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隔三差五就送来一点吃的喝的,慢慢地也和袁夫子熟悉了起来。
袁夫子瞥了一眼唐悟,唐悟唯恐不乱的模样稍稍收敛了些。
今天功课做得差不多了,袁夫子干脆收工了。
“老师,这是薯条,您试试。”沈青舟屁颠屁颠把盘子端了上来。
刚炸出来的薯条滚烫热乎着,这个时候吃起来,是最合适不过了。
袁夫子用筷子夹起了一根,“薯条?这叫法倒是新奇。”
“还行,就是有点费油,油炸出来的吧。”袁夫子点评了一番。
沈青云微微一笑,“什么都瞒不过您。”
唐悟吃了一根接着一根根本停不下来,饭菜好吃,哪里比得上零食。
在这只有纯天然炸晒干烘干的零嘴的年代,沈青云这薯条完全俘获了他的心。
他往嘴里塞着,嘴里含糊地说道:“好吃。”
这一盘薯条在沈青舟和唐悟的快速解决下,很快就见底了。
袁夫子严肃地说道:“好了,这薯条今天就吃到这里了。”他看向沈青云和齐霄南,“两位看也看过了,吃也吃过了,没什么事情就请回吧。”
他要送客了!
“告辞。”
……
唐悟的表现让沈青云觉得这薯条拿来卖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现在没有足够的原材料。
沈青云回去就把土豆根据有芽口进行切块,切好了用草木灰裹着。
李文政回来了,他并不住在城里,而是每天往返回家。
他也不是每天都去的,时不时还扑在他的实验田上。
家里专门划了一块地给他当实验田。
“文政,这是我新收到的作物,你回头安排种下去吧。”沈青云吩咐道。
李文政看这乌漆麻黑块状的东西,好奇地问道:“婶婶,这是什么玩意。”
“土豆,也叫地蛋,西北商队寻来的。我记得这个产量不错,但是种的过程中貌似还有很多问题,你要去观察下。”
沈青云端出一盘薯条,一碗水煮土豆,“看,这是新做的吃食。”
李文政分别尝了尝,惊讶地说道:“这水煮之后,饱腹感极强啊。”
“嗯,所以你得好好看下到底有些什么问题的,我记得好像会青头,空心。“沈青云说了一说,但是单纯的种土豆还是有其他的问题的,她记不起来了。
反正这事也急不得,慢慢来了。
……
田里的红薯已经完全成熟了,齐霄南问道:“这红薯也是存着吗,要不要卖给商队。”
这么多红薯,放着吃一年都吃不够的。
沈青云摇了摇头,“不,我们先加工成其他东西,在卖。”卖原料哪里有卖加工品来得方便。
价格也不一样。
丁一村周围最不缺的就是荒地,沈青云花费极小的代价就获得一片荒地的所属权。
……
丁一村水井旁。
“你听说了吗,沈青云要建作坊了。”
“是吗,在那里。”
“就在村子外面的荒地上,我听我公公说,都围起来了。”
徐珊“嘁”的一声,“学别人建作坊,学了个皮毛,竟然在荒地上建。”
众人并没有搭理徐珊,而是转向周大嫂,“你在沈青云家做工,有没有风声说要招工。”
“是啊,要是招工,这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一位大娘说道。
丁三娘眼神闪烁频频,她起身说道:“哎呀,不和你们聊了,回去了。”
她这一走,话题也就散了。
丁三娘回到家中,她那不成器的儿子躺在床上依旧还没起床。
“睡睡睡,一天到晚都在睡,老娘生了你还不如生块叉烧。”丁三娘骂骂咧咧的说道。
丁振伸了一下懒腰,丝毫不理会丁三娘的谩骂声,“哎哟,娘,快煮饭。”
“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赶紧给老娘起来。”丁三娘拿了条毛巾,使劲地往丁振身上砸去。
毛巾打脸虽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可那酸爽,谁砸谁知道啊。
”哎,娘,不是,你干嘛呀。”
丁振起身躲开丁三娘的袭击,站在桌子的另外一边。
“少废话,赶紧去洗洗,老娘给你找了个好差事。”
……
村子里有专门帮人家建房的,就是一个小工程队。
丁老头也在其中干活,抹墙,铺瓦,砌砖样样在行。还带出来几个徒弟。
沈青云和齐霄南来到了丁老头家。
“你们要建一个作坊?”丁老头激动了,这可是个大工程。
“没错,就是村子外面那片围起来的荒地。”
丁老头抽了一口冷气,这围起来的荒地面积可大得很,单靠他这几个人可是都吃不下。
他问道:“有没有工期要求。”
沈青云回道:“自然是有的,工期越快越好。”
“那老头子得多喊几个人来才行,这么大一片地,单靠老头子这些人时间会慢些。”
丁老头打发自己的小孙子去把丁灰喊来。
丁灰在丁二村,赶来的时间没有这么快。
在这等待的时间,丁老头和沈青云详细问了这作坊要怎么建。
沈青云打算全部用土墙建房,但是屋顶用瓦片,墙上抹灰。这样一来,建房的成本就极大减少。
土可以自己夯实,木料也可以直接去山里砍,唯一要出的就是人工和瓦片了。
虽然说土房会有点潮湿,但是瓦片不漏水就可以了。在旁边多开几个窗,屋内的取光也能得到改善。
更重要的是,抹上灰,这墙面就整齐了。也不怕掉泥渣子下来了。
丁灰来的时候正好赶来上了沈青云说规划的尾巴,“这样一来,我和丁老头就可以全部搞定了,不用在叫其他人。”
丁灰底下可是有十几号人,如果事情多还能在叫人。
“那行,我带你们去看看。”沈青云带着丁灰和丁老头往荒地去看,她这地方大,但是要晾晒的区域也大。
沈青云划分了两个区域,一个是外部的,只要把土夯平就可以了。一个是内部的,要在外面建个围墙围起来。
作坊几个房子反而是占据位置最小的一个。
转了一圈,丁老头心中有数了,他主动问道:“沈娘子,你这作坊建得这么大,要不要打个井。”
“不了,前面有个山泉口,我从那引水下来。”
沈青云选的也不是盲选的,这片地方有个山泉口,源源不断地出水。
她还打算在下面挖个池子蓄水,等水池的水多了起来,还能养鱼。
“好吧。”丁老头可惜地说道,他这找水位的技术可就发挥不出来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