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棒在手,一切都是为了父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十三皇子这句“我们都听你的”,可把八皇子他们膈应坏了。

他们心里直冒火,真想揪住十三皇子,拧住他的耳朵吼一嗓子:“你凭什么代表我们?你又没有征求意见,就在这儿胡乱表态,不纯粹是放屁么!你是你,我们是我们!”

可是这样的话卡在喉咙里,硬是不能一吐为快。

毕竟,眼下这阵仗,兄弟们个个义愤填膺,都在为父皇鸣不平。

既然要抱团出头,总得有人带头——太子刚才已经把火给拱起来了,这个节骨眼上谁再唱反调,岂不是明摆着跟太子对着干?

那你到底是反对太子呢,还是反对替父皇出头呢?

就算你只是不想让太子当这个领头人,可传到父皇耳朵里,说不定就成了“儿子不愿替父皇分忧”。

太子是兄弟没错,可太子还是半君。

老爹受了委屈,兄弟们不该在太子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吗?

这个时候谁破坏团结,谁就是和父皇过不去,谁就是不孝子!

八皇子憋得难受,沈叶心里却舒坦极了。

这办事儿,有时候就跟说相声似的,有没有捧哏,那效果就是天差地别,太不一样了!

有捧哏的,事儿办得顺水推舟;没有捧哏的,你忙活半天,却发现自己唱了独角戏。

十三皇子这个捧哏的真不赖,以后得好好培养。

沈叶正琢磨怎么“栽培”十三皇子,四皇子心里却一阵发苦。

他一直都非常注意拉拢十三皇子,两兄弟的关系也很不错。

可是,自从在热河行宫那回之后,十三皇子就开始对他不冷不热,反倒对太子,格外敬重。

这变化,四皇子心里明镜儿似的。

他对十三皇也怨不起来——毕竟,太子帮人家姐姐报了仇。

可是,看着眼前这情形,他心里还是堵得慌。

但这时候,他也只能跟着大伙儿,一起听太子的安排。

沈叶轻咳了一声,目光从大皇子脸上扫过,开口道:“大哥,各位兄弟,对于写这奏折之人,父皇虽然恼火,可他老人家是要成为圣君的人。”

“他心宽似海,有容人之量!”

“他不想和这家伙一般见识,打算一笑而过。”

“可咱们做儿子的,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皇受这等委屈?”

“嘉靖皇帝的儿子不撑事儿,所以他只能靠大臣,可那些大臣都是阳奉阴违,各有各的算盘!”

“所以嘉靖皇帝面对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奏疏,是有气没地儿出。”

“但咱父皇不一样,父皇有咱们这些儿子。”

“咱们得让那些大臣们看看,父皇也不是好欺负的!”

说到这儿,沈叶扬了扬手里的奏折:“我已经让父皇同意,让咱们这些皇子,去会会那个写’天下第一奏疏’的甄演,跟他面对面对质!”

“他在奏疏里胡说八道,说父皇放纵咱们、不严加管教,害得天下百姓看不起父皇!”

“这是什么混账话!”

“咱们兄弟历来为朝廷兢兢业业,谁没干出点成绩?别的不说,大哥这些年在护军中,可是亲自冲锋陷阵。”

“三弟的学问更是不次于他们这些翰林学士。”

“老四办差严谨,在户部可是挡了不少马齐的财路……”

听到太子这么“夸”自己,四皇子嘴角一抽,心想: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我什么时候断人家马齐财路了?你这是生怕我跟马齐的关系好了吧!

我不过是认真办差而已,我拉拢马齐还来不及呢!

可太子这些话,明显都是为了夸他,如果他再反驳,反倒显得不识好歹。

……忍了!

沈叶接着又把五皇子、七皇子也一一夸了一遍,说他们办差稳妥。

轮到八皇子,沈叶更是一脸郑重:“老八贤良恭顺,那可是各地督抚都认可的。”

“他甄演敢说父皇不会教儿子?我就不信,他家里能找到一个比老八更强的!”

听到“贤良恭顺”这四个字,八皇子心里也不得劲。

贤良就贤良,你加什么“恭顺”?搞得我好像对你太子多顺从似的……

我怎么可能对你贤良恭顺呢?你倒是想得美!

八皇子脸上有点挂不住,可也没办法说什么——毕竟,太子是在“夸”他。

“九皇子和十皇子虽然年轻,但是他们两个却是在帮着朝廷办大事,还不花朝廷一分钱……”

这话一出,九皇子和十皇子立马挺直了腰板儿。

要说别的,他们不敢说,但是赚钱这事儿,他们真在行。

而且太子哥哥也说了,他们这是在给朝廷办大事—挣点钱怎么了?

沈叶一个不落地把在场的皇子都夸了一遍,连平时不爱吭声的十二皇子都多夸了几句好话。

只不过,轮到调皮捣蛋的十四皇子时,沈叶词穷,实在没什么好夸的,也硬是夸了一句“天真可爱”。

说完这些,他故作愤慨道:“他参奏咱们,是只看到了兄弟们的缺点,看不见咱们兄弟的优点。”

“这一次对质,咱们兄弟一定要让他知道知道,咱们这些皇子,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比他这种腐儒强百倍!根本就不是他能比的!”

大皇子此时已经完全明白太子的意图了,他对于这个事儿,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当然,就算有,也不能吭。

在“一切为了父皇”这面大旗下,谁反对,谁就是不懂事。

“太子爷,这奏折里,到底都写了什么?咱们要不要先分析一下,也好知己知彼啊!”

大皇子这话说得在理,自然没有人反对。

沈叶这才把奏折翻开,沉声地道:“他这奏折上,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我就不重复了,只说重点!”

“他重点参奏父皇对咱们这些儿子管教不严,说咱们兄弟干政乱政,应该把咱们兄弟一个个都严加管教起来。”

听到沈叶如此说,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的十皇子,顿时怒气中烧,一下就炸了:“放屁!他这纯粹就是一派胡言!”

“此人居心叵测,他分明是想学唐明皇搞个十王府一般,把咱们兄弟当猪给圈养起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哪!”

九皇子和十皇子素来交情不错,十皇子刚说完,九皇子便冷声接话道:“甄演这家伙,存心挑拨咱们天家的感情,其心可诛!”

“太子爷,这事儿绝不能就这么算了,对于这个甄演,咱们得禀告父皇,绝对不能对其轻轻放过。”

沈叶点了点头:“那是自然。”

他转头看向大皇子,语气平常地说:“他还参奏咱们兄弟结党营私,说有皇子和大臣关系密切,走得太近。”

“大哥,你最近没去明相那儿吧?”

大皇子的脸色一僵,心里琢磨着,这奏折上应该没有明着点他的名字。

可太子这话一出,倒像是甄演指名道姓参奏的就是自己似的。

自己和明珠,那是正经亲戚,正常来往,怎么就成了互相勾结了呢?

他当下怒气冲冲的道:“太子爷,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我和明相那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怎么就成了勾结?别说我这段时间没去看明相,就算我去了,那也是光明正大,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请父皇和太子爷明鉴。”

沈叶笑着摆手道:“大哥,你别急,我和父皇都是相信你的。”

“所以我就说嘛,这甄演的奏折,纯粹就是乱咬人。”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又落在了三皇子的身上:“老三,你和翰林院的李复他们关系不错对吧?”

三皇子没想到这把火还能烧到自己身上,愣了一下,还是老实承认道:“臣弟确实和李复是朋友。”

“但臣弟绝对没有和他们勾结,我们……我们就是纯粹的朋友关系,平时在一块儿也只是讨论学问。”

沈叶一挥手道:“三弟,你的人品我信得过。”

“再说了,李复他们的学问,我也是知道的,你在京察之中,替他们说两句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偏偏就有人揪着不放,听风就是雨,实在可恶。”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冷了下来:“那些当大学士的,当尚书的,谁没有三亲六故?京察之中,谁没替人打过招呼?”

“现在,老三不过是替朋友说了几句话,他们就咬着不放,简直不是东西!”

三皇子心里的怒意,慢慢的消散了开来。

这一刻他突然很想说句话,人家参奏的是太子你吧,关我什么事儿?

可这话卡在喉咙里,怎么都说不出来。

毕竟在京察之中,他也确实替李复他们说过情。

四皇子见沈叶看向自己,不自觉地缩了缩身体,倒不是他有什么把柄,实在是前面两位哥哥的遭遇让他心里有点发毛。

“四弟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严肃。”

“可是,严肃是性格问题,但是落在有些人眼里,四弟这种严肃,就成了傲慢。”

“这到哪儿说理去?”

沈叶说到这里,朝着正要开口的四皇子摆了摆手道:“四弟不用解释,兄弟们都清楚你的为人。”

四皇子嘴角抽了抽,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就在众皇子等着沈叶继续点名说下去的时候,他却把那奏折一放,正色道:“这次甄演参的不仅是父皇,也是针对咱们所有兄弟。”

“所以,咱们这一次,咱们必须同心协力,驳得他甄演哑口无言。”

“要不然以后,是不是个人,都敢骑在咱们头上拉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