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谍影护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5章 金殿惊变虎符迷局与反臣谋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金銮殿内兽首香炉青烟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剑拔弩张的寒意。李轩与梁海涛将梨花庄血案物证呈于御案,泛黄的供状上血手印尚未完全干涸。忽有信使踉跄而入,玄色披风上的雪粒簌簌落在金砖地面:“陛下!吴海涛于镇江歃血称王,斩尽催符使臣,更扬言‘旬月内踏碎九重宫阙’!”

皇帝猛然起身,腰间玉带硌得龙椅发出刺耳声响:“果然反了!卿等以为如何?”梁海涛跪地时蟒纹补服纹丝不动,声如寒铁:“请陛下按兵束甲。吴海涛十万铁骑屯于近郊,我朝无兵可调。唯有等白啸天自边关传回藩王动向,再...”

“臣愿为先锋!”李轩甲胄相撞如鸣金,“流亡时结交的江湖义士,可成奇兵迟滞叛军。”皇帝摩挲着案头伪造的圣旨,目光突然转向梁海涛:“这笔迹...能同时接触玉玺之人,除了皇后...”

“西宫熹娘娘正是吴冯之女。”梁海涛接得极快,“梨花庄冤案、赵家灭门,恐皆是这父女的手笔。”皇帝将圣旨狠狠拍在案上:“朕要吴冯心服口服!既要坐实谋逆,更要让他自投罗网!”

恰在此时,内侍尖细的嗓音刺破凝滞的空气:“吴冯求见!”皇帝眼神一凛,李轩等人瞬间隐入蟠龙屏风后。

朱漆宫门吱呀洞开,吴冯蟒袍玉带踏雪而来,伏地时金丝滚边的袖口擦过金砖,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臣恭请陛下收回十万铁骑虎符。”他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如今天下大乱,正阳关危在旦夕,臣岂敢因私废公?”

皇帝指尖抚过虎符上凸起的螭纹,忽然轻笑出声:“吴爱卿转性倒快。三日前还推说‘边军调动兹事体大’,今日怎如此痛快?”话音未落,吴冯已重重叩首,额头撞在地面发出闷响:“臣万死!前日愚钝,如今方知陛下高瞻远瞩。”

“高瞻远瞩?”皇帝突然将虎符掼在吴冯身前,虎符与金砖相撞的脆响惊得廊下侍卫握刀的手微微发抖,“若朕即刻挥师正阳关,你那些与藩王往来的密信,该如何解释?”

吴冯喉结剧烈滚动,面上却挤出苦笑:“陛下明察!定是奸人伪造...”“伪造?”皇帝突然俯身,龙袍上的金线绣龙几乎要压到吴冯鼻尖,“那梨花庄的冤魂,赵家满门的血,也是伪造?”

吴冯额角青筋暴起,冷汗浸透了蟒袍领口。他死死咬住后槽牙,心中却在冷笑:任你舌绽莲花又如何?等我儿百万雄师压境,这虎符不过是你最后的陪葬品!面上却突然涕泪横流:“臣对天起誓,绝无二心!”

屏风后的李轩握剑的手几乎要刺破掌心,梁海涛却微微摇头——只见皇帝忽然直起身子,漫不经心地掸了掸龙袍:“起来吧。既是忠心,便随朕一同守好这江山。”

吴冯起身时膝盖微微发颤,余光瞥见御案上未收起的梨花庄案卷,后颈顿时泛起细密的寒意。待他退出殿外,朔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竟比金銮殿内的威压更令人窒息。

此时梁海涛上前半步,压低声音:“陛下,吴冯虽交兵符,必有后招。臣请暗中调集京畿守备,佯装将主力调往正阳关,诱其提前动手。李大人的江湖义士可埋伏于叛军粮道,断其补给。”皇帝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寒光:“就依卿所言。传令下去,明日早朝便议出兵正阳关之事。”

殿外风雪渐急,却无人注意到角落里有只信鸽扑棱棱飞起,朝着镇江方向疾掠而去。

预知后事如何下回解释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