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加工加点收了一个月,终于全部收完了。
丁一村有专门的晒场,反复压实地面,打扫干净。这样把稻谷晒上去也不会有太大多的泥土。
而且就算混有泥土也不怕,最后晒好装袋的时候都是用风车筛过才能装袋了的。
毕竟这些稻谷还要交税,要是有点泥土混进去了,官府可是不这么好说话的。
家家户户都在晒稻,空气中都弥漫着稻香味。
收稻子的这段时间,沈青舟也回来了。
袁夫子说的,农忙下的干活才能有更好的体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袁夫子和其他的读书人果然不一样,其他的读书人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哪里还会亲自下来干这些粗活。
可据沈青舟所说,袁夫子平日里还会带着他们去地里种菜的。在夫子家吃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种出来的。
沈青舟放假回来后,袁夫子也是要收自个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的。
齐霄南当晚知道了这个事情,第二天一早带着赵有粮和林三全先去帮忙了。
半个月的时间,天天扑在田里,李文政彻底变成了一块黑炭。
晒得乌漆麻黑的,沈青舟照旧还是晒不黑,明明大家晒的时间都一样的。
两人站在一起,一黑一白,可喜庆了。
沈青舟说道:“文政,家里的事情现在也告一段落了,我给你找一个夫子吧。”
之前沈青云就想帮李文政找了,可惜在袁夫子之后,李文政以家里的活太忙了,给拒绝了。
现在襄城可不比之前了,因为新的一批稻谷出来了,各种商队络绎而至。
襄城的人气节节高升,在城令的治理下,百姓日子越过越好。也吸引了许多人来来定居。
襄城是偏僻了点,但是这土地多啊,只要能来就肯定能活的下去。
相对于其他的城池,襄城可真是好得太多了。
现在襄城就连酒楼都开了三家,生意蒸蒸日上
现在想找个夫子什么的,太容易了,还便宜。
但现在李文政又给拒绝了,“嫂嫂,我不想去找夫子,能不能给我找一个技艺的大师,如果能有农事大师更好了。”
沈青舟去上学的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收获。
他每次的探望都会花费半天,这半天都是在外边听袁夫子讲课。
连续听了几次,李文政发现这学堂并不合适自己。
他学不进去了,书上的文字对他来说能看得懂,但是结合在一起,他就不认识了。
或许是他愚钝,或许是他不合适,不管怎么样,李文政并不打算没苦硬吃。
学技术?农官?沈青云仔细了想了想,这也不乏是一条路。
学成之后回来继承家产也是很不错的,毕竟现在几百亩地,没点本事还真不好管理。
沈青云告诫说道:“你不觉得苦就好,毕竟世人都觉得读书人清高。”不管在什么时候,当下的人都会觉得读书人是高人一等的。
就连在后世,坐办公室的鄙视一线,一线鄙视在户外的,户外鄙视农民。
最底层的就是农民,甚至还有农民工这个贬义的词语。
李文政的这个想法,无疑是好好的高中不去读,专门去找中专上学了。
虽然现在的地位排序是还是士农工商,农还排在第二,可农是最辛苦,最赚不到钱的。
就看丁二村的王木匠比林村长一家条件更好,就能一目了然了。
同样的起跑位置,可这么久过去,林村长一家还是那样子。
王木匠却是慢慢攒下余钱了,这就是掌握一门手艺的区别。
诚然,沈青云也不会让李文政给饿死。等他成年到十八岁,沈青云会分给他一些资产,就此分家了。
沈青云可不想一直养着他,现在讲究十六岁成年,沈青云养到十八岁,已经是很好了。
当然,现在这些还在计划之中,沈青云把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
静待李文政的回复。
屋内安静了许久,李文政抬头坚定地说道:“婶婶,我想好了,还是选这条路。”
李文政不知道未来他后不后悔,但是现在他是不后悔的。
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这让他很欢喜。
他就喜欢研究地里的植物,喜欢扑在地里,当一个泥腿子。
“那行,我明天去看看,听说官府来了个农官,看下能不能把你塞进去里面当个学徒。”
李文政都打算好了,可能是要去找老一辈的人学习,没想到还能有这种收获。
他欣喜若狂。
打发走了李文政,沈青云也得把沈青舟送回学堂了。
毕竟人家袁夫子昨儿就亲自来家里请人了,不能在拖延了。
“舟哥儿,你收拾好了没有。”离家近不代表着能天天回家,住宿的日子不管怎么不是在家里。
放假虽然说要下地干活,可沈青舟却觉得很放松,要不是袁夫子亲自来请,他还想多住几天。
他有点纠结,不知道要带上哪套衣服。
有点闲钱了,城里也有布料铺开了,沈青云给家里人全都裁了两套夏衣。
有了这两套衣服,终于摆脱了一清色的麻衣。
一套天蓝色,一套青色,沈青舟甚是纠结。
“有什么好纠结的,两套全部带上不就好。”沈青云倚靠在门口说道。
“不行,要一套在家里,穿过去就旧了。”沈青舟可不舍得把这两套都带去,这可是好料子,带过去他就在读书日穿一穿。
要是做其他的他可舍不得。
沈青云看着沈青舟小脸蛋变来变去,始终下不了决定,就先不管他了。
没办法,布料铺是近期才开的,第一次穿上这么好的料子的衣服,就连齐霄南都不舍得怎么穿。
李文政更是天天穿回之前的麻衣,没什么重大日子可都不穿出来。
也就沈青云,当常衣穿了,不过沈青云还有之前杨依依送的布料子,衣服倒也没这么寒酸。
沈青云心想,还是得多定几回,等下回在余一点闲钱在定一次吧。
这布料可不便宜,一次性定太多沈青云也很心疼。
陆茂正在操办沈青舟去学堂带的东西,没什么都是一次菜,吃的。
因为袁夫子就三个人吃饭,听说来来做饭的妇人都是不过夜的。定时三餐,做好了就走。
陆茂也没选太容易坏的东西,大多数还是能放到久一点的。
比说,沈青云现在就在车上看了装车三分之的南瓜。
沈青云喊道:“陆茂,记得装两袋稻谷上车啊,要上好的米。”新鲜的稻谷,怎么能不孝敬老师呢。
在这个尊师重道的年代,沈青云很上份。
“备着呢,夫人,我这新做的辣椒酱,要不要给袁夫子带上一瓶啊。”陆茂举着一个小坛子问道。
这辣椒酱是他自个做的,味道不错,下饭。
就是有一点,非常辣,一点点就很辣。
家里除了李文政能拿来哐炫饭外,其他人只能尝那么一点点。
这个沈青云也拿不定主意,她回道:“就拿最小的一坛过去吧。”也不知道袁夫子能不能吃辣。
最小的一坛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坛子,装不了多少,吃不了也不会浪费。
安排了所有的东西,沈青舟也下定决定心了。
就选青色这一套,这套不显脏,在袁夫子那可没家里条件好。
太阳已经西下了,沈青舟一出来,沈青云就赶车往袁夫子家里去。
齐霄南最近都不在家,稻子收割完了,也就代表收税的时间到了。
这段时间他非常忙,已经连续半个月都不着家里,都睡在衙门里了。
“骡子,快点,回来给你吃好吃的。”沈青云催促道,出门时间就晚了,一会她回来可就天黑了。
乌漆麻黑的,骡子晚上可看不见。
有好吃的,骡子很听话。
四蹄生风,哒哒哒地跑起来。
留下身后的滚滚黄尘。
沈青云顺利地把沈青舟送到了袁夫子家,赶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赶赶回到家里。
齐霄南正在门口等她,天黑了,他有点担心。
如果沈青云还不回来,齐霄南就要沿着路举灯找过去了。
“你回来了,忙完了吗?”沈青云很欢喜,她可半个月没见到齐霄南了。
咋一下的分开,她还是有些不习惯。
齐霄南牵起了沈青云的手,往屋里走。“嗯,可以不用在衙门里留宿了。”
李文政很有眼色地把骡子给牵回去了。
齐霄南有点抱歉的说道:“抱歉,后面这段时间还得继续按时上值。”收税这个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
齐霄南必须得亲自盯着。
“嚯,没事。”沈青云不在意,毕竟正常上班才是常态,齐霄南之前那是不正常的。
半个月未见,沈青云攒了一堆话跟齐霄南说。
吃饭也没停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沈青云很高兴。
齐霄南拿出了一个木盒子,“这是道歉的礼物。”
沈青云眉眼舒开,没想到,齐霄南还准备了礼物。
她期待的打开了木盒,里面是一支精致的金钗,造工精致。
重点是这非常费钱,沈青云掂了掂,重重的,很称手。
她有点孤疑地看着齐霄南,该不会是藏私房钱了吧。
不过,她很满意,要是没有点私房钱也不能送起礼物。
沈青云当即就往头上别上。“好看不。”
“好看。”挑灯看美人,齐霄南觉得自己还没喝酒就已经醉了。
“娘子,近来累坏了吧,我们早点歇息。”
……
第二天中午,沈青云腰酸背痛地起床,真是禽兽啊!
沈青云磨着牙想,礼物还是收轻了,还是得把齐霄南的私房钱给要回来。
这男人,手里就不能留有余钱。
起来活动了下筋骨,沈青云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往铺子里去。
沈记铺子她现在已经请人了,还是熟人。
不过她时不时还是到铺子里面去看一看,查一下账。
“秀秀,今天生意怎么样。”沈青云请的是王秀秀,铺子里的事情可关系到钱财。
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请王秀秀知根知底。虽然和林婶子有过一些矛盾,但沈青云现在也没什么其他的人手。
只能慢慢找,杨依依建议她买一批奴仆,自个培养是最好的。
至于和她关系的最好的王丽娘,和林大柱被齐霄南要去了,看的正是城北的铺子。
那个铺子专门做歇脚,寄卖,存货的买卖,需要两人忙活。
这个铺子沈青云没怎么管,都是给齐霄南打理的。
城北是出城的最近的必经之路,那铺子生意比现在的杂货铺生意还好。
店名依旧挂着沈记铺子,铺子名声打开了,时不时也有人拿着东西来到城东这边的铺子来。
只要铺子里还有地方,沈青云来者不拒。
王秀秀和沈青云报告近期的状况,她建议道:“掌柜的,我们不是还有一个小铺子吗,要不那个铺子专门拿来放寄卖的东西吧。”
现在铺子里什么都有,乱七八糟的。
有的时候王秀秀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也不好管理。
沈青云看着这堆满架子铺子,发现确实是不行了。这万一被人浑水摸鱼,可就晚了。”
“嗯,一会就搬过去吧。”那个铺子没什么东西,沈青云都是拿来当仓库放到。
毕竟小了点,不过只单纯放寄卖的东西,还是能放到的。
“后面还来寄卖的客人,你就转到那边去。”
王秀秀点了点头,也不用沈青云安排,自个找人开始搬店铺了。
沈青云往秦府走去,这新开了一个铺子,她得去借一下人。
小红就很不错,作为杨依依的大丫鬟,借来十天半个月调教一下人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杨依依白了沈青云一眼,没声好气地说道:“就你小店铺,还要把我得力干将借去。”
沈青云笑了笑,“我这不也没法嘛,身边的人都还在培养。”沈青云倒是有一个人选,可还是嫩了点。
“不行,小红借不了给你,不过可把小红的徒弟借给你,一个寄卖的小铺子,怎么着也够了。”
对于杨依依言语中的鄙视,沈青云也没在意。没做寄卖这个生意之前,都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
可以说简直是无本买卖啊!城北的铺子大头都是从这来的。
“徒弟也行,不过得帮我教会人呐。”
“放心吧,只要你的人机灵一点,要是人不行,那也没办法。”
小红的徒弟叫小绿,看起来也非常能干的样子,沈青云很满意。
铺子里,王秀秀已经全部收拾好了,桌子架子全都放好了,只待开门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