要是输了,可就亏大发了!”

朱元璋强忍着马皇后的嘲讽和炫耀,脸色铁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