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只想安静地当具尸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4章 咸鱼的片酬与绿萝新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城小匠》的拍摄进入中段,陆子昂的戏份确实如刘导所说,变得零散起来。

有时三四天才有一场,有时连着两天都要去。

他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像打卡上班一样,到点去片场,拍完就回茶馆,中间甚至还能顺路买个菜。

剧组的人也完全接纳了他这种独特的“演员”,没人把他当大牌供着,也没人敢轻视他,相处模式更像是街坊邻里。

这天拍完一场修补匠在雨夜收工的戏,陆子昂换下湿漉漉的戏服,正准备开溜,被制片主任笑眯眯地拦住了:“陆老师,稍等一下,麻烦您签个字。”

递过来的是个薄薄的信封和一张领款单。陆子昂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片酬。他几乎都把这事给忘了。

他也没看具体数字,随手在领款单上签下“陆小乙”三个字,笔迹依旧歪歪扭扭。制片主任看着那签名,嘴角抽了抽,但也没说什么,客气地送他离开。

回到茶馆,宇文殇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一串串代码皱眉,见他回来,随口问:“今天拍得咋样?”

陆子昂把那个信封随手扔在柜台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就那样。”

宇文殇好奇地拿过信封,捏了捏厚度,挑眉:“哟,片酬?不少啊老陆!你这算是再就业成功了?”他打开信封,抽出里面薄薄一叠钞票,数了数,吹了声口哨,“可以啊!够你把剩下那几把破椅子都换成红木的了!”

陆子昂正在泡茶,头也没抬:“麻烦。”

“那你打算怎么花?存起来?还是……”宇文殇眼神暧昧地往窗外影视城的方向瞟了瞟,“改善下生活?”

陆子昂把泡好的茶倒进自己的搪瓷缸里,慢悠悠地说:“先把欠胡师傅的工钱结了。”

之前修屋顶、借工具,胡师傅都没收钱,只说以后请他多写几页“掌柜手记”就行。

“然后呢?”

“然后?”陆子昂喝了口热茶,感受着那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想了想,“给阿黄换个好点的狗窝,那薰衣草枕头都被它啃得差不多了。”

宇文殇:“……就这?”

“嗯。”陆子昂放下茶缸,走到窗边,看着那盆绿萝。

青陶盆里,除了原先那几片叶子,靠近土壤的地方,又冒出了几个米粒大小的嫩绿新芽,勃勃生机。

“再买点好土,给它换换。”

宇文殇看着他专注打量绿萝的侧影,摇了摇头,把钱放回信封,嘟囔道:“得,您这消费水平,跟您的演技成反比。”

片酬的事像颗小石子,在陆子昂心里没激起多大涟漪,却意外地让他在老街的“江湖地位”又微妙地提升了一点。

消息不知怎么传开的,街坊们看他的眼神,除了之前的探究和敬畏,又多了点“这孩子总算有点正经收入”的欣慰。

连李阿婆塞咸菜时都语重心长:“小昂啊,有钱了也别乱花,攒着娶媳妇是正经!”

陆子昂:“……”

平静日子没过两天,新的“麻烦”又找上门了。

这次不是资本,也不是剧组,而是一个自称是某时尚杂志编辑的年轻女人,穿着打扮十分前卫,与老旧的茶馆格格不入。

她是通过张明宇的关系摸过来的,想请陆子昂拍一组“反差感”大片,主题是“匠人之心与时尚碰撞”,想让陆子昂穿着高定西装,在他那满是工具的木工工作台前拍照。

陆子昂听完她的来意,只问了三个字:“多少钱?”

女编辑报了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陆子昂点点头,在她期待的目光中,指向门口:“出去。”

女编辑脸上的笑容僵住:“陆老师,您再考虑考虑?这对提升您的个人形象……”

“不考虑。”陆子昂拿起鸡毛掸子,开始掸柜台上的灰,动作不疾不徐,态度却毋庸置疑。

女编辑悻悻而去。宇文殇在一旁看得直乐:“老陆,你现在这拒绝人的风格,越来越有扫地僧的风范了,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陆子昂没理他,继续掸灰。他觉得,穿着束手束脚的西装去摆弄刨子凿子,比让他去演哭戏还难受。这钱,不赚也罢。

类似的邀请后面又来了几个,有想请他直播带货“匠人工具”的,有想请他参加“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论坛的,五花八门。

陆子昂一律用“没空”、“不会”、“不感兴趣”三连击打发走。

他发现自己对这种需要“表演”自我、消费“人设”的事情,有着本能的排斥。

他宁愿在片场那个特定的情境里,沉浸式地当一会儿修补匠,也不愿在现实生活中,把自己当成一个展品。

相比之下,还是胡师傅那边单纯的“写字”请求更让他舒心。他又给胡师傅写了几页“掌柜手记”,内容依旧是鸡毛蒜皮,字迹依旧狗爬。

胡师傅如获至宝,结算工钱时非要多给,被陆子昂按原价推了回去。

傍晚,陆子昂用片酬的一部分,买了个柔软厚实的新狗窝给阿黄,又去花鸟市场挑了一袋营养土。

回来时,夕阳正好。

他蹲在窗边,小心地把绿萝从旧盆里取出来,抖掉部分旧土,换上蓬松肥沃的新土,再重新栽进青陶盆里,浇透水。

做完这一切,他额角微微见汗,但看着那几颗嫩绿的新芽在更好的环境中舒展,心里有种奇异的满足感。

这感觉,不亚于修好一把椅子,或者拍好一条戏。

阿黄在新狗窝里满足地打了个滚,发出呜呜的撒娇声。

宇文殇还在跟代码较劲,键盘声噼里啪啦。

评书收音机里,单田芳的声音依旧铿锵。

陆子昂坐在修好的椅子上,端起搪瓷缸,喝了一口已经温掉的茶。

窗外,老街华灯初上。

片场的灯光和喧嚣仿佛已是另一个世界。

他还是那个茶馆老板陆子昂。

只是口袋里,多了几张票子。

窗台上,多了几颗新芽。

这样,就挺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