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元朝终于为黄金家族的铁蹄所掌控,那片辽阔的土地上,黄金家族的旗帜高高飘扬,宣示着他们的无上权威。
在消灭已扈氏为首的三大氏族以后,黄金家族为了巩固这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们竟不惜割让北方大片沃土,将那曾经属于大元的辽阔疆域拱手让人,就连繁华一时的汴梁,也无奈地回归了南宋的怀抱。
赵昀,这位南宋的帝王,身着龙袍,步伐沉重地踏入太庙。庙内烛火摇曳,香烟缭绕,徽、钦二帝的牌位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诉说着往昔的屈辱与哀怨。
赵昀站在牌位前,双手紧握,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低声祷告,声音虽轻,却充满了无比的信心:“先祖在天之灵,赵昀定当不负所托,重振大宋雄风!”
然而,这份信心并未持续太久。从太庙归来后,赵昀的心境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厌倦那繁琐的朝政,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朝堂之上,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人趁机崛起,他们狼狈为奸,肆意妄为,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赵昀对此却视而不见,甚至将朝政大权拱手交给了野心勃勃的贾似道。
时间如白驹过隙,十五年以后,转眼间已是淳祐九年。
阎贵妃初入宫时,被封为婉容,但那绝世的容颜和婀娜的身姿,很快便让她在后宫中脱颖而出。阎贵妃不仅容貌出众,更有一颗贪婪的心。赵昀为了博取阎贵妃的欢心,不惜动用国库巨资,派遣吏卒到各州县搜集珍稀木材,以建造一座奢华无比的宫殿。
那些吏卒如狼似虎,所到之处,民不聊生。他们强征木材,欺压百姓,一时间,各地怨声载道。
而阎贵妃却在宫中悠然自得,她身着华服,头戴珠翠,站在新建的宫殿前,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赵昀也被这座宫殿的奢华所震撼,对阎贵妃更是宠爱有加。然而,他们却未曾想过,这奢华的背后,是多少百姓的血汗和泪水。
朝堂之上,忠臣们纷纷上书,痛斥阎贵妃的奢靡之行,但赵昀却置若罔闻。他沉浸在阎贵妃的温柔乡中,早已忘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和担当。
而此刻的大宋,正如同那摇摇欲坠的宫殿一般,随时都可能崩塌。
八年以后,正值宝祐五年,天际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仿佛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席卷这片古老的土地。
黄金家族的铁骑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全面侵宋,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了整个大宋王朝。
边疆烽火连天,战鼓之声震耳欲聋,而丁大全,这位本应担当起保家卫国重任的奸臣,却隐匿军情不报,任由敌军的铁蹄一步步逼近,致使边防全线吃紧,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边关的每一寸土地。
那一日,丁大全在逃命的路上,被一群愤怒的将官围追堵截。他面色惨白,气喘吁吁,眼中满是绝望与恐惧。将官们怒目圆睁,高声斥责他的罪行,声震四野。
突然,丁大全脚下一滑,竟被挤落湍急的河流之中。他拼命挣扎,双手胡乱拍打着水面,但终究无济于事,很快便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只留下一串串恶毒的咒骂声回荡在空旷的河面上。
与此同时,深宫之内,阎贵妃的寝宫烛火昏暗,气氛沉重。她躺在病榻之上,脸色蜡黄,气息奄奄。
宫人们低声啜泣,却无力挽回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女子的生命。
终于,一声微弱的叹息之后,阎贵妃的生命之火彻底熄灭,她的离世如同一片枯叶飘落,无声无息,却预示着宫廷中又一个时代的终结。
而此时的赵昀,这位南宋的帝王,也已是风烛残年。他病重卧床,面容憔悴,眼中闪烁着对生命的渴望与无奈。
他曾下诏征求全国名医为自己治病,但消息传出后,却如石沉大海,无人应征。那些曾经对他阿谀奉承的臣子们,此刻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卷入这场皇家的灾难之中。
赵昀的膝下本有一个儿子赵维,那是他唯一的血脉。
然而,命运弄人,赵维在出生数月后便不幸夭折,此后赵昀再未有过子嗣。无奈之下,他只得立自己的侄子赵禥为太子。
赵禥虽贵为储君,却是个荒淫无度之人,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政之事漠不关心。他的即位,无疑为南宋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赵禥即位之后,朝堂之上风云诡谲,国家命运悬于一线。这位新帝,身形瘦弱,眼神空洞,智商远低于常人,对治国理政一窍不通,却对荒淫享乐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
后宫之中,灯火通明,昼夜不分,赵禥终日宴坐其间,与一群花枝招展的妃嫔们饮酒作乐,笑声、歌声、碰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纸醉金迷的荒唐画卷。
那些本该用来批答国家大事的公文,竟也被他随手抛给了四个最为得宠的女人——春夫人、夏夫人、秋夫人、冬夫人,她们以色侍君,手握重权,却在处理政务上毫无章法,只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决断,朝纲因此大乱。
而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右丞相贾似道如一颗毒瘤般迅速膨胀。他被赵禥封为太师,地位显赫,实则野心勃勃,意图掌控整个朝廷。
贾似道结党营私,大肆拉拢亲信,排斥异己,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稍有不慎,便可能家破人亡。
贾似道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即便是面对天子赵禥,也从不收敛锋芒。每当赵禥稍有不满或疏忽,贾似道便以辞官相要挟,言辞之犀利,态度之强硬,令人胆寒。
赵禥深知自己离不开这位权臣的支持,每当此时,总是吓得脸色苍白,卑躬屈膝地跪倒在地,泪水涟涟地恳求贾似道留下,那模样,哪里还有一丝一毫天子的尊严。
而贾似道,非但不知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他在府中大肆**,强抢民女,甚至不惜以权势逼迫朝中大臣的妻女供他享乐。
那些被迫屈从的女子,在贾似道的魔爪下哀嚎挣扎,却无人敢为她们伸张正义。整个朝廷,笼罩在一片乌烟瘴气之中,国家的未来,堪忧至极。
忽必烈夺得元朝皇位,本来他准备改国号为蒙朝的,在汉家文臣建议之下,黄金家族本来就是扈三娘之子的皇后,我们当继承元朝才可稳定内部,忽必烈就自称元朝第八位皇帝,即派兵侵犯南宋四~川地区,并沿汉江南下。
元朝由扈三娘→晁岚明→晁嵩→扈天旭→林须→扈承麟→托雷→忽必烈,进行更替。
忽必烈的大军如黑云压境,将襄阳城团团围住,铁蹄轰鸣,战鼓不息。与此同时,樊城也未能幸免,蒙古铁骑的锋芒直指其城下,两城之间,烽烟四起,战况惨烈。
而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身为朝廷重臣的贾似道,却选择了隐匿军情,不仅未向朝廷上报,更未派遣一兵一卒前往增援。
襄樊二城,在蒙古大军的猛攻下,宛如风雨中的烛火,摇曳欲灭。
三年的围攻,城墙早已斑驳不堪,守城的士兵们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决绝,每一次的冲锋与反冲锋,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郭嘉,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最终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牺牲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了南宋军民的心上。
黄蓉,这位昔日桃花岛上的精灵,如今却深陷绝境。忽必烈的侄子,一个冷酷无情的蒙古将领,带着胜利者的傲慢与残忍,踏进了襄阳城。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黄蓉被这位大元将领奸~杀,她的遭遇如同寒冬中的最后一片落叶,无声地诉说着南宋的悲哀。
消息不胫而走,终于传到了南宋皇帝赵禥的耳中。他震惊、愤怒,质问贾似道为何隐瞒如此重大的军情。
贾似道面色如常,谎言信手拈来:“陛下,元朝兵马早已退去,这不过是市井流言,不足为信。”
赵禥将信将疑,提及是一个宫女透露的消息。
贾似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随即下令将那无辜的宫女残忍杀害,以绝后患。
这一举动,无疑加深了南宋朝廷的腐朽与黑暗。
朝堂之上,官员们或明哲保身,或同流合污,国家的命运在他们的沉默与贪婪中被一点点吞噬。
南宋王朝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处于灭亡的前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