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凤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5章 帐中密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很快,卸下岗哨任务的嵬名承景和嵬名承训也快步追了上来。

兄弟三人站在一起,同样的悲愤,同样的屈辱,写在年轻却已承受太多风霜的脸上。

家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存亡,此刻紧紧捆绑在一起。

“王叔!”嵬名承训声音急促,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和不甘,“难道真就这么算了?我们手里还有宫帐军、六班直、质子军,都是精锐!只要您一声令下……”

“三弟!慎言!”嵬名承景立刻打断了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风雪弥漫的回廊,“隔墙有耳!此刻离宫内,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们!”

嵬名承训恨恨地跺了跺脚,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只是胸口剧烈起伏,呼出的白气瞬间被风吹散。

嵬名安惠看着眼前三个年轻人,儿子承庆,兄长察哥的次子承景、三子承训。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经历过风浪后的坚定和不容置疑的威严:“都给我记住今日!记住这份刻骨铭心的耻辱!记住兴庆府是如何陷落的!记住你们的父亲和大哥是怎么在灵州战死殉国的!”

“但更要记住,我们嵬名氏首先是西夏的皇族,是陛下的臣子和护卫!匹夫之怒,除了赔上全族性命,葬送这最后一点复兴的火种,还能换来什么?”

他伸出手,重重地按在离他最近的承景和承训肩上,目光依次扫过他们年轻而充满愤恨与迷茫的脸庞。

“尤其是你们二人,身负护卫陛下的重任,此刻更需冷静、忍耐!活着,握紧手中的刀,保住嵬名家的血脉和忠烈之名,比什么都重要!”

“你们一定要牢牢掌握住六班直和质子军,确保陛下绝对安全,确保离宫不乱!这才是我们现在最该做的事!”

“活下去,握紧刀把子,比逞一时之快重要千倍万倍!”

风雪更紧了,几乎要将人冻僵。

仇恨与责任,忠诚与生存,叔侄四人的身影立在离宫空旷的露台上,如同四尊冰冷的雕像,与这贺兰山的严冬融为一体。

此后的日子,贺兰山离宫成了西夏事实上的政治中心,但气氛日益压抑诡谲。

李乾顺困守于此,面对疆土日蹙、投降派势力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渗透和施压的局面,忧愤交加,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他虽尝试联络漠北部落,整训残军,但在人心涣散、资源匮乏的现实下,努力大多徒劳无功。

而兴庆府方面,以濮王、舒王为首的投降派不断传信过来,“劝和”、“共襄盛举”,这些消息如同慢性毒药,日夜侵蚀着李乾顺的身心。

与此同时,离宫内的权力格局也在悄然变化。

嵬名安惠父子与侄儿承景、承训,则全力整训离宫防务,牢牢地控制着卫戍军、御围内六班直和质子军等核心武装。

他们与离宫内的主和势力虽未公开决裂,但已是泾渭分明,相互提防。

期间,濮王和舒王曾数次派遣密使,试图以高官厚禄游说嵬名安惠,均被他严词拒绝,怒斥驱逐。

西夏大德三年冬,困守孤宫、忧惧交加的西夏皇帝李乾顺,这位曾经也试图有所作为的君主,终于在贺兰山离宫郁郁而终。

年仅七岁的太子李仁孝在灵前继位,尊母后曹贤妃为皇太后,临朝摄政。

曹太后对强大的西军充满畏惧,加之其本为汉人,本就亲信那些汉臣,而主和派又以这些汉臣为主,因此,主和派迅速占了上风。

幼主登基,太后摄政,主和派完全掌控了离宫朝局。

对嵬名安惠等手握兵权、态度强硬的主战派将领的猜忌、排挤和打压日益明显。

太后甚至在投降派的怂恿下,开始尝试以明升暗降、分权制衡等方式,逐步削弱嵬名家族掌握的兵权。

形势已到了岌岌可危、图穷匕见的时刻。继续留下,不仅主战意见得不到采纳,更有杀身灭族之祸;而起兵反抗,则必然导致离宫内乱,加速西夏的覆灭,且将背负叛臣的万世骂名。

嵬名安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

一个风雪呼啸的深夜,离宫卫戍军大营,主帅帐内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孤寂与决绝。

嵬名安惠秘密召来了儿子承庆、侄儿承景、承训。

炭火盆映照着四张凝重、疲惫却异常坚毅的脸庞。

帐内寂静无声,只有外面风雪的呜咽和炭火的噼啪。

嵬名安惠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三个他最信任的嵬名氏下一代中最出色的子弟,声音低沉:“太后心意已决,欲行彻底投降之事。诏书恐怕不日即下。我嵬名一门,手握兵权,又素来主战不屈,早已成为他们向新主子邀功请赏的最大障碍。”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楚,“若顺从,跪迎那道亡国之诏,我等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有何面目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同袍……”

“若起兵清君侧……则是挟幼主、祸乱宫闱,陷国家于最后的内乱,徒使亲者痛仇者快,我等亦将成千古罪人……进退皆是无路!”

“难道就束手就擒,任人宰割?”嵬名承训猛地抬头,眼中凶光毕露,手按刀柄,“王叔!和他们拼了!”

嵬名承景相对沉稳,但紧皱的眉头也显示了他内心的激烈挣扎:“王叔,留下,确是死路一条,且于国无补。而起兵……则西夏顷刻分崩离析,正中敌人下怀。这……这实是死局啊!”

嵬名承庆看着父亲,眼中灵光一闪:“爹,为今之计,是不是……只剩下一条路了?走?”

嵬名安惠重重一掌拍在案几上的一张粗糙的西北疆域图上,手指坚定地指向西方那片广袤而未知的区域:“不错!走!跳出这必死之局!我们向西走!去投奔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当年破国西去,与我等同病相怜。此乃一代雄主,或可收容。”

“我们带走所有愿意誓死相随的忠勇将士,为大夏,也为嵬名氏,留一点骨血,存一颗复国的种子!”

“此非畏战潜逃,乃是绝地求生,是迂回,是等待!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堂堂正正地回来!”

这个决定意味着放弃现有的一切地位、荣华,踏上一条充满艰险、前途未卜的流亡之路。

但在当前这毫无希望的绝境下,这已是唯一能同时保全忠义名节、家族血脉和未来复仇希望的道路。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即,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一种悲壮的决绝弥漫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