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棠春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五军赶到城门口,甩动右臂疯狂的锤击城门。第二兵也朝门口冲来,随时,做好了冲入城池。

布吉望了一眼副帅,对他道:“德格霖,看前面,你发现了什么?”副帅往城池看去,争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大梁的兵,一个一个倒下。燕西的兵,一个一个从云梯落下。田元帅站在一个高处,不断变换着位置,朝城门下的兵射箭。

德格霖点点头:“我明白了。”

他转身朝自己的营帐奔去。一会儿,他骑着马,手里拿着弓箭,朝城门奔去。

刘文龙和孟安平来到西城楼,看见士兵不时中箭,不时倒下。刘文龙把盒子放到一颗树下,顺手接过孟安平的,加快步子朝楼门而去。

孟安平从一个兵手里拿过弓箭,紧紧跟在刘文龙身后。二人在一处了望口停下,观察着城下的情况。

燕西兵,一组一组的往云梯上爬,箭“嗖,嗖”的飞上城墙。

突然,刘文龙发现一个人,坐立在马背上,箭头对准着城楼上,不断地调换着方向。刘文龙顺着箭的方向,望向城墙的另一侧,看见了田元帅正射击墙下的燕西兵。

喔,那人想要箭射元帅。

刘文龙赶紧喊道:“元帅。注意,楼下有人瞄准你。”

“嗯。我知道了。你二人小心些。”田元帅快速的变换着位置,不断的箭射城门下的士兵。孟安平和刘文龙说了两句话,只见刘文龙点头。二人闪躲着飞箭,跑到了田元帅身旁。

“你二人当心,受伤了,我不好交待。”田元帅从了望口里,射出了一支箭。这支利箭,不偏不斜,直直地飞进了德格霖坐骑的腿上。

孟安平拉满弓,刘文龙把火药包朝德格霖扔去。

那只马叫了三声,疼的正甩蹄子。德格霖有些坐立不稳。

火药包,快落地的时候,一支燃烧的箭,同火药包想碰撞。瞬间,爆炸在德格霖的坐骑旁。所有人,听见很大的爆炸声。城楼上的大梁兵,看见了熊旺的火光。

那匹马消失了,德格霖消失了,地上有了一个炸爆坑。

城门口的士兵,被炸死几个,活着的兵,仓皇逃窜回来。云梯处的兵,见此情景,纷纷弃梯逃回。

刚刚,瞬间的爆炸,把布吉惊呆。这是一场失败的交锋,布吉跺了一下右脚,叹口气,悲呀,天不助燕西兵。他低下头,心里唉声叹气,朝自己的营帐走去。

城楼上的梁兵,对着燕西兵,手舞足蹈。

“大梁赢了。大梁赢了。”

“燕西失败了,我们大梁赢了。”

几个军医走上城楼,查看伤兵的情况。有几个兵,把牺牲的英雄,抬下了城楼。

布吉坐在帐外,抬头望着夜空,心里有些凄凉和悲伤。唉,自己带出来的兵,两天损失了五百人,还有一个副帅也折上,这场战,失败极惨。越想心情越糟糕,他仰倒在了草地上。

火光,爆炸声,大坑,这就是火药?火药,梁国有人会造火药,这事可怕。皇上想扩大地域版图,真比登上天还难。乖乖,乖乖,今夜退回京城,再不走的话,性命就留在了这黄金牧场。

过了一阵,士兵摸黑撤掉营帐,偷偷的离开燕梁边境,返回了燕西的京城里。

两天两夜,安梁王率领着四百名士兵,马不停蹄,于第三日中午,到达了永州城东门的附近。

“王爷,这是边关要塞永州?”在安梁王后面的一位士兵,问安梁王道。

“是,这就是永州。虽然景色美,可是条件艰苦,这些驻守兵,又与妻儿,与父母,不能团圆。”安梁王在马背上,大声回答兵的问话,又微微一笑,侧过身来,“守护边关的将士,都是好样的。你看见了没有,不远处,那就是城东门。”

安梁王的一席话,表扬了边关将士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个兵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他眼睛四处打量。

突然,他喊道:“王爷。那边添了不少新土堆。”安梁王听见了士兵的话,心里“嘎登”一下,缓缓勒紧了马缰绳。

王爷的坐骑,缓缓停下来,他扭头问:“新土堆,在哪里?”后面的兵马,都停了下来。只听这个兵道:看,西北边。

安梁王也看见了新土堆。他又策马跑了几十步,勒紧了马缰绳。他一个翻身下马,快步朝土堆跑了过去。

新土堆面前,有些烧纸的灰烬,这是活着的将士,送给西去兵友的纸钱,寄托了一种哀思之情。土堆的中间,还有几棵高大的摇钱树。随着山风的吹过,树上的纸钱,微微的晃动。

安梁王看到这一幕,眼睛湿润了。他摘下头上的遮护帽,眼含泪花,哽咽了,对不起,英雄们,唉,来晚了。后面的兄弟,咱们给,给这些英雄,鞠个躬,再送他们一程。

安梁王率领着马骑兵,深深的行了个礼,长久长久。

田元帅接到东门士兵的通报,领着陈强出城迎接。二人后面,跟着孟安平和刘文龙。

城门被缓缓打开。田元帅和陈强看见了安梁王,看见了马骑兵,二人快步上前相迎。

二人在王爷的坐骑前跪下来,俯首叩见。

“边关元帅田泓,见过安梁王。愿安梁王,福寿安康。”

“副元帅陈强,见过安梁王。愿安梁王爷,福寿安康。”

马背上的安梁王,还沉在伤感里,他缓缓道:“你,你们都是英雄,多谢了,永州城没有失守。二位元帅,赶紧平身。”

“谢安梁王。”

刘文龙和孟安平快步走过来,一起俯首叩拜。

“草民孟安平。愿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草民刘文龙。愿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安梁王在永州城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安梁王,田元帅,孟安平,刘文龙,还有四百名骑马兵,从城池出发,返回了京城毓秀。

皇上知道永州一战,大获全胜,并且是以少胜多,心里非常高兴。

睿文王上折进谏:永州一战,孟公子,刘公子,功不可没,应进行嘉奖,以便激励有志少年,为国献上自己的智慧。久矣,大而强,富而美,则梁国也。

皇上采纳了睿文王的谏言,颁布圣旨:

永州之战,梁国大胜。特赐:

永州元帅田泓,良田五十亩,黄金一百两,丝绸六十匹。

阳都孟安平,良田十亩,丝绸十匹。任永州副元帅一职,即日起,赴永州上任。

阳都刘文龙,丝绸十匹,封号“梅公子”,其在书香殿陪太子和王爷读书。

永州陈强,丝绸十匹,卸任副元帅一职,调至阳都任衙役总役。

钦此

公元561年7月21日

田元帅,孟安平,刘文龙,俯首叩礼,谢主隆恩。

站在大殿上的睿文王,脸上露出笑容,这下好了,梁儿的左膀被卸去,只靠一个右臂,不要说走的好,就算走稳也很难喽,打趔趄,步履维艰,一定是常态的喽。

睿文王府。夜深人静,王爷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索性坐起来,披衣下床,那个寇棠儿,举止言谈,颇有大家小姐的气质。太子妃?太子妃?她是寇棠儿?嗯,她是寇棠儿?

事情假,总有地方露破绽。百思不解,百思不解,他伸出拳头,一拳砸向眼前的一棵树。

那个红梅,身旁的丫头,应该知其中的缘由,想一个计策,待爷诈诈她。睿文王脸上有了笑,返身走回寝室,躺到床上,美滋滋的闭上了眼睛。

不一会儿,睿文王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已经入了梦乡。

安梁王府。安梁王的寝殿,红烛还在燃烧。水几案前,安梁王和刘文龙相对而坐。

刘文龙拿起茶壶,给王爷点上茶水。

安梁王望着刘文龙,寇棠儿替沈海云做太子妃,你知道事有多严重。时间一长,此事,睿文王也会怀疑,沈家和寇家,会遭遇灭门之灾,寇棠儿和沈海云会被斩立决。

可是,事已至此,有好的办法没有?刘文龙希望王爷给指一条路,虽知不可以,但还是想试一试。

安梁王凝思片刻,坚定的摇摇头。突然,安梁王抬起头来,夜长梦多,即刻,送沈海云离开毓秀。刘文龙点点头,赶忙放下茶碗,起身离开几案,走出寝殿,朝沈海云的睡房走去。

沈海云睡眼朦胧,把房门打开,看了看刘文龙,又望了望院子,便问:“梅公子,半夜三更,你不睡觉,有重要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