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册立的旨意传遍朝野,朝臣们的心态悄然转变。
太子弘曜虽年仅十三岁,但已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储君,若能与他交好,家族富贵便有了保障。
一时间,各家纷纷叮嘱子侄,务必与太子殿下搞好关系。
就连平日里对弘曜不屑一顾的世家子弟,如今见了他也是恭敬有加,眼中满是讨好之色。
弘曜对此心知肚明,却不动声色。
他依旧每日早起读书习武,跟随张廷玉、鄂尔泰学习治国之道,言行举止愈发沉稳。
朝臣们看在眼里,心中更是笃定——这位太子殿下,绝非池中之物。
---
这一日清晨,雍正上完早朝,刚在养心殿坐下批阅奏折,忽见坤宁宫的宫女慌慌张张跑来,跪地颤声道:
“皇上,皇后娘娘……长睡不醒!”
雍正手中的朱笔一顿,墨汁滴在奏折上,晕开一片刺目的红。
他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什么叫长睡不醒?”
宫女伏地哭泣:“娘娘今早未曾起身,奴婢们以为娘娘累了,便未敢打扰。
可过了辰时仍不见动静,进去一看,娘娘……娘娘竟似睡着了一般,怎么唤都不醒!”
雍正心头一紧,顾不得仪态,大步朝坤宁宫赶去。
弘曜正在偏殿温书,听闻消息,手中的书卷“啪”地掉在地上,连忙追了出去。
坤宁宫内,昭华早已伏在林芸床前,哭得梨花带雨。
她紧紧攥着林芸的手,声音哽咽:“皇额娘,您醒醒啊……别吓昭华……”
雍正踏入内殿,目光瞬间落在床榻上。
林芸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安详,呼吸均匀,仿佛只是陷入了深眠。
她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唇色如常,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与平日睡着时并无二致。
“芸儿?”雍正轻声唤道,伸手抚上她的脸颊。
触感温热,却毫无反应。
他又加重力道摇了摇她的肩膀,林芸依旧一动不动。
弘曜紧随其后赶到,见到这一幕,稚嫩的脸上血色尽褪。
他跪在床前,握住林芸的另一只手,声音发颤:“皇额娘,儿臣来了,您睁开眼睛看看儿臣……”
昭华抬起泪眼,看向雍正:“皇阿玛,皇额娘这是怎么了?为何叫不醒?”
雍正眉头紧锁,心中翻涌起无数念头。
他想起芸儿曾提过灵泉水的功效在慢慢消失,难道……是芸儿要回到天庭,亦或是去了别的世界?
不,不可能……!
他强压下慌乱,沉声吩咐:“传太医!把太医院所有人都叫来!”
很快,太医院院使带着一众太医匆匆赶到,轮番为林芸诊脉。
可奇怪的是,脉象平稳有力,没有丝毫病态。
院使跪地禀报:“皇上,娘娘脉象如常,身体并无异样,臣等……实在查不出病因。”
雍正脸色阴沉:“查不出病因?那为何醒不过来?”
太医们面面相觑,无人敢答。
殿内陷入一片死寂,唯有昭华的抽泣声格外清晰。
弘曦和弘晟跌跌撞撞的冲进来,看到母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顿时都慌了手脚,跪在床前:“皇额娘,您怎么了?您醒醒,看看儿臣!”
雍正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恢复帝王威仪。
他沉声下令:“传旨,即刻召京城所有高僧道士入宫,为皇后做法!”
殿外,后妃们闻讯赶来,却被拦在门外。
有人真心担忧,有人暗自窃喜,众生百态,尽在这一方宫墙之内。
坤宁宫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林芸苍白如纸的面容。
她静静地躺在床榻上,双眸紧闭,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沉睡。
雍正坐在榻边,紧握着她的手,眼中满是焦虑与不安。
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跪在一旁,额头紧贴地面,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皇上,娘娘的脉象平稳,并无大碍,可为何长睡不醒,臣等实在无法查明……”为首的太医战战兢兢地说道。
雍正眉头紧锁,声音低沉而冰冷:“废物!朕养你们何用?若皇后有个闪失,你们提头来见!”
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偶尔爆出一丝轻响。
雍正的目光始终未离开林芸的脸庞,仿佛想要从她的眉宇间寻出一丝苏醒的迹象。
然而,林芸的呼吸均匀而微弱,仿佛与这个世界隔绝。
次日乾清宫。
群臣肃立,却不见皇帝的身影。
太子弘曜身着朝服,立于御阶之下,稚嫩的面容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环视众臣,缓缓开口:“皇阿玛因皇后娘娘之事忧心,今日辍朝,国事暂由本宫代为处理。”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震惊不已。
太子年仅十三岁,虽天资聪颖,但骤然担此大任,难免令人担忧。
张廷玉率先上前,躬身道:“臣等谨遵太子殿下之命。”
弘曜微微颔首,目光坚定:“诸位大人若有奏议,可一一呈上。”
他的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朝臣们不敢怠慢,纷纷上前禀报政务。
弘曜一一聆听,时而询问细节,时而做出决断,竟无半分慌乱。
养心殿外,高僧与道士齐聚。
雍正亲自立于殿前,神情肃穆。
弘曦和弘晟站在他的身后,
一起为皇后祈福。
高僧手持念珠,口中诵经,梵音袅袅;
道士挥动拂尘,步罡踏斗,符纸飞舞。
香炉中青烟升腾,缭绕于殿宇之间,仿佛要将这祈福之声送达九天。
雍正闭目凝神,心中默念:“芸儿,你一定要醒过来……”
他的指尖微微颤抖,从未有一刻如此无力。
贵为天子,却无法唤醒心爱之人,这种痛楚如刀绞般撕扯着他的心。
——
怡亲王府内,黛玉听闻皇后长睡不醒的消息,手中的茶盏险些跌落。
她脸色骤变,连忙起身:“备轿,我要即刻进宫!”
弘暾握住她的手,温声道:“我陪你一同前往。”
坤宁宫中,黛玉匆匆踏入内殿,见昭华形容憔悴,心中一酸。
她轻步上前,跪在榻边,握住林芸的另一只手,低声唤道:“干娘,玉儿来看您了……”她的声音轻柔如风,却未能唤醒沉睡之人。
黛玉眼眶微红,强忍泪水,转头对昭华道:“昭华,干娘吉人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昭华点了点头,强忍悲痛,眼中闪过一丝慰藉:“谢谢玉儿姐姐,我也相信额娘定会醒来的。”
——
朝野内外,群臣百姓纷纷为皇后祈福。
寺庙道观中,香火鼎盛;街头巷尾,百姓自发设坛祷告。
无人敢在此时生事,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与期盼之中。
——
一个月后,广州港口。
东印度公司的探子们聚集在暗处,低声交谈。
“消息确认了?大清皇后昏迷不醒,皇帝辍朝,太子年幼理政?”
“千真万确!这是我们行动的最佳时机!”
探子们面露喜色,迅速将消息加密,通过商船传回公司总部。
“大清内忧外患,我们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