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碗鸭血粉丝并不算礼贤下士。而是了解民间疾苦。
“力夫”的菜肴,鸡鸭杂碎都是工业生产中的下脚料。里面肉质很脆。是泡烧碱后才有的结果。当然还加入了味精和盐进行了腌制。
当随行人对宣冲介绍建邺的繁华生活,宣冲目光则是凝视两岸连绵不绝的力工住宅区,红砖的楼房,密密麻麻连绵不绝!
宣冲心里默念:这么个规模的红砖民用建筑群,意味着砖窑数量超乎想象;而砖窑数量,又可以决定炼钢厂的规模。
在东图,民间认为江南的繁华是蒸汽机众多。其实不然,蒸汽机固然是生产力的倍增器,能将基础生产力增加到二十倍;但是其阈值门槛是:必须要组织起传统十倍家庭的人力规模才能操作蒸汽机。
推崇工业时,其实人也是一种资源!一百年前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传统旧官府管理建邺的上限在十几万户左右,大于这个上限就难以管理。
目前为止,现汉的西北,东图这样的边疆区都还延续着旧式样管理。
而当电报出现,蒸汽机推动,棉布,印刷机开始经济和思想上全面向下控制;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了。建邺最新的普查中,丁口直接突破了一千万。
工业进步让农耕文明彻底碾压了游牧民族,同时南方诸省份的实力,也彻底强过北方!
宣冲打开了船上报纸,这是一个月前的旧报纸,充斥着各种狂悖之言。稍微一翻,放在清廷都是够上文字狱大案的。
在上面,某建邺的学者是这么鼓吹的:“华夏几千年以来,帝都选址一再变化。先是长安,而后是洛阳,再然后是燕京和建康。分别对应的是关中平原,璜河南部,璜河北部,江南。帝王之气向东南转移,这是天命!”
宣冲顿了顿,看了一眼这么会来事报纸的名称,哦,叫做江南行省报。
这个江南行省是开国时期太祖所确定的编制,分为江南左路和右路;但是最后帝系转移,迁都燕京后,就不再承认了。这个行省被划分成了三个省份,其中松江府还被分割出来。
这么个堂而皇之戏谑北边帝都的地方报纸,已经开办了十年之久了。
…其心昭然…
船舶北上,入江,进入了繁华中心。江面上跑着万吨级别货轮,路过的城市码头上,甚至有蒸汽动力的黑色起重机在吊装货物。
这一切,比起东图那疙瘩要进步至少四十年的样子。
这里的四十年,是宣冲按照前世工业发展进行换算。
按照这个时代的经济模式,可能七八十年都不止。而其他地方想要赶上江南区域,除非出现大灾变,导致大量人口外逃。否则的话,江南就永远是东亚区域的第一名。
目前寰宇之下,也就欧罗巴莱茵河、塞纳河流域,有潜力和江南竞争。欧洲西北平原区域要人口有人口,要水网有水网,河道是南北向,不和东西方铁路产生经济竞争,铁路经济效益好,这是发展工业一等一的天选之地。
事实也如此,欧罗巴现在已经是西边小半个世界中心。
当然欧罗巴那地方有一个要命毛病,那就是西边的那个岛国太近了,对塞纳河流域是有军事威胁,莱茵河区域又和塞纳河区域有文化冲突,这就使得西欧这块发展工业天选之地,相当于三国时期的南北分裂。
现汉所有军事分析专家都认为:欧罗巴菁华地带蕴含的军事冲突风险,虽然表面上用诸多和约所掩盖住了问题。但是“和约”这种东西,用现汉说法就是一张纸。两国各自维持着几十万的本土兵团,守护“合约”。
而江南区域,无论是北方的中原大平原,还是南边的岭越区域,都海清河晏。
现汉内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断然没有战争风险。
就在宣冲感慨江南人力充沛时。江阴码头上,上千名工人在炎炎夏日中劳作。
传送带不停地滚动,不断输送货物,但传送带上偶尔有不稳定,需要工人用铁锹偏转一下货物。
宣冲沉默,这工作可挣得可辛苦了。
相对于北边的一系列港口,这里港口的运输是半自动化,有传送带,有集装箱,看似节省人力,但是并不是为劳工们节省,而是为商绅们的支出节省。
随着“单位运货量所需的人力”下降,“港口单位时间吞吐量”同步增加。
所以码头岗位上工人其实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反而由于手脚要跟得上传送带,精神上更加紧绷了。
炎日中,有人倒了下去,很快被拖到了一边;但中暑的人并没有被拖到凉亭内,而是被送到江边浇了一桶凉水。
宣冲皱眉,心里暗道:“中暑不应当这么冷激,应该在树荫下慢慢缓。”
然而刚刚这么想,宣冲就通过导音线条,听到了浇水的监工那不近人情的训斥:“你这杀才,莫装死!醒了吗,你丢工了,今天不算你工钱,你要是这个月再丢一次,那就走!你不干有人干!”
宣冲听到这话,有些应激地哈气,坐在船头上,不禁抬手指着1200米外的码头,语无伦次:“这,这?”
然而看到那位工人求饶保证:“刚刚只是不小心晕了头,下次不会了。”
宣冲咬了咬牙,开始理解这个时代的辛酸。——现汉继承了数千年的发展,有着一套完整的治理学,让这块大地上的血气汉子憋住一口气,弯着腰承受负重。
但是宣冲耐不住这口气,那个监工准备回到自己的冰块房间,但是绕过一个集装箱,突然集装箱冒出一股力道把他吸纳进去,这个集装箱随后封锁住,在烈日下暴晒,里面的温度和烤箱一样。
半个小时后,这货晕厥后,宣冲在船靠岸时,才把集装箱给打开;五分钟后,这个中暑的监工被发现了。一旁工人把他抬出去了。
然而宣冲做完后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不该滥用能力。处于现在这个位置,就没有责任吗?
…吾日三省吾身…
建邺城内,宽阔的道路上,无轨电车沿着马路主干道行驶。即一辆公交车,头上有一个天线,连接电路。
宣冲仔细的看着这个。这玩意可是个稀罕物;在前世,只有南京浦海这样的大城市存在过。不是说这玩意代表什么潮流技术,而恰恰是在后续内燃机车成熟后,这玩意就一无是处了。只有那些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发达过的城市,预留这种早工业时代的圣遗物。
东图城内的货运还是煤气卡车,而人们出行要么是自行车,要么是人力黄包车。
就在宣冲准备寻找公交站台的时候,则是被刘源玲拽了回来,不一会,十六辆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停下来,将自己接了过来。
一路上绿化带快速闪过,隔着玻璃,宣冲用力矩扫视城市,至少自己所在的这个位置上,这个城市没有摩天大楼,但是样貌已经非常现代了。
颇有些民国剧中,南京上海的模样。
…然而接下来从近代穿梭到未来…
很快车队转入了一条地下隧道。走着走着,就偏离了主隧道。在深入看似正常的山洞地道五公里后,隧道侧面原本看似山壁地方,原来是一层匹配岩石色彩的布匹。
布匹里面金属闸门打开,车队进入了一条常人不曾知晓的地下通道。
陪同而来的刘源玲在进入隧道后介绍道:这就是“麟巢”,这里的科技要比外界先进两个代次。
宣冲瞅了瞅隧道内每隔三十米布置的监控摄像头,顿了顿,不断点头。
宣冲通过力矩不断衍伸,不断探索这个地下隧道,抵达了地下中心;然后根据量角器换算,确定终点是在地下五公里处。
宣冲一路上还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例如在通道侧面,宣冲发现了一个盾构机!没错,就是二十一世纪第三代盾构机类型的。
刘源玲似乎是感应到宣冲目光,同步解说:这是钻探的设备。——她清楚刘浩行的老家东图,需要这些设备。
然而宣冲对着隧道中巡查的机械狗问道:“这儿都是未来物?”机械狗头部的传感器正在不断转动
刘源玲神秘地笑了笑:“这个地下基地内,一共六千人,大部分人都是研究未来设备的制造的。”
宣冲抓住了重点,询问道:“这些研究员很确信自己研究的就是未来技术?”
刘源玲:麟主大人能够看到未来,抵达未来,兑换未来。
然而说到这,她反应过来!这个刘浩行是第一次进来,怎么看到这些产物的时候,好像并不惊讶,反倒是目光中闪烁着“亲切”?
这边宣冲凝视着轻轨轨道,看到了熟悉的标志“中铁承建”。宣冲:“不是未来,而是从别的时空拿的吧?”
…科技挂…
一个小时的地下隧道穿行后,宣冲来到地下基地,穿过拱门进入地铁车站,来到一个大厅中。
宣冲抬头,可以看到周围布设的滑轨上,机器人正在用机械手更换垃圾桶;当然侧面还有一个个窗口,根据先前的情况,自己可以猜测里面是某些自动化设备。
不一会儿,在基地内又进来了四十八个人,宣冲微微一顿,则是发觉他们是修武者。身上骨架非常周正。
从他们话语中可以了解到,今天集合是来领取“功力”数值的。宣冲微微感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场能”,与自己见到的悬浮飞艇隐身时散发的场能类似。
当然这些青年们与宣冲身上内劲不同,他们身上的内劲颇有些“异状”,似乎干扰了新陈代谢。
这帮青年们身高普遍在一米七八左右,体重在六十五公斤,但每日却要消耗六千大卡的食物!如果运功,体温会瞬间飙升到五十摄氏度。而恰恰真气外放,会将大量的体温导出。
这些内修有成青年,手足之间都散发着雄浑的内力。
相较之,宣冲身上内劲目前都是很温和,随着自己这半个月控制,真气非常稳定地沿固定周天线路平静运转,日常压根不干涉身上代谢。
当然在宣冲用脑思考的时候,真气会让脂肪快速消耗,以至于身上过热。
宣冲不清楚自己的内劲和这些少年们内劲有什么区别,实际上这区别大了。宣冲这样返璞归真,收发自如,属于先天。
当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后,宣冲也运转起来身上真气,以便于合群。
修武者运转真气时会散发出独特磁场,和其他人的气场交感。
当然宣冲吐纳的真气,看不出任何门派的功法特性,这引起了其他人好奇。
这些宗门弟子相互之间感应到各自真气,随后抱拳相互询问。宣冲自我介绍了一下:“我叫做宣冲,我们来这是何等事?”
这一句话,让进入此处的众多武修面面相觑,眼神中仿佛是“你这人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招到这来的?”
一位神秀俊朗的少年:“在下陆长丰,阁下是否也是来参加“械装”配套的?”
械装配套?宣冲带着疑惑。
就在宣冲想要多问一句时,从正中央的特殊大门中进来了两个人。而随着大门打开,这些宗门弟子就如同见了长辈一样。
其中一人就是那个自称“艺术生”的秦天依。至于另一位是身材魁梧,身高足足两米的男性。
“这是,星奏者,我们退让一下。”先前和自己对话的陆长丰提醒宣冲注意。
宣冲则是用力矩丝线传音与他:“什么星奏者?(同步用力矩丝线在他周围完成了音量消除。)”
陆长丰诧异的瞅了宣冲一眼:“他们是这里的麒麟种,你来这里不知道吗?“
宣冲尴尬,想说啥的时候,顿时身边传来天依的声音:”为什么,不来问问我呢?“
陆长丰脸色一变,他是清楚天依的可怕,他反思了一下自己,是没有说出什么忌口的话;但是没想到,天依还是把音量送过来了,他对着宣冲挤眉弄眼,要求宣冲别说什么。
当年就是有人悄悄议论天依的隐秘,结果刚议论一小会嘴碎者戛然而止,其全身被音波刺的生疼!甚至耳膜结构都受到了损伤,不得不进行了修复。
当然能让秦天依下手,显然是议论话题不那么的友善。
秦天依的行为是根据这个世界礼法规则做事,所在位置是不能亵渎的。她是如同涌泉一样释放正面情绪,但是仅对于“干正事情”的人释放;对于不干正事的人,会切换到冷落冰山。
而宣冲这边则是很诧异:自己明明已经阻断了所有空间传播,怎么还被她听到了。
宣冲瞅着她,在密集力矩感知中,音波在她身边形成诡异的环状震荡层。
天依解释道:“声音不仅仅是经典物理学中介质震动传播理论,在震波能量传导过程中,还牵涉量子效应(万物都有量子效应,光合作用有效应,流体力学也有。就如同牛顿定理一样,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发生)”
天依看到了宣冲好像不懂这个物理常识,遂了然。而后叙述到:“你所在这个空间中只要产生声音,我都能知道。甚至连星空中太阳风的声音,我也能听到。二十五世纪后,人们是通过这个原理“听”宇宙中各个恒星发出的声音。”
一旁的陆长丰看到星奏者在和宣冲温和讲话后,则立刻明白,独自退去。
这个世道,武道真气只是个人修持,但龙种却是受命于天的。
宣冲这边很好奇的感知天依身旁的音波,正在试图总结波函数公式!
…体育生…
就在宣冲和天依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时,一旁另一个人则是自来熟的对宣冲说道:“哦,我们都姓刘,嗯,你叫我大洋就好。我是体育生。”
在一旁,天依听到徐希(刘大洋在维校中名字)自爆自己是“体育生”,略微摇了摇头。
因为先前她说自己是艺术生的时候,显然发觉到宣冲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天依推测宣冲是第三红朝中“重启竞争性教育时的精英”。
宣冲显然是“数理”体系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在某些个技术高度竞争的时代中,有着“补天裂”的傲骨。
或许宣冲面对其他人并不表现这种“傲气”,但是在面对自己(天依)时太明显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她嘴角抽搐。
宣冲听到了这位自称是体育生的同学后,微微一怔。
然后仿佛是确定这货壮实的身板后,宣冲非常热情的招呼道:“嗯,都姓刘,我叫刘浩行,第一次来着,很多东西不懂,您能给我介绍介绍吗?”
徐希:“那是自然,我们都是同学。”
宣冲几句话下来对徐希,恨不得直接拜把子,且吹捧道:“万一哪天我落入火场,还指望兄弟拉自己一把。”
这边宣冲很快和徐希熟络。徐希很大方的交代出了,自己现在就觉醒的金手指叫做“人体建模”。
他以自己为基础模版,可以获得大量身体数据,然后自己将这些数据能够直接加载在其他目标上!
宣冲:“可以粗暴的理解成直接给别人加点,加敏捷,体力,力量;话说智力也能加,运动记忆也是一种“数据”。来这里领取功力,其实都是来他这领取“属性点”的。”
宣冲思索了一下,也把自己的穿越情况交代了一下,即直尺,量角器,圆规,可以规划力矩。
刘大洋凝视宣冲,更进一步自我介绍:“那个,我在学校的名字叫做徐希。”
宣冲顿了顿,立刻回应道:“我在学校的名字叫做宣冲。”
秦天依张了张嘴,发现没人问她。遂悻悻然。
男人之间的两三句话,涉及到自己专业后,很快就能察觉到能否“一起搞事情”。
这边的秦天依冷冷地瞅着那边两个人,然后随后听到一旁的武道修士们在相互之间用传音术窃窃私语,遂转头不耐说道:“你们且呆在这里。”
而后直接跟在了宣冲和徐希两人后面。
这些在一旁等待领取功力的少侠们,则是颇为敬畏地看着宣冲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