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继往开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家围桌坐定,常喆陪赵有粮喝白酒;常静贞、赵小姩和常招娣三人喝米酒;明华和小雪喝甜汤。

龙凤胎吃饱玩累,在炕上睡着了。

桌上七人举杯端碗共祝春节快乐!

酒红人面,菜暖人心。

小辈们轮番先敬赵有粮和常静贞两位长辈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顺遂、阖家幸福……

吉祥的话语像江水一样滔滔不绝。

敬完老的,平辈们再互敬互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财源广进、步步高升……

小雪见没她什么事,也主动找机会敬大家都得小红花,越长越漂亮!

惹得大家开心不已,也都祝小雪健康成长,越长越聪明,越长越漂亮!

小雪这一天听了足够多的赞美,先给大家表演了幼儿园新学的舞蹈,又唱了一首儿歌《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

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

清脆悦耳的童声回荡在屋里,赵小姩惊觉女儿有一个好嗓子,这首儿歌小雪唱得游刃有余,还能载歌载舞,把孩子们活泼可爱、热爱劳动的模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哗哗哗哗……

小雪表演完毕,收获了最热烈的掌声。

明华高兴地说:“小雪长大了,可以当歌唱家。”

赵小姩微微一笑,轻声说:“还是劳动最光荣,不管做什么行业,都别忘了会劳动。小雪还小,要以学习文化锻炼生存技能为主。”

明华听了微微一怔,这要是换了别的家长,肯定要把女儿送到少年宫去学唱歌了,赵小姩竟然这样不以为意,可惜了小雪的好嗓子。

佳节欢宴不适合争执,大家迅速切换话题。

赵有粮说了镇上职工买社保的事情,很多人不太想买。赵有粮说如果家属愿意买的话,也会有退休金拿,不过女的要等满50岁才能领。

赵小姩说支持赵有粮买社保,并且给常静贞也买一份,按最高定额买,缺的钱她来补足。

赵有粮和常静贞都很激动,自己老了有退休金拿,养老就不愁吃喝了。

这几天赵有粮听很多同事都说不打算买,说有这钱还不如存银行拿利息划得来。

他心里想买,又怕妻子儿女不同意,说有这钱还不如存下来给儿子娶媳妇用。

现在听女儿说给老两口都买,他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赵有粮举起酒杯,回敬晚辈们一杯酒,夸晚辈们孝顺懂事。

气氛再一次热烈起来。

对贫穷的恐惧,对未来的担忧,是深深埋在骨子里的东西。

现在,赵有粮和常静贞打破了这个枷锁,这种感觉就像破了茧的蝴蝶一样,浑身轻盈,翩翩起舞。

酒越喝越顺口,赵有粮不禁喝醉了,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高兴,今天真高兴,高兴……”

赵小姩劝父母躺下歇歇,赵有粮手一挥:“没醉,没醉,还想说会话,我今天真高兴。”

菜吃一了半,酒喝得都差不多了,大家开始喝甜汤。

喝了半碗甜汤的赵有粮笑眯眯说:“还有一个好消息,赵家庄的女人都分了山地,可以种茶种果树,一人一亩,咱家三个女的得了三亩山地。”

“奶奶的地分在哪边了?”

“你奶奶的地分到你大伯娘那边去了, 杨家庄那边也分山地,比赵家庄这边每人多一分地,你奶奶把山地分到了杨家庄,就不能在赵家庄分了。”

“大伯娘不是和奶奶吵架了吗?”

“吵啥子吵,她屋里头两个媳妇、女儿、两个孙女加上两个老婆婆,一共分了快八亩山地,这下子活路多了,收入也有了,忙不赢了,你奶奶也就去她家里了。”

“我奶奶还能上山给他们种茶采茶呀?”

“那倒不用,就是女人们都到山上干活去了,家里的毛毛头们没人看管,你奶奶去看孩子,顺便干点家务。”

“那我奶奶能心甘情愿地去吗?”

“肯定是她自己愿意的,她不愿意,谁能把她接走?”

赵小姩和常静贞顿时明白,这又到了奶奶有用的时候,大伯娘毫不客气地把人接走了。

算了算了,有钱难买乐意,她爱上谁家待就上谁家待吧。

这个话题也不适合在年节过多讨论,容易伤感情。

明华要给两个孩子喂奶,不适合熬夜守岁,就和常招娣一人抱一个孩子要早早回去睡觉。

常静贞给常喆收拾了一大堆吃的,让他们明天早上吃,累了一天,不用早起,好好睡一觉。常喆手里提的满满当当,也跟着回去了。

赵有粮问赵小姩:“一下子多了三亩山地,不晓得种啥子好,你有啥想法不?”

“种点橘子甜柚子算了,果树好管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两样都不值钱,谁家屋头没有桔子树和柚子树?”

“就是因为不值钱,才能留得住,要种一些珍稀水果,就像咱们家的葡萄一样,自己都吃不到的。”

“好吧,到时候橘子和柚子熟了,摘了带到上面卖,你们给看着卖,卖多少算多少吧,反正这个也省事。”

“尽量少打农药,橘子和柚子皮做咸菜蛮好吃的。”

“本来就不值钱,买农药还要花钱,柚子根本不就需要打农药的。”

“爸爸,就是随便种一下,把山地占好就行,最起码自己家的橘子柚子吃不完。水田就不要做了,包给别人种,收租就好,不然你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赢。”

“鸡鸭还是要养几只吧,吃蛋方便。”

“少养一点,猪也不要养了,你每天上班做饭,下班还要管山地,已经够忙了。所以树苗种好后,你也不要过多操心,让它自己慢慢长,有空割割草就行。”

“鸭子还是要养,这么多的草喂鸭子好。”

“行吧,要不就养几只大鹅,闲时丢在山头,天天吃负责吃草。”

“除非你在山里搭棚棚占地盘,否则大鹅更想到水里玩,哪里晓得回家的事?”

“哈哈哈哈……爸爸,你这是怪我们不回家是吧?”

赵小姩少年和常静贞都从赵友良的话语中听出了幽怨。

赵有粮不再言语。

赵小姩说:“爸爸,乡下家里的事情少的时候,你下班随时可以搭常喆的摩托车一起到城里来住一晚,早上再搭摩托车下去。你可以把城里这边当另一个家,这样是不是好过一点?”

“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好。”常静贞也在旁边笑着应和。

“我有啥子办法,少数肯定得服从多数嘛!”赵有粮心里很高兴,嘴上还要硬一硬。

赵小姩见父母心里再无芥蒂,就告诉他们自己也想睡个懒觉,早饭可以不用叫她。

带着小雪洗漱睡觉,留下老两口吃着瓜子和甘蔗,守岁拌嘴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