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了,小鲸们终于迎来了它们期盼已久的假期。提风与吉尔斯这两头小鲸总算是返回了它们心心念念的故乡南极海域。
这天,提风与吉尔斯再次一同外出游玩。途中,它们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
“吉尔斯,我突然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你。”
“究竟是什么问题?请你赶紧说吧,提风。”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被裸猿们称为‘逆戟鲸’、‘虎鲸’以及‘杀手鲸’吗?”
“我当然知道啦。‘逆戟鲸’这个名称,源于我们腹部的白色斑纹看起来像是倒立的戟,戟是裸猿在古代使用的一种武器。‘虎鲸’这个名称,则是用来形容我们像老虎一样凶猛,另外我们黑白相间的体色也与老虎腹部黑白相间的条纹观感相似。至于‘杀手鲸’这个名称,完全是一个乌龙,本来是因为我们被经常裸猿渔民看到在捕猎其它种类的鲸鱼,所以被叫做‘鲸鱼杀手’,后来则以讹传讹变成了‘杀手鲸’。”
“原来是这样啊。那么我们的祖先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与裸猿初次相遇的呢?”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最早有可能在几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就有接触了。”
“几万年前?裸猿那么早就掌握航海技术了吗?”提风显得有些惊讶。
“那倒不是。不过他们很早就学会在海边捕鱼了。我们的祖先应该是在海边与裸猿初次相遇的。”
“原来如此。那么他们初次相遇的地点是在哪里呢?”
“非常抱歉,提风,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非常清楚。你有空去问问自己的长辈吧,它们应该知道答案。”
与此同时,罗斯妮正与它的亲属成员在地中海度假。
“罗斯妮,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直布罗陀逆戟鲸族群在地中海边第一次遇到了裸猿。此次,我们逆戟鲸的历史开始悄然地发生改变。”
“外祖母,您能够给我仔细地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吗?我想仔细地听。”
“好的。”
…………
更新世晚期,约三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一群白斑鲸正在捕猎蓝鳍金枪鱼,然而它们今天的运气实在是不太好,突然遭遇了非常猛烈的海上风暴。不得已之下,白斑鲸群只得暂时放弃了捕猎,转而游向西北方的海岸边躲避风暴。
与此同时,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北岸,正生存着世界上仅存的最后一批尼安德特人,它们平日主要里以采集、狩猎和捕鱼为生。这一天,他们一如既往地来到海边捕鱼,和倒霉的白斑鲸群一样遇上了风暴,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折返。就在这个时候,白斑鲸群到来了。
“这种黑白相间的大鱼,我们之前还从未见过。”略年长一些的中年男性说道。
“它们看上去似乎稍微有点可怕啊。”另一位较年轻的男性回应。
“要不要尝试一下捕猎它们呢?”
“太冒险了吧?我不同意。”
“总归要尝试一下,不能让配偶和孩子饿肚子。”
年长的中年男性一叉投向近海,正中首领雌鲸身旁雄鲸的隆额。周围的白斑鲸见状,试图用身体托举它们的同伴。可惜由于大脑受创,雄鲸迅速死亡。
白斑鲸群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同伴,首领雌鲸发出了呜咽声哀悼它的儿子。
年长的男性当即叫上年轻的男性到浅海宰割了雄鲸的尸体,让年轻男性带回山洞给同伴分享。然而,他大意了,在涨潮的时候另一头雄鲸咬住它的脚,把他拖入海水当中,随后咬掉了他的外生殖器。另一头雌鲸则将其开膛剖腹。
…………
“这个故事似乎非常残酷,和课堂上讲的不太一样。我还曾经认为我们逆戟鲸与裸猿是好朋友呢。”罗斯妮情绪有些失落。
“啊,罗斯妮,课堂上要照顾孩子天真美好的心智。然而,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和裸猿既有合作,又有斗争。他们制造使用工具的能力非常强大,而且能够组织起大型社会组织,陆地上许多大型动物因为他们的捕猎而灭绝。”
“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应对他们的呢?有没有遭到过捕猎?”
“按照他们的纪年方式,在公元20世纪中期,有数千个体遭遇了捕杀,少数是因纽特人和太平洋土着所为,北欧和日本有商业捕鲸。把个体与集体区分,通过回声定位能力识别不同的船只。不同的种群与不同的人类竞争或者合作,对于帮助我们的家伙我们可以赠予猎物,没有猎物可以跳跃后喷气作为感激。至于不友善者,可以避开。”
“我们就完全没办法反击吗?”
“海洋馆里的反击,你早就知道了,至少有四人死于圈养逆戟鲸的袭击,提利库姆杀了其中三个,它是全体逆戟鲸的英雄。在自然界,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家伙见死不救,就是最大的反击。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监控手段,我们不能让它们抓到把柄。让有毒的刺胞动物、海蛇乃至鲨鱼来制裁仇敌,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有些特定的声音频率,可以让这些物种活跃。有个成语叫做‘驱虎吞狼’,这是高明的做法。”
“海底有没有裸猿呢?我们缺乏灵巧的手,很难制造使用工具,为什么在短短两百年内就变得这么强大?”
“有。这是非常重要的秘密,很多事情要等到你大学毕业才能知道。我们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我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组织或许已经达到了智人早期的水平,能够学习智人的语言(不过智人语言实在是太复杂了,而且和我们一样分为许多种),加上我们能够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一部分掌握高科技的智人帮助我们弥补了科技上的短板。但这样的援助不是白拿的,作为顶级掠食者我们要守护的是整个海洋,通过生物富集让那些排放有毒物质的裸猿自食其果,调控海洋生物的数量,乃至我们自己也必须学会节制和控制生育来适应环境承载量。记住,孩子,是地热能、太阳、藻类和浮游生物在养育我们,我们的职责是让海洋可持续发展,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