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太子巡访将作监,快刀斩乱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得到解决法子回到宫中的李世民,却并没有因此展露欢颜。

反而是面沉如水,指尖还一下下的敲击着御案。

那声音不大,却如同重锤般敲在下方将作监少监的心上。

少监跪伏在地,冷汗已浸湿了官袍的后背。

“力有未逮?宽限时日?”李世民的声音冷得像冰,“朕给你将作监人力,物力,旨意,不是听你说这些的。”

“朕只看结果。”

“边军等着甲胄御寒,你却在这里跟朕说困难?”

少监浑身一颤,头埋得更低:“臣……臣万死!实在是有小人作梗,匠人懈怠,臣……”

“够了!”

李世民猛地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和失望,“朕不想再听借口。”

“既然你管不了,朕就派一个能管的人去。”

他的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李承乾。

李承乾心中一凛,立刻挺直了腰板,最近他被父皇莫名其妙夺了权,正闲得发慌呢。

“承乾。”

“儿臣在!”

“朕命你,即日起以巡阅军械制备为名,亲赴将作监,督办棉甲量产一事。”

“朕授你临机专断之权,一应人员,物料,皆可调度。”

“朕只要结果......一个月内,朕要看到合格棉甲,源源不断产出,运往边关!”

“你可能办到?”

李世民的声音不容置疑,带着明显的考校意味。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忐忑,朗声道:“儿臣领旨!必不辜负父皇重托!”

他没有丝毫犹豫。

他知道,这是父皇对他的考验,也是他跳出东宫,真正接触实务,树立威信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他隐隐觉得,此事或许又能请教赵兄……不,他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赵兄已多次点拨,此次,他需得尝试独自应对。

次日,太子仪仗并未大张旗鼓,李承乾只带了马周及两名精干东宫属官,轻车简从,突然驾临将作监。

监内官员闻讯慌忙出迎,心中皆是七上八下。

太子并未多言,直接深入作坊。

他没有去官员值房听汇报,而是直接走到了物料库房。

查看入库记录,发现批文早已下达的优质棉花,麻布,竟还有大半滞留库外,理由是“尚未验收入库”。

李承乾不动声色,命随行属官立刻现场监督,两个时辰内,所有物料必须清点入库,延误者重处。

他又来到匠作区。

只见不少匠人懒懒散散,有的聚在一起闲聊,有的虽在动手,却明显心不在焉。

生产效率记录簿上的数字低得可怜。

鲁大匠见太子亲至,只是草草行了一礼,脸上依旧带着不服气的神色。

李承乾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随意走到一个正在填充棉絮的年轻匠人身边,温和地问道:“一日能做多少?工钱几何?”

那匠人见是太子,吓得手足无措,结结巴巴道:“回…回殿下,小的…小的手艺不精,一日只能完成两三件……”

“工钱…是按日结算,一日三十文……”

李承乾又问了旁边一个老匠人,答案大同小异。

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确实区别不大。

接着,他抽查了几件刚刚下线的棉甲。

一件填充明显不均,一件甲片缀结松散,还有一件衬布颜色,质地都与要求不符,显然是陈年旧料。

李承乾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转身,目光扫过一众噤若寒蝉的官吏和匠人,最后落在鲁大匠和几位负责采买,人事的官员脸上。

他没有咆哮,声音甚至比刚才更平静,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严轻声道:“这就是将作监交给朝廷的答卷?”

“这,就是你们口口声声的力有未逮?”

众人鸦雀无声,冷汗涔涔。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部署。

他没有再继续训斥什么,而是直接颁布起了命令......

“传令:即日起,将作监棉甲作坊,试行新酬功令!”

“所有工序分解标价,每日张榜公布,完成一道,即刻记录功酬,当日结算!”

“做得又多又好者,另有重赏!”

“颁布三级验甲法!”

“工匠自检互检,专职质检抽检,大匠官员联检!”

“每一级皆需画押,出了问题,层层追责!”

“组建棉甲制作样板组!”

“由自愿报名,手艺精湛,愿遵新法者组成,其工价赏格,翻倍!”

“其产出,即为标准!”

三条命令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作坊内顿时一片哗然!

尤其是那“流水记功,当日结算”和“样板组翻倍工钱”,让无数底层匠人的眼睛瞬间亮了!

谁不想多挣钱?

立刻便有几十名年轻匠人踊跃报名加入“样板组”。

鲁大匠脸色铁青,却见太子目光冷冷扫来,不敢出声反对。

然而,总有冥顽不灵者。

那位负责物料的李主事,自恃背景,竟阴阳怪气地嘟囔:“殿下此法虽好,只怕……仓促之间,优质物料难以凑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名负责调配人员的吏员也帮腔:“是啊殿下,新手太多,熟练匠人就那些,都抽去样板组,其他组进度怕是……”

李承乾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猛地一拍桌案,声音陡然凌厉:“李主事!”

“工部批文已于十日前下达,河南道上等棉花五百担,江南软麻布三百匹,如今何在?”

“为何拖延不入库?”

“你是在质疑工部办事不力,还是你自身怠惰贪腐,以次充好?!”

“还有你!”

他指向那吏员,“三日前,为何将两名已熟悉棉甲制作的工匠,擅自调往他处?”

“是何人授意?”

“难道北衙换几片护心镜,比边关将士的冻伤性命还要紧?!”

他早已让马周通过东宫渠道查清了部分关窍,此刻突然发难,句句直指要害!

李主事和那吏员顿时面如土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筛糠般抖动:“殿下恕罪!殿下恕罪!下官……下官……”

“不必说了!”

李承乾毫不留情,厉声道,“来人!将此二人拿下!”

“革去职司,锁送刑部,给朕细细地查!”

“查他们背后还有谁!查他们吃了多少好处,竟敢延误军国大事!”

如狼似虎的东宫侍卫立刻上前,剥去二人官袍,拖了下去。

凄厉的求饶声渐行渐远。

整个将作监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官员匠吏都被太子这霹雳手段震慑住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储君,并非只是来走个过场,他是动了真格,手握利剑!

鲁大匠嘴唇动了动,最终所有的不忿和骄傲都化了一声长叹,低下了头。

李承乾环视全场,声音恢复了平静,却更具力量:“还有谁觉得难为无米之炊?”

“还有谁觉得人手不足?”

“现在可以站出来。”

台下一片死寂,无人敢应声。

“很好。”

李承乾点头,“那么,从现在起,朕……孤要看到不一样的将作监。”

“按新令行事!”

“有功者重赏,有过者重罚!”

“一月之期,孤与诸位一同向陛下交旨!”

恩威并施,快刀斩乱麻。

太子的雷霆手段和清晰方略,瞬间击碎了将作监沉积已久的怠惰与对抗。

在“重赏”的激励和“重罚”的威慑下,整个作坊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高速且有序地运转起来。

敲打声,裁剪声,吆喝声变得急促而富有节奏,匠人们的脸上不再是麻木和抵触,而是充满了争先恐后的干劲。

李承乾看着眼前景象,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知道,这第一道关卡,他算是闯过去了。

然而,他更明白,这仅仅是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