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8章 最后一个林尘,死在春天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清明的雨丝如织,细密地笼罩着柳塘屯,洗去冬日的最后一丝尘埃。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湿润气息,带着一种万物复苏的沉静。

村口,往年祭奠英灵的石台被擦拭一新,但上面没有摆放祭品,也没有燃烧的纸钱。

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此,神情肃穆,却不见悲戚。

岳山站在石台前,手中没有悼词,只有一卷崭新的名册。

他洪亮的声音穿透雨幕,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今日,春雷祭。从今往后,柳塘屯不祭亡魂,只祭活着的人!”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随即又归于平静。

他们看着岳山,等待着下文。

“这场仗,是靠死人打完的,但更是靠活人守下来的。”岳山展开名册,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我身后的长明灯,曾为每一个远行者而燃。但在最黑暗的那一百天里,是你们,用自己的灯火,守住了柳塘屯最后的温暖。今日立新规:凡持灯守夜满百日者,无论老幼,皆入我柳塘屯守约名册!”

话音落下,他念出了第一个名字。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出人群,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自己的手印按在了名册上。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他们是普通的村民,是铁匠,是农夫,是织女,他们从未上过战场,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守住了家园。

人群的另一侧,赵无归站在新铸的炉火前,汗水混着雨水从他布满疤痕的脸上滑落。

炉火中,那把曾斩断无数枷锁的朱雀刀正缓缓熔化,最后的铁屑也化作了赤红的铁水。

他神情专注,将滚烫的铁水悉数灌入早已备好的模具中。

冷却,开模,一口古朴的铜钟赫然成型。

他扛起那口钟,一步步走到村口新立的木架下,亲手将其悬挂起来。

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冰冷的钟身,低声说道:“以后晨昏敲钟,不为警敌,为报时。天亮了,就该起身干活;天黑了,就该回家吃饭。”

说罢,他拉起钟绳,奋力一撞。

“当——”

悠远绵长的钟声第一次在柳塘屯上空回荡,它驱散了连绵的阴雨,也驱散了人们心中积郁已久的阴霾。

钟声里没有杀伐之气,只有寻常日子的安宁与踏实。

远处的碑林中,陈听风独自抱着那只铜铃,静静地坐在一方无字碑前。

钟声传来,他怀中的铃铛仿佛受到了感应,竟也微微震动起来。

一股暖流从铃铛内部渗出,缓缓淌过他的掌心。

他愕然低头,只见铃铛表面浮现出淡淡的星光。

一个模糊的影子在他面前凝聚,那是苏璃。

她依旧是那副温柔的模样,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透明。

她没有说话,只是对着他笑了笑,然后轻轻哼唱起来,是一支他从未听过的童谣,只唱了半句,声音便戛然而止。

下一刻,她的身影如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化作无数光点,彻底消散在空气中。

“苏璃……”陈听风伸出手,却只抓住了一把湿冷的空气。

他再也抑制不住,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砸落在脚下的泥土里。

他知道,这是她最后的一丝残念,她回来,只为与他做最后的告别。

悲痛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就在他以为自己将要窒息时,一阵奇异的悸动从地底深处传来。

他猛地一怔,下意识地将耳朵贴向地面。

咚……咚……

那是心跳声。

两道心跳声,完美地同步在一起。

一道平稳有力,如同他曾经无数次感知过的那样;而另一道,虽然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却无比清晰、无比顽强地存在着。

“影……”他喃喃自语,泪水还挂在脸上,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笑意。

他终于明白了苏璃那个笑容的含义。

影还在,而且,它不再孤单。

夜幕降临,春雨停歇。

柳塘屯的家家户户如往常一样,点亮了窗前的灯火。

温暖的光晕连成一片,宛如地上的星河。

没有人知道,这是林尘最后一缕残念存续于世的最后一夜。

他虚幻的身影穿过村落,脚步无声。

他像一个游魂,贪婪地看着这片由他守护下来的人间烟火。

他走过赵无归的铁匠铺,看见那个沉默的男人正笨拙地为新钟擦拭雨水;他飘过岳山家的院子,听见里面传来中气十足的训斥声和少年不服气的顶嘴声。

最后,他停在了一户普通人家的窗下。

屋里,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划地在纸上练习写字。

“娘,这几个字好难写。”孩子的声音稚嫩,带着一丝不耐烦。

“不难的,你看,‘七步连环’,一笔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笔,就不是它了。”母亲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努力控制着毛笔,在纸上留下歪歪扭扭的四个字。

笔画虽然稚嫩,却一笔不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窗外,林尘透明的身影静静伫立。

他伸出虚幻的手,轻轻覆在那稚嫩的字迹之上,仿佛能感受到纸张的温度。

“教得好。”他低声说,声音轻得只有风能听见。

做完这一切,他的身影变得更加稀薄,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与此同时,白九娘在祠堂内点燃了三炷清香。

她从怀中取出一截被摩挲得褪了色的红绳结,那是林尘的母亲留下的遗物。

她凝视着红绳,

火焰“腾”地一下窜起,将红绳吞噬。

就在红绳化为灰烬的瞬间,立在角落里的承声杖竟无风自鸣,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

祠堂内外,所有长明灯的火苗,都在同一时刻剧烈地跳动了三下,而后恢复如常。

白九娘缓缓抬起头,透过祠堂的门,仰望着洗练过的夜空。

“小姐,”她轻声呢喃,像是在对某个遥远的存在汇报,“您牵挂的那个孩子……终于可以活得不像个英雄了。”

夜更深了,岳山独自一人来到锻心鼎的残骸前。

这里曾是柳塘屯力量的象征,如今只剩一地废墟。

他从怀里摸出一张被火烧得只剩一角的笔记残页,这是他从林尘的遗物中找到的唯一一张还留有字迹的东西。

他蹲下身,将这张残页投入锻心鼎的余烬之中。

一簇微弱的火苗舔舐着纸页,在它即将化为灰烬的最后一刻,火光映照出上面最后一行若隐若现的字迹:

“我不是钥匙,我是锁链尽头那个还肯回头的人。”

字迹消失,纸页成灰。

火光熄灭的刹那,整片大地都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震动。

不远处的终门表面,那光滑如镜的石壁上,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刻下了一行崭新的铭文:

林尘,生于柳塘,卒于春雨,享年不详。

第二天清晨,一个牧羊的少年赶着羊群路过碑林。

他发现通往无字碑的石阶上有一片湿痕,与周围的露水不同,那片湿痕的形状,像是一条焦黑的右臂印在上面留下的痕迹。

少年好奇地蹲下身想看个仔细,但初升的阳光恰好照在石阶上,那片印痕便迅速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挠了挠头,不知道那是什么。

但他站起身时,却觉得心头莫名一暖,仿佛被什么温柔的东西触碰了一下。

他看到石碑基座上,有一个空白的拳印凹槽,不知是谁留下的。

少年想了想,顺手从路边摘了一朵盛开的野花,小心翼翼地插在了那个拳印之中。

千里之外,一座窗明几净的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戛然而止。

一个扎着总角的幼童举起手,大声问道:“老师,书上说英雄守住了终门,那我们昨天故事里听到的林尘是谁?”

满头银发的先生停下讲课,微笑着看着他,目光温和而悠远:“他啊,是一个穿着旧教练服的老师,教了很多人怎么回家。”

所有孩子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窗外,春风和煦,吹过院中的旗杆。

旗杆上,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教练服正迎风轻轻飘荡。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问起,它应该由谁来穿。

新的秩序在悄然中建立,旧的伤痛在无声中愈合。

柳塘屯的清晨和黄昏,都伴随着悠长的钟声,日子平静得仿佛可以流淌到天长地久。

春雷祭后的第七日,天色微明。

晨钟一如既往地响彻村庄,催促着人们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然而,就在钟声落下余音未散之时,村口那排彻夜燃烧的长明灯,火光忽然毫无征兆地闪烁起来,明灭不定,如同风中残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