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1章 真乃绝世之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但仔细想想,能让军队以私人名义命名的情况极为罕见,通常君主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岳飞却成功做到,足以证明他对西凉王的重要性。

而且从金榜上来看,张宪、狄雷、严成方乃至尚未上榜的高宠,都是岳家军的重要将领。

一个能够统领三位超一流武将和一位绝世武将的统帅,绝不可能平庸。

再看岳飞曾用四十回合击败初入超一流的马超,其武艺可见一斑。

但奇怪的是,金榜至今未见他的名字,说明他实力还未达到上榜标准。

曹操感叹,这样文武双全的统帅实在难得,不禁羡慕西凉王的好运。

与此同时,徐州小沛的刘备等人也看到了榜单,但刘备缺乏曹操的战略眼光,对“陌刀”

这样的新式武器毫无兴趣,也没有任何警觉。

身边谋士孙乾和简雍的能力平平,更无法察觉到这种潜在威胁。

刘备孤身一人,无人提醒他关于“陌刀”

的重要性。

若身边有诸葛亮、庞统或徐庶中的一位,他或许不会对这种武器如此忽视。

顶级谋士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这也解释了为何刘备早期虽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猛将,仍被曹操打得四处逃窜。

失去优秀谋士的助力,刘备难以抗衡曹操及其麾下众多的颍川才俊。

曹操不仅智囊团强大,其军事才能也远超刘备。

刘备仅注意到李嗣业的强大武力和身份,心中还对西凉王产生了嫉妒。

当看到颜良排名第二十二时,他感到意外。

而关羽和张飞对此嗤之以鼻。

张飞大声表示,那些所谓的河北上将不过是虚名罢了,只有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推崇。

关羽则轻蔑地说,这种虚有其表的人多了去了,他对颜良和刚上榜的庞德都有相同的预感,认为他们会死于自己之手。

关羽深信天道暗示,认为自己注定要击败颜良和庞德。

他内心笃定,即便无法解释这种直觉从何而来。

刘备理解两位义弟的骄傲,对此并未多言。

当刘备读到许褚时,感到困惑,因为大家都以为夏侯惇才是曹营第一猛将。

关羽和张飞虽未表现出轻蔑,但猜测许褚可能是曹操后来加入的。

这源于关羽和张飞对曹操的感激,当年若非曹操相助,关羽不可能斩杀华雄。

他们秉持“敬人者人恒敬之”

的原则,正如关羽对鲁肃的敬重,称其为英雄,展现了鲁肃非凡的魅力。

关羽和张飞对许褚和颜良的态度转变,是因为许褚是曹操的手下。

曹操曾优待关羽,使关羽在华容道得到了一线生机。

刘备见到马超展现出绝世武力,感到震惊,而关羽和张飞也对此表示好奇。

他们意识到天下藏龙卧虎,自己的实力可能并非顶尖。

接着,刘备注意到岳飞的事迹,得知他在四十回合内战胜了马超。

岳飞作为“岳家军”

的首领,早已名声在外。

刘备提醒关羽和张飞注意岳飞,两人认同其不凡之处。

岳家军的威名让所有人都对其实力充满期待。

岳家军因岳飞之姓得名。

关羽捋须沉思片刻,对刘备和张飞说道:“金榜上已有三位岳家军将领上榜,其中高宠暂未入列。

单是这四人便堪称绝世武将,再加三位超一流武将。

据金榜所述,岳飞本人也属超一流武将。

如此算来,岳家军已知的便有四位超一流武将及一位绝世武将,这般实力令人震惊。”

刘备听后点头,神情严肃地说:“我本以为岳家军不过寻常部队,现在看来实为精锐之师,单凭这些武将配置就远胜其他诸侯。”

想到此处,他愤然道:“可惜这林枫手下竟有这样的强军,真是命运不公。

若我能拥有此等兵力,何事不可成?”

随即又喃喃自语地埋怨起来。

扬州丹阳的孙坚,见到颜良的排名同样惊讶不已。

颜良威名远播,无人不知。

金榜此次公布了五人,所有人最先关注的都是颜良。

孙坚也是如此,在细看颜良信息后,才转向其他上榜者。

他好奇问道:“陌刀是什么?是新式兵器吗?”

随后赞叹曹操能拥有如此猛将实属幸运。

“马超?真乃绝世之才!”

孙坚转身望向自己的儿子,感慨道:

孙策看着金榜,发现马超的巅峰武力已达绝世之境,而自己的却未获此评价。

作为“小霸王”

的孙策,对此深感不甘。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马超不仅天赋异禀,且年纪与自己相仿,竟已超越了自己的实力。

这让孙策意识到,以往凭借年少便能位居他人之上的理由不再成立。

孙策愤愤地说道:“父亲,我绝不服气!将来我定要胜过他,与他一较高下!”

孙坚听后鼓励道:“伯符,有这样的竞争之心很好。

有了目标和压力,你才能不断进步。

马超的出现并非坏事,反而能激励你变得更强大。”

经父亲点拨,孙策茅塞顿开,明白了拥有强劲对手的意义。

有个对手未必是坏事,反而是种幸运。

如果没有对手,人生岂不太过孤寂?孙策豁然开朗,不再自责。

周瑜见好友情绪好转,便分享了自己的观察。

"主公,金榜上的陌刀和岳飞才是关键。

"

"我对陌刀不甚了解,但肯定是一种兵器。

"

"西凉王训练使用此兵器的军队已久,必有所图,需多加留意。

"

"至于岳飞,虽未上榜却屡被提及,绝非寻常人物。

"

孙坚深以为然。

他同样注意到岳飞多次登上金榜,虽尚未正式提名,但这频率已非常人可比。

"岳飞实力不弱,上榜只是时间问题。

"

而在西凉尉犁郡,林枫对金榜结果十分满意。

他对上榜者的表现早有预料,尤其提到李嗣业时感慨:"他始终尽职尽责,即便未有机会上阵,也从未抱怨,一心苦练陌刀军,令人敬佩。

"

刘伯温附和道:"李将军从玉门关起便追随主公,勤勉不懈,麾下将士始终严阵以待,其精神堪称典范。

"

刘伯温话音刚落,众人纷纷随声附和。

西凉的文武官员大多与李嗣业并不熟悉,而李嗣业本人也习惯独来独往,专注于陌刀军的训练,鲜少与其他将领合作。

除刘伯温和岳飞等少数早期追随林枫的人外,其他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表面。

这时,王猛提出了一个担忧:“主公,金榜公开后,李嗣业将军以及我们手中的王牌部队陌刀军都暴露了。”

林枫听后平静回应:“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即便他人知晓,又能怎样?难道他们会明白陌刀军为何能克制骑兵?”

王猛闻言恍然大悟,苦笑着承认自己的顾虑多余。

他意识到,天下无人能想到世间竟存在这样的兵种。

其他人对此深表认同。

尽管他们与李嗣业关系疏远,但对于陌刀及其用途早已熟知。

只要具备基本军事知识,便能从陌刀的设计和作战方式中推断其对骑兵的强大克制力。

即使陌刀军未曾经历实战,众人依然坚信其在对抗骑兵方面的卓越能力。

郭嘉、荀攸等人初次听说陌刀军时亦十分震撼。

他们认为,这种以步制骑的方式在传统观念中几乎难以实现。

即便袁绍麾下鞠义曾在界桥之战中以特殊战术击败公孙瓒的骑兵,也未能撼动陌刀军的地位。

凭借界桥狭窄的地势,袁绍成功以步制骑,取得了胜利。

若是在平坦之地,结果可能截然相反,先登营能否存活都成疑问,更别说战胜。

而陌刀军却不同,作为步兵破骑的典范,无论地形如何都能发挥作用,令人畏惧。

若非郭嘉和荀攸见识过陌刀的构造,恐怕难以置信世间真有“步克骑”

的兵种。

实际上,诸侯对陌刀军存在误解,林枫并非有意隐藏,而是尚未遇到合适的出击时机。

他的许多战斗全靠骑兵推进,效果显着。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启用效率较低的陌刀军?因此,林枫一直将其安排在后方待命。

后来,林枫注意到许褚,得知其归属曹操阵营时感慨万千。

“命运使然”

他想,“有些事终究难改。”

尽管曾尝试通过锦衣卫招揽,但未果。

林枫并不在意,毕竟麾下武将阵容已足够强大。

如今回忆此事,只觉些许遗憾。

至于马超,林枫认为其潜力有限。

虽为顶尖武将,但考虑到其年岁,也在情理之中。

马超年仅十八,尚未冠,距离巅峰尚远。

他以98点武力值位列金榜第二十,已属难得。

林枫赞叹其年轻便具高武力,甚至超越了江东小霸王孙策。

但马超谦逊回应,称成就皆因众人教导。

他不再像往日般轻狂,而是十分低调。

这是因为他投靠西凉王后,多次受高手指点,傲气尽失。

加上父亲马腾的教诲,让他深知主臣之分。

现在的马超比历史上更加成熟稳重,令林枫欣慰不已。

至于严成方,凭借双锤各百斤的神力压制未成熟的马超和许褚并不稀奇。

当提到岳飞时,林枫戏言他才是人生赢家。

金榜再出新排名,引发热议。

岳飞虽未正式上榜,但已有六次登榜记录,引起无数猜测。

人们好奇其身份与实力,为何能与诸多名将相关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