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乐安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8章 生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世道,对女子太苛刻。

那些被拐的女子,即便侥幸获救,等待她们的仍是世人的指指点点、家族的嫌弃避讳,甚至官府的无情盘问。

她们活着,却像是早已死去。

她们的姓名被抹去,过往被掩埋,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在旁人的唾沫里浮沉。

有人会说她们“不检点”,仿佛被拐卖是她们的错;

有人会嫌她们“脏了门楣”,连亲生父母都不敢认回;

更有甚者,官府审案时,还要一遍遍逼她们回忆那些不堪的遭遇,仿佛她们的痛苦只是案卷上的一行墨迹,而非活生生的人命。

……

“我要去砸了那些伪君子的家!”韶汝霖攥紧拳头,指节发白,眼中怒火灼灼。

他想起那些被救回来的女子,她们瑟缩在角落里的模样,想起她们空洞的眼神,想起她们被挑断的脚筋、被毒哑的喉咙。他恨不得一把火烧尽这世间的污浊,让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吃人血馒头的伪君子统统现出原形!

“然后呢?”

弘璋太孙按住他颤抖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像一盆冰水浇在少年滚烫的怒火上。

“你砸了他们的家,让他们无家可归。”弘璋太孙的手指微微收紧,力道不重,却让韶汝霖动弹不得。“你有想过那些女孩们该怎么办?她们会失去父母兄弟的依靠。而世人又会怎么说呢?他们会说这些女孩果然是祸害家人的灾星。”

韶汝霖的嘴唇动了动,想要反驳,但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是啊,砸了那些人的家,然后呢?那些女子会被骂得更狠,会被视为“祸水”,会被家族彻底抛弃。她们已经够苦了,难道还要因为他的冲动,再被推入更深的深渊?

少年眼中的愤怒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迷茫。

他第一次意识到,有些敌人,不是靠刀剑就能战胜的。

——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那些杀人不见血的流言,那些藏在“礼义廉耻”背后的吃人规矩,比任何敌人都难对付。

他可以用剑砍断人贩子的手,却砍不断世人对女子的恶意;

他可以救回被拐的女子,却救不回她们被世俗碾碎的尊严。

“那……我该怎么做?”

韶汝霖低垂着头,声音喑哑,像是被砂石磨过。他盯着自己攥紧的拳头,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弘璋太孙沉默片刻,目光越过窗棂,目光望向远处。

良久,他才开口,声音很轻,告诉韶汝霖:“世道会变好的。”

韶汝霖的呼吸一滞。

会变好吗?那些被拐卖的女子,那些被践踏的尊严,那些藏在“礼义廉耻”背后的吃人规矩——真的会变好吗?

他缓缓松开拳头,指缝间渗出的血珠顺着掌纹蜿蜒而下,一滴、两滴……无声无息地渗入地毯,洇开一片暗红。

那血色像是无声的控诉,又像是某种无力的妥协。

韶昱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从阿兄流血的手,移到皇兄沉静的侧脸。

她忽然明白,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刀剑只能杀人,却杀不死人心里的恶鬼。

他们要做的,是比杀人更难的事——

改变这个世道。

……

当太孙妃高氏拿到韶昱递来的图纸,摊开仔细去瞧时,越看越是暗暗心惊。

从选址、收支、人手安排,甚至连如何应对流言,都一一考虑周全。

“皇嫂,我想请您帮忙出面建绣庄。”韶昱白嫩嫩的指尖点着图纸,细细解释,“前院接绣活,后院可以住人,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女子,教她们手艺……”

绣庄不仅提供食宿,还会按绣品品质给予工钱,让她们真正能攒下银钱,日后或可赎身,或可自立门户,不必再仰人鼻息。

高氏怔然,抬手轻抚韶昱的发顶:“宬玥,这些……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这是高氏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感受到,韶昱与其他三岁孩子的不同。

——真的是神仙童子。

韶昱摇摇头:“我去查阅了以往各朝代的典籍,还去请教了一些不同身份的人……集思广益,才有现在这份成果”

韶昱查阅地方县志记载,被拐卖过的女子,特别是误入风尘的女子,获救后会被归类为“贱籍”,只能从事贱业。

绣娘,是所有贱业当中,收入最稳定、最体面,也最适合女子谋生的身份。

所以,韶昱请高氏出面,以太孙妃的名义,在几处繁华大城内修建绣庄,收留那些无家可归、在家中无立足之地,甚至活不下去的女子。

世间女子多悲苦。

这些女子大多出身贫苦,或因战乱流离失所,或因家中重男轻女而被苛待,甚至被父母当作货物一般随意发卖。

韶昱深知,若无人相助,她们要么沦为奴婢,要么流落风尘,最终难逃凄惨命运。

绣庄便是她为这些女子谋的一条生路。

她会聘请技艺精湛的绣娘教导她们女红,让她们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底层的女子大多辛劳坚韧,吃苦耐劳,若给她们机会,她们的能力绝不逊于男子。

可世人却总认为,女子天生就该依附父兄、夫婿而活。

——凭什么?

韶昱不甘心。

她不仅托高氏建绣庄,还暗中委托李开景出宫,在各州府悄悄设立女学和善堂。

若想真正改变女子的命运,仅靠一时的救济远远不够。唯有让她们读书明理,习得技艺,才能彻底摆脱被轻贱、被买卖的宿命。

女学会招收三岁至十五岁的女孩,不仅教她们认字、女工、算学,还传授一些粗浅的功夫,让她们既能谋生,也能自保。

每日免费供应三餐,每月小考优异者,可得十文钱,外加一块布料或丝线作为奖励。

韶昱希望,这些女孩能学会一技之长,日后不必仰仗父兄夫婿的脸色过活,而是能靠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地活着。

韶昱对身边的医女、女官、侍婢,洒扫宫人、苦役……都问过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进宫?

答的最多的是被卖的。

即使是这样,她们还在庆幸爹娘没有因为她们是女孩,刚一出生就被溺死或者遗弃。

女子生来不易,若连最亲近的家人都视她们如草芥,这世间还有何处是她们的容身之所?

韶昱明白,唯有女子真正有了价值,女婴才不会被家人视作累赘,出生时便被溺毙于水盆;长大后,父母不会为了三十几贯,便将女儿卖入深宅大院为奴为婢。

韶昱深知自己的责任,她贵为公主,有幸成为这世间最尊贵的女子之一,便该竭尽全力,庇佑天下女子。

——因为她们,也是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