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姐夺气运?她被未来皇帝宠上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6章 寿安宫的成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多谢您费心了。”司菀温声道。

大夫连连摆手,“不敢当。”

离开工棚后,司菀看向安平王,问:“王爷前往大月国都,可能打听到什么消息?”

安平王挺起胸膛,清了清嗓子,道:

“大月王膝下共五子三女,月懿公主居嫡居长。

这些年来,大月王沉迷女色,一直由她代管朝政,当初前往京城与大齐结盟,也是月懿公主主动提出来的。”

最开始,众人都以为大月是派了一位不受宠的公主,作为质子让大齐安心。

司菀也不例外。

谁曾想,月懿公主竟如此特殊,地位几乎等同于第二个大月王,居然还敢千里迢迢远赴别国,委实大胆。

“先前你说的野心昭彰者,确实有一个,但很可惜,已经被月懿公主打得脑袋开花,驱逐出大月国都。”

安平王耸了耸肩,道。

司菀面露诧异,下颚微抬,示意安平王继续说。

“被驱逐出城的共有两位王子,二王子和五王子。

依我看,二王子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分明样样都被月懿压过一头,还敢当着大月王和文武百官的面,提出要把月懿献出来,向太子负荆请罪,以此平息大齐的怒火。

月懿能听话才怪!

当即便抄起花瓶,把二王子打得半死,之后又下令驱逐出城。

而五王子也是倒霉,遭了无妄之灾,他是二王子的同胞兄弟,刚满十四,性情和善宽容,从不与人起争执,风评极佳,却因此受了牵连。

听说许多百姓都在为五王子鸣不平,甚至还有人偷偷给他送食水。

如今大月粮食短缺,百姓能做到这种程度,可见五王子确实和月懿秉性不同。”

安平王说的口干舌燥,拿起水囊,咕咚咕咚吞咽进肚。

他本就不是看重规矩礼仪的迂腐之徒。

来到大齐边境,没了那些条条框框约束,一举一动更显狂放肆意。

“太子妃,你挑中哪个王子了,我这就去给你擒来!保证全须全尾,不,被月懿公主打破脑袋的不算。”

安平王笑问道。

太子横了他一眼,神情阴沉,周身煞气隐现。

安平王只觉得后颈处嗖嗖冒凉气,立刻安静下来,缄口不言。

“原本我想扶持一个傀儡,和月懿公主打擂台,但二王子不中用,其他王室子弟也不见得能强出多少。

与其空耗精力,不如先建城,施行徕民之策,招揽大月百姓,从源头扼断大月的命脉。”

司菀有些遗憾的摇摇头,仿佛在哀叹大月王的子嗣不中用般。

那副模样看得安平王浑身发麻。

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东宫夫妻,果真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连续吃了几日羊肝、猪肝,又喝了不少药茶,除了用污言秽语辱骂司菀的三人外,其他俘虏的病症果然有所缓解。

对大齐皇室也改观不少。

得知自己被区别对待,没有动物肝脏和药茶。

三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终日将“毒妇”“贱蹄子”之类的话挂在嘴边,骂得比之前还难听。

宿在工棚中的大月俘虏,早就知道司菀是皇室女眷,地位高贵,身份不凡。

还帮他们治好了目盲之症,总不该恩将仇报。

见三人如此混不吝,劝了几句无果后,其他俘虏也不再浪费口舌。

反而尽可能远离他们,生怕被其带累。

对此,司菀倒是并不在意。

且不提这两国交接之地,只说当初在京城,唾骂她的人都不计其数。

要是每一个都放在心上,恐怕会被气个半死。

但有些事,司菀表现的不在意,手底下的军士却没那么好说话。

对那三人的态度越发恶劣,虽然没有动辄打骂,却分给他们最苦最累的活计。

再加上患有夜盲症,其中一人险些栽进砖瓦窑里,被火燎得头发都没了,倒是老实许多。

司菀这边干得如火如荼,月懿也没有闲着。

她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太后。

寿安宫。

太后整个人趴伏在地,不断打滚挣扎,若不是牙关死死咬住布巾,只怕早就痛叫出声。

嬷嬷看着短短数日便苍老了十几岁,精气神也愈发萎靡的太后,心疼得无以复加。

“娘娘,月懿公主又送了信来,让您召回太子。

太子身为储君,本就不该远离京城,以身涉险,奴婢觉得,您勒令他返京,既合乎情理,又是疼惜后辈慈爱之心,总比苦苦煎熬来得好。”

太后只觉得浑身力气仿佛被抽干了,瘫软如泥,过了好半晌,眼珠子才小幅度的转动。

“你说得对,哀家确实不该受这等苦楚。

早些时候,太子性情虽冷,却最是纯孝不过,不会忤逆尊长,可惜后来被司菀这个贱人所蛊惑,竟跑到边境威胁盟国。

要是再这么胡闹下去,大齐的脸面都快被他丢尽了!”

原本太后便对司菀心生芥蒂,如今遭受此等深入骨髓的折磨,更是将司菀视为罪魁。

要不是她,月懿根本不会被赶出京城,太子也不会对大月动武。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司菀酿成的恶果,如果司菀能从世界上消失,该有多好?

心里转过这种想法,太后眼神变得狠戾,凶光隐现。

“若哀家直接下旨,命太子归朝,只怕会再起风波,莫不如另辟蹊径。”

太后缓缓撑起身子,道。

嬷嬷有些不解,“奴婢愚钝,何谓另辟蹊径?”

“司菀迷了太子的心智,只要她返回京城,太子势必会一同折返。”

太后对自己的推断颇有信心,太子就是已经完全栽在妇人之手。

“娘娘,司菀应当也不会轻易折返吧?”嬷嬷问。

“女子更重感情,当初赵芳娘同司长钧和离,司菀可是抛下公府嫡女的身份,随母亲回了娘家,若不是她早就和太子眉来眼去,就算太师府再得势,表小姐照比公府千金的地位,仍逊色不少。

她敬重母亲,爱惜母亲,更舍不得赵芳娘吃半点苦楚。

才会壮士断腕,不顾漫天的骂名,果断抛弃秦国公府的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