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指挥使似乎很喜欢小宝宝,眼神充满关爱,还轻轻的逗弄了两下,之后抱着小宝宝来到白清梦的身前。
口中道:“好孩子,去你娘那,你娘为了你,可是遭了不少罪。”
说着她将小宝宝小心的放在白清梦身边,看向白清梦的目光也满是笑意。
白清梦道:“多谢朱雀大人,在临安时,便多亏朱雀大人,夫君才得以完成乡试,清梦原想登门致谢,但碍于朱雀大人职务在身……”
“无妨!”
朱雀指挥使笑笑道,“本官只是秉公办案,什么也没做,倒是你和林家丫头,要不是你们,景朝今天也不会多一个能干的状元郎。”
说着她转头看向一旁的许夜,眼神很古怪。
让许夜都有些莫名其妙。
苏七七嘿嘿道:“师父,还有我的功劳呢!”
朱雀指挥使闻言呵了一声,骂道:“不害臊!都快嫁人的人了,还咋咋呼呼的,以后跟着老大……跟着你大姐学……”
林采薇掩嘴一笑,随即向着许夜道:“夫君,快给宝宝取个名字吧!”
“对!姑爷,快取名字!”
几个小妮子都来劲了,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
许夜笑了笑,道:“可惜,岳母大人不在,不然可以让岳母大人来取,宝宝姓白,就叫……”
他话还没说完,白清梦便打断道:“夫君不可!”
许夜不解的看向自家娘子。
白清梦继续道:“这是我们第一个孩子,必须跟夫君姓。”
许夜想说:娘子,夫君真不介意的,一个姓而已,都二十一世纪了,谁还在乎这玩意。
但白清梦坚持。
林采薇也道:“夫君,大姐说得对,这是咱们家第一个孩子,必须跟夫君姓。”
苏七七附和道:“要姓白,以后多生几个便是。”
许夜无奈,最终只得点了点头,“那行吧!”
说着他想了想,又道:“虽然岳母大人不在,但和岳母大人的约定,夫君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第一个孩子姓许,第二个姓白,至于孩子的名字,就叫许诺吧!”
“算是提醒夫君,记得当初的诺言,也希望宝宝将来能够做个守信重诺的人。”
“字,就取行之吧!光守信重诺还不够,还要付诸行动。”
“……”
“许诺?字行之?这个名字太好听了。”
“小诺诺!”
几个小妮子纷纷赞叹不已。
林大才女也不禁赞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许诺,许行之,好听,寓意也好。”
说着她又嘿嘿一笑,向着许夜道:“不过夫君,字是成年礼再取的。”
许夜憨憨笑了笑,“是嘛!夫君忘了,无所谓,先留着呗!”
白清梦明显也很喜欢这个名字,看着身边的宝宝眼里满是宠溺,口中呢喃着:“许诺,许行之……”
另一边,老太君同样在呢喃着,“守信重诺!好!好啊!”
她看似有些激动,眼角都有些湿润。
朱雀指挥使眼眸也微微闪动。
……
因为宝宝的出生,偌大的许府显得更加热闹,欢声一片。
许夜特意告了几天假,专程陪漂亮娘子,反正新区已经步入正轨,还有大舅哥看着,没什么事。
沧州这边也在按部就班,何况手底下那么多人,真有什么事,自然会来汇报。
没有什么是比娘子和宝宝更重要的。
许府下面各大铺子的伙计们,这几天也乐疯了,因为两位夫人又发红包了,前不久姑爷升官,两位夫人被敕封诰命,已经拿过几封大红包了,如今小少爷出生,红包喜糖拿到手软。
除此之外,两位夫人还特别设宴。
不!确切的说,很快就是三位夫人了。
不少伙计都在等着下一次派发红包,三夫人进门,一旦如此,那可不得了,三夫人乃越王郡主,这段时间消息满天飞,如今大夫人坐月子,都是二夫人和越王郡主出面。
这个三夫人还跑得了?红包不过是时间问题。
相比伙计们的振奋,这几天前来许府道贺的达官贵人也不知多少。
开玩笑,状元郎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当红炸子鸡,各路巴结交好的人员不知多少。
商人就不用说了,托状元郎的福,不少人在新区和沧州都投入了不少,尤其是新区,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营,但已经火的一塌糊涂,每天都人满为患,一旦正式运营,必然赚的盆满钵满。
沧州那边也一样,两国互通商贸,已经让不少商人尝到甜头,这些人都指望跟着状元郎继续搞钱,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朝堂上的官员也不例外,短短时间,状元郎便官居四品,将来怕是要位极人臣的,谁敢怠慢。
故而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府上的下人们都忙的不可开交,更别说林采薇和苏七七。
好在三女早就统一阵线,来道贺可以,但礼物一概不收,家里不缺钱,不能让夫君落人话柄。
有部分推脱不了的,林大才女就直接让好闺蜜出面。
越王郡主往那一站,说不收就不收,你想害我家夫君不成,来人便只得讪讪离去。
相比许府的热闹,曾府门前便显得有些冷清了,不时有人路过还不忘嘀咕几句。
无它!因为状元郎的如日中天,让曾府成了笑话。
毕竟吏部大人抛妻弃子的传闻早就传遍,而如今,状元郎却步步高升,对曾府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尤其是这次状元郎出使回归,以及和越王郡主的事传开,一切变得更加不一样。
曾夫人脸色都很是难看,眼中透着不甘。
她身旁的曾泰更不用说,看着院子里正在忙着装车,准备礼物的妹妹曾柔,满脸不忿,“娘,难道你真由着妹妹去看那个杂种?”
曾夫人冷着脸道:“你以为娘愿意?但凡你有点出息,娘至于嘛?”
曾泰明显不甘,“娘!”
曾夫人喝道:“够了!你妹妹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轮不到你操心,有时间多去书房看看书……”
同一个屋檐下,另一侧的书房,曾布正看着这一切,脸色有些阴沉。
这时,一名下人走了过来,“老爷,临安那边查到线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