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幕令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诡异的军事奇观。
平壤城下,围城月余、攻势最盛的大明唐王军团,在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即将破城的前一夜,竟一夜之间,拔营南下,撤走了所有的攻城器械,只留下一座空空如也的大营,和城头之上,目瞪口呆的朝鲜守军。
中路,已兵临朝鲜旧都开城的桂王大军,在接受了开城守将的投降之后,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挥师直取汉城,反而,将这座战略要地,完整地移交给了后续跟进的“朝鲜归义军”,随即,全军转向,向着遥远的、寒冷的北方,开始了急行军。
南路,刚刚用一场血腥的屠戮,彻底征服了全罗、忠清二道的潞王军团,也停止了他们那如同野火燎原般的攻势。那支充满了复仇戾气的军队,在潞王的严令之下,收拢了所有的部队,同样,掉头北上。
三支在过去三个月里,高歌猛进,从不同方向,对汉城,形成了半月形包围圈的大明王师,竟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所有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向着同一个、在地图上,都显得有些陌生的北方要塞——安州,全速集结。
这个消息,让汉城的朝鲜朝堂,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与短暂的狂喜之中。他们以为,是明军的后勤,出了问题;他们以为,是天命,再次眷顾了他们。
但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
……
一周之后,清川江畔,安州城下。
三路大军,共计十数万兵马,胜利会师。
唐王、桂王、潞王,三位身份尊贵、性格迥异的大明藩王,第一次,并肩,站立在了一起。
他们之间,有竞争,有比较,但在“后金十六万大军压境”的巨大压力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暂时被搁置。他们,必须,也只能,选择精诚合作。
随即,一场浩大的、以安州城为大本营,构建防御工事的工程,开始了。
在桂王朱常瀛,和他麾下那批精于算学的“博士”们的统一规划之下。十数万大军,与数万朝鲜归义军,开始了疯狂的、日夜不休的劳作。
一座以安州城为主堡,沿清川江北岸,绵延数十里的巨大营寨,拔地而起。
无数的壕沟,被挖开,引清川江水,灌入其中,形成了一道道宽阔的、泥泞的护城河。
无数的土垒与胸墙,拔地而起,上面,插满了削尖的、淬了毒的鹿角与密密麻麻的铁蒺藜。
数十座高大的箭塔与哨塔,如同巨人,矗立在防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而那上百门“神威大将军炮”,则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由巨石与夯土,构筑起来的、最为坚固的炮兵阵地之上。黑洞洞的炮口,如同一只只择人而噬的巨兽之眼,沉默地,凝视着北方。
整个清川江防线,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变成了一只浑身长满了尖刺的、狰狞的、钢铁刺猬!它,将是皇帝为后金的十六万铁骑,所准备的,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长城。
一切,准备就绪。
黄昏,三位大明藩王,并肩,站立在安州城的城楼之上。他们向北,眺望着那片平静的、在夕阳下,被染成金色的地平线。
他们的身后,是连绵数十里、灯火通明的军营,是磨刀霍霍的十几万大军。
他们知道,在那片平静的地平线之下,正有一股足以毁灭一切的钢铁洪流,向他们,奔涌而来。
----------------
在后金大汗皇太极的总动员令之下,整个辽东大地,都变成了一座高速运转且正在流血的巨大战争机器。
自盛京城外,十六万大军,正式开拔,向着南方的朝鲜,浩浩荡荡地碾压而去。这支庞大的军队,抽空了整个后金国所有能战的男丁,其规模,堪比当年决定国运的松锦之战。但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是主动出击的一方。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必胜的、旨在彻底歼灭大明禁卫军主力的国运决战。
然而,在这股看似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背后,是无数被压榨至极限的、正在呻吟的土地与人民。
大军行进的前方,是更为凶狠的“征粮队”。
辽东,一处汉人聚居的村庄。
一名后金的征粮官,一个牛录章京,带着数十名如狼似虎的八旗兵,踹开了村里唯一一座还算像样的青砖大院的门。
“把粮食,都交出来!”牛录章京马鞭一指,语气,不容置疑。
村里的里正,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巍巍地跪倒在地,哀求道:“大人,我们村,今年的税粮,早已足额上缴。剩下的,是全村老小,过冬的救命粮啊!求大人,给我们,留一条活路吧!”
“活路?”牛录章京冷笑一声,一脚,将老者踹翻在地,“大汗的军队,在前线,为你们拼命!你们,在后方,连口粮食,都舍不得出吗?这是为国尽忠!不是跟你们商量!”
他一挥手:“搜!一粒米,都不准留下!”
八旗兵们,立刻,如狼似虎地,冲进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他们砸开米缸,抢走最后那点可怜的存粮;他们闯入仓库,将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搬运一空。
一名年轻的汉子,因为试图,藏下半袋给孩子保命的黍米,而被一名八旗兵,毫不留情地,一刀,砍翻在地。温热的鲜血,浸染了那半袋金黄的黍米。
那名八旗兵,没有丝毫的怜悯。他擦了擦刀上的血,随即,又指着那汉子身边,一个年仅十五岁、吓得浑身发抖的弟弟,喝道:“你!还能动!跟我们走!大军,正缺辅兵!”
就这样,最后的余粮被抢走,最后的男丁被抓走。
这支所谓的“大汗的军队”,留给这座村庄的,只有绝望的哭喊,与一个注定要饿死人的、寒冷的冬天。
同样的一幕,在他们行军路线上的每一个角落,不断上演。
辽东大地,正在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