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九皇子百夜承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东海之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此时,远在江东。

项羽全副武装,手持长枪,跨上战马。身后是江东最精锐的五万子弟兵!

“我江东男儿,今暴君东巡,其军不过万余,不足为惧,正是铲除暴君、兴我大楚之时!”

“叔父已然出发,我等速行,待叔父探明情况,便可突袭东巡队伍,斩杀暴君,立即起兵!”

五万精锐江东子弟将长矛戳地,轰然作响,齐声高呼。

“剿灭暴君,兴我大楚!” “杀!杀!杀!”

项羽生性鲁莽,众人呼声令他热血沸腾,双目赤红。

“江东儿郎,出征!”

一声震吼,项羽猛拍马背,纵马疾驰。身后五万精锐紧随其后,气势磅礴。

同一时刻,留在大秦各地的反秦势力收到项梁传来的书信。

广阳、雁门、东海、琅琊、上江、浮光、蜀、北地……前后十六郡县,近二十股反秦力量。

项梁在信中仅有一语。

“始皇东巡已启程,我江东将在中途伏击。但凡江东出击,尔等各守郡县,举起义旗!”

“切记,严阵以待,伺机而动,听我号令,共反暴秦!”

与此同时,远在泗水郡沛县,刘邦主动前往张良居所。

“子房先生,深夜造访,还请见谅!”

拱手致礼后,刘邦并未贸然入内,而是在门外静候张良回应。

张良闻声疾步开门。

“沛公客气,您收留我,已是厚恩,何事直说无妨,不必拘礼!”

说着,张良双手相扶,将刘邦搀起。

刚进门,刘邦便一声叹息,神情凝重,目光呆滞。

“沛公,究竟何事困扰?”

又是一声长叹,刘邦随意坐下,形似平民,毫无一方领袖之态。

“子房啊,小圣贤庄被嬴子云那魔头毁了,我沛县兵马虽在现场,奈何实力悬殊,未能阻止!”

刘邦低头沉思片刻,声音沉重地道:“伏念与颜回两位先生,被赢子云害死于火海之中,惨叫之声响彻天地,我对不起先生!”他说到这里,察觉到身旁的张良已面露怒色。

这正是刘邦想要的效果。他必须点燃张良对秦始皇及赢子云的仇恨,牢牢绑住张良,让他为自己效力!

果然,张良咬牙切齿地吐出几个字:“我与暴秦,势不两立!”

见张良情绪激动,刘邦骤然起身,气势凌厉地说道:“如今暴君东巡,随行人数不过两万,兵力刚刚过万。”

“我们已派最精锐的部队埋伏于暴君东巡必经之路,准备伏击,除去暴秦,夺取传国玉玺!其余反秦势力则驻守各地,伺机攻占咸阳!”

“不知我沛县兵马该当如何行动?还请先生指点!”

说着,刘邦深深一拜,神情诚挚。

刘邦虽不及项羽勇猛无敌,也不似张良等人那般足智多谋,但他深知如何礼贤下士,且手段圆滑狠辣。

张良稍作思索后拱手道:“暴君此番东巡,竟带走了咸阳城三分之二的兵力,仅留万余人守卫空城,即便加上潜伏的兵力,总数也不足五万。”

“以区区五六万兵力妄图镇守大秦,绝非明智之举!我断定,墨北的秦军已然覆灭,蒙毅、章邯、王贲等主力部队应正返咸阳!”

听完此言,刘邦微微颔首。嬴政绝不会轻易信赖少数兵力防守国都,必有所图,才会如此部署。

张良继续道:“若其他反秦势力按兵不动,待命出击,实属愚蠢。他们那些乌合之众,怎能抵挡蒙毅章涵的精锐秦军!”

“但他们拖住秦军,项羽与项梁就能在东巡途中刺杀嬴政,抢得玉玺!这样一来,至少名义上便成了顺应天命之举。”

“只需控制江东,招降散落的反秦势力,大秦境内便有一半郡县归顺江东!”

“届时,江东可凭借玉玺号召四方,联合各路反秦力量建国称帝,与大秦分庭抗礼!”

听完张良分析,刘邦深感此计可行。

项羽虽鲁莽,但项梁却老谋深算!

随后,刘邦又问:“那么,我沛县又该如何行事?”

张良目光凛然:“立刻倾尽所有兵力,不惜代价!赶在江东项氏得手前,击毙暴君,抢先夺得玉玺!”

刘邦双眼放光,急切追问:“那下一步呢?”

张良沉声道:“得到玉玺后,便顺势拥立胡亥为帝,伪造圣旨扶植傀儡政权。”

刘邦听取张良的计策后,立刻着手准备起事,并暗中掌控大秦。张良为他谋划了一条明面上匡扶胡亥、实则操控朝局的路径。刘邦对此深表认同,对张良感激不已,称自己得此贤士如鱼得水。然而,这不过是刘邦笼络张良的一种手段。

随后,刘邦命令韩信迅速整备军队,追赶秦始皇的东巡队伍。韩信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快便完成了任务。但刘邦并未急于行动,而是选择在深夜率大军悄然离开沛县,直奔嬴政而去。

在同一时间,广阳、蜀郡与东海三地的反秦势力也作出了类似的决策。他们没有遵循既定计划留守原地响应江东号召,而是秘密调动兵力,紧随嬴政东巡队伍之后。这三支力量各自召集了近四万大军,总计接近十二万。

仅仅一天之后,上党、南阳等八郡的反秦武装同样秘密集结,离开驻地加入追击行列。这些所谓的反秦联盟,实际上各怀心思,彼此间并无真正团结可言。如今,嬴政的东巡队伍被十余股反秦势力紧紧尾随,形势愈发危急。

车驾内的御医王木等人因频繁诊治嬴政而疲惫不堪,整个队伍陷入紧张气氛之中。

"皇上,您的情况实在不能再多吃药了!" "这样加大剂量,只会加速性命的终结!"

此刻,王木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作为御医,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怪疾。

不是他医术差,恰恰相反,他可是大秦最强的医者!

看着一代帝王命悬一线,王木心如刀割。

其他御医也只能干瞪眼,如今只是给他打下手的份儿。

病榻上的嬴政面色惨白,唇颤不已,额头全是因剧痛而出的汗珠。

"绝无可能,在太子完成泰山封禅、顺利继位前,我决不允许他知晓我的病情!"

"反秦势力甚嚣尘上,都在窥视我,只要我稍有不适,他们便会蜂拥而至!"

嬴政坚决不让这种情况发生。

在嬴政的坚持下,王木又给嬴政喂了更多药丸!

照此趋势发展,不出十天,嬴政将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此刻,在嬴政的车队里,十几个御医看着嬴政生命的最后时刻,为赢子云,为大秦流泪。

而这时,太子车队中的赢子云半靠在椅上听顿若汇报。实话说,这是顿若首次见赢子云如此萎靡。

没办法,赢子云虽实力不错,但巴金武功进步太快!而且擅长以弱胜强,全程压制赢子云,逼得他只能守。

在巴清的带领下,学舞也放开许多,实力突飞猛进。有时单挑,有时联手。

连续几天下来,别说赢子云了,就是剑神来也会吃不消。不过学武和阿青倒是越战越勇。

整天精神饱满,白天还好,一到夜晚,状态极佳。就像野兽般昼伏夜出,这几日把赢子云打得够呛!

巴清和雪舞轮流与赢子云交手,两人还成了极好的闺蜜。

甚至常背着赢子云私下讨论,如何让他早点认输。

这时,顿若说道:"太子殿下,蒙毅、王贲、章邯三位将军已率十五万主力隐入泰山深处,无人察觉!"

"另有五万大军由副将率领直奔咸阳,足够守护大秦!"

听完,赢子云点头,既然主力安顿妥当,他也安心了。

"各地反秦势力如何?"

面对追问,顿若躬身回答:"回禀太子,江东和沛县两支反秦势力已行动,紧跟东巡队伍!"

"其余反秦势力未按项梁部署留守大秦郡县,而是悄然尾随!"

"合计反秦兵力达二十万,但据黑冰台情报,皆惧陛下威严,不敢先动!"

的确,顿若所言不虚,目前跟随东巡队伍的反秦势力已达近二十股。

可以说,大秦所有反秦势力,不论大小,都已出动。

小势力暂且不论,个个胆小如鼠,都是些见不得光的宵小。

众人远远避开,一面担忧被江东与沛县抢先夺取玉玺,一面又顾虑靠得太近会被察觉。

这十几支反秦的小势力,绝无可能率先攻击东巡的队伍。然而,刘邦和江东项氏一族实力不凡,不可轻视。

但刘邦为人狡猾,让他冲锋陷阵、对抗秦军精锐之事,万万不可。

刘邦暗想设法利用其他反秦势力充当炮灰,让他们先行出手,自己则尾随其后伺机而动。

江东的项氏一族确实兵力雄厚,实力最为强大。

素有霸王之称的项羽早已按捺不住,一心想要与秦军正面决战,日日高呼开战、冲锋,要身先士卒!

然而,有向良这位老谋深算之人阻挡,项羽虽渴望交战,却暂时难以如愿。听完顿弱的报告后,嬴子云点头示意他退下。

随后,嬴子云勉强起身,瞪了巴清与雪舞一眼,便朝嬴政的车驾走去。

“太子殿下请留步,陛下有旨:无诏不得入内!”

令嬴子云意外的是,此次拜见嬴政竟被身边的侍卫拦住。这位侍卫常伴嬴政左右,对嬴子云极为熟识。

嬴子云皱眉欲言。

就在此时,车驾内传来嬴政虚弱的声音:“既是太子,放他进来吧。”

嬴子云进入嬴政车驾,发现嬴政气色不佳。“父皇,您身体不适吗?”

此刻的嬴政虽面色苍白,却比刚才御医在场时好了许多。只见嬴政摆摆手站起,在车内踱了几步。

最后将目光投向嬴子云:“云儿,莫忧,朕年事已高,一路奔波劳累,身体稍显虚弱,无甚大碍!”

“这些日子,反秦势力想必都已现身了吧!”嬴政以此为由转移话题。

嬴子云微微拱手:“父皇放心,儿臣对反秦势力的动向了如指掌,并已有应对之策!”

“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父皇无需挂怀!”

嬴政长舒一口气,努力保持姿态不让自身显得太过虚弱。

“好极了,云儿,此次东巡终点是泰山,朕打算在那里禅位给你,并亲自主持封禅大典!”

对于嬴政的安排,嬴子云并未推辞,而是拱手行礼道:“儿臣多谢父皇!”

嬴政继续问道:“好,此事就此定下。云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嬴子云注视着嬴政,神情严肃。

嬴子云郑重说道:“儿臣认为父皇应假装患病。”

“如今我们东巡的队伍后方有近二十股反秦势力,但无人敢率先行动,皆因畏惧父皇的威严!”

“若让他们长时间跟随,必定影响东巡,拖延下去恐生变故,必须让他们尽早动手,以便一举歼灭!”

听到这话,嬴政目光一寒:“哼,这群宵小之徒,只因朕在便不敢妄动,还谈什么反秦!”

“云儿放宽心,朕定会设法让他们显露真面目!”

“前面该是东海了吧!”

嬴子云微微颔首:“回禀父皇,正是如此,我等已至东海之畔!”

嬴政随即对外面的侍卫下令:“停车,朕要去东海边看看!”

很快,整个东巡队伍停下,嬴政从中一辆车驾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