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芝从小就长得容貌出众,家里人对她也是十分宠爱。不仅请女先生教会了她琴棋书画,连织布,女红,做饭,理家都教她做得有模有样,让人挑不出错来。
刘兰芝的兄长比她年岁长一些,因此刘兰芝的嫂子嫁进刘家的门时,刘兰芝正在家里待字闺中。不过姑嫂俩关系处得还不错。刘兰芝的嫂子嫁进刘家门时,带了许多嫁妆来,还跟了一个小些的丫鬟和一个长些的老妈子。小些的丫鬟每日将刘兰芝的嫂子收拾打扮的粉妆玉琢,人见人夸。长些的老妈子则将她嫂子份内的家务全包了,做饭,洗衣,清扫,等,还包括养花,种菜及养些鸡等。给公婆端茶倒水,照顾她兄长等则由她嫂子亲力亲为。由于嫁妆丰厚,个人妆容优雅,家里的活已不曾少做一点,因此刘兰芝的嫂子在刘家是被公婆和丈夫看重和敬重的。刘家当时给的彩礼也不少,刘兰芝的嫂子也全部都带进了刘家来。逢年过节,给公包,小姑子包红包,打赏家里的仆从等倒也做得是礼节周全,有情有义的。因此刘家对这个儿媳妇是十分满意的。刘兰芝的兄长也十分得意。他认为他妹妹刘兰芝花容月貌,更要嫁得好才行。
当焦仲卿带着丰厚的彩礼由媒婆领着来到刘家向刘兰芝提亲时,刘家包括刘兰芝本人对这个文质彬彬,一表人才的焦仲卿都很看好,加之彩礼也让人满意。因此俩年轻人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到了吉日,婚礼如期举行,场面风光热闹,一时引得许多人羡慕。
刘家的收入大部分交给了刘兰芝的嫂子来管理。她倒是替刘兰芝着想,备足了嫁妆。还在焦家附近买下了两处店铺,找了可靠的人来经营。虽是刘家名下的产业,成本费用由刘家负责,但店铺的收入全由刘兰芝做主使用。一个月也有十几万两的进项,对刘兰芝是极大的帮衬。
同时刘嫂还给刘兰芝也备了一个小丫鬟和一个老妈子随行到了焦家。并吩咐刘兰芝婆家若有干不了的活可让老妈子拿到两个店铺里,让刘家的伙计帮着做。如此,对刘兰芝的照应也算上是十分周全的了。
焦家也有生意做,有店铺要照料。平时有焦氏父子经营照看,焦家婆母和新媳妇刘兰芝便留在家里照顾家里。这焦家婆母对刘兰芝家的陪嫁很满意,本想收着由自己掌管。但刘家却事先再三地声明陪嫁不会交给婆家掌管。因此焦母对此是十分不满,一大笔的钱财在家里放着,她却一点也都使不着,想到这点她就很气闷。
因此焦母看着刘兰芝越是容貌端庄优雅越是来气,便从天一亮起就开始给刘兰芝安排活干。一开始随行来的小丫鬟和老妈子倒是抢着干,但焦母都说干得不好,要由刘兰芝亲自做才算消停。这把新到焦家的三人整得都不会干了。
刘兰芝每日疲于应付婆家,趁着嫂子的第三个孩子满月回娘家庆祝,把在婆家的这些事跟嫂子说了。嫂子听了觉得还是刘家人厚道,三言两语哄一哄,过年过节红包发一发,就够她过得轻松自在。要是刘家也同焦母一样地待她,也够她整日应付的了。感慨一番后,刘嫂出主意说把那两处店铺过到刘兰芝名下,前提是要由她亲自经营才行。焦家的那些活计添两个仆从去做就是。
这样刘兰芝带着过到她名下两个店铺的房契回到焦家,然后告诉给了焦仲卿。焦仲卿自然是很高兴,又去告诉了父母。焦父同儿子焦仲卿一样很高兴,每月多十几万两的进项当然是好的。即使由刘兰芝去经营管理也无妨,女人很多事不方便出面,最后还不得他们父子去操持。只是只有焦母不高兴,刘兰芝陪嫁的那些嫁妆她花不着就够令她生气的了,亲家又整了两间店铺在刘兰芝名下,这是不想让刘兰芝在她眼皮子底下受气。这可把焦母给狠狠气着了,她刚要说话反对,刘兰芝便赶在前面说道:“家里虽也有很多活计要忙碌,不过店铺里的人手倒也有富余的,请人来搭把手倒也方便,还不用另给工钱或管吃住等。”焦家父子一听连这都想倒了,倒是省了事了,便连忙说好。焦母见无人与她意见一致,便暂时没再吭声。不过焦家父子也醒过味了,这刘家是多不想刘兰芝在焦家里受气,才舍得出这么大的本钱和力气如此,看来自家的焦婆子平时没少给新媳妇气受。只是他父子二人平时顾不到家里面的情况,只能靠刘兰芝自己应付了。
焦母见众人都盯着她,如果不说点啥显得这家里面就她跟人不对付。于是难得的焦母和颜悦色地笑着说:“你们都忙,忙点好,家里收入多了也是大家的福气和造化。”刘兰芝见状没有吭声,焦父不好不接话,便也笑着说道:“家里还要你费心看顾操持,你就多受累了。”焦仲卿怕焦母又找着话题发挥也跟着说道:“有干不了的就跟我和父亲说,兰芝的店里也有人手,说一声也一样方便。”焦母听了前面的还高兴,听到后面时就忍不住又冷哼了一声。焦氏父子一看这情景,才知刘兰芝平时在家里没少被焦母给脸色看,给气受。可这种家务事家家都有,如何又厘得清呢?还是少掺合吧。不过做为一家之主,有些事还是要放到明面上拿个态度出来的。于是焦父又问刘兰芝道:“你平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呢?这些活你也要事先都安排妥当,免得你母亲又为此操心。”这话一出焦母一下就找到撑腰的了,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刘兰芝却说道:“除了做饭洗衣打扫外,主要就是织布。做饭洗衣打扫已有人去做。只是这织布从早织到晚,也常令母亲不满。如今这活以后我每日找两个得力的伙计来做,倒也不用操心。”焦氏父子才知焦母是如何苛待刘兰芝的了。只是他俩还未说话,这焦母却捡了话头说起来:“我倒是已为你本事大是个明白人,原来还在怪我平时多事。自家人穿的衣物自然要亲手织用心织才是一家人的情份和福份。你找了事做却躲懒把家里的事推给外人去做。那穿在身上的衣物别人织的做的能与家里人织的做的一样的感受吗?多漂亮,多能干都不及亲力亲为的用心可贵。你是没人教过你这些吗?”眼看着又要吵起来,刘兰芝算是明白了焦母为何平时要她从找织到晚还不满意,但是攒福气有够的吗?穿着感觉好把人累着就值当吗?这话却不能说出口,否则就是不贤惠躲懒的人了。于是刘兰芝想了想说道:“得了空我还是要织布的,毕竟自家人穿的是该用心些。”焦母听了这话总算是心里舒服了。她也是为这个家好,可不是故意为难人的“恶婆婆”。焦氏父子见状无话可说,便说道:“家里的事还得你娘俩多操心才是。”
焦父想了想对焦仲卿说道:“你媳妇才接受店铺,难免有许多事拿不定主意。这两天你跟着帮她熟悉一下店铺的业务,有需使钱的你自己拿主意。这也是我们家的店铺,该花的钱不用省,不能都让你媳妇自己担着。”焦仲卿一听就明白了父亲的意思,看了看刘兰芝,然后应道:“这个父亲放心,我也正有此意。”刘兰芝看着这父子俩,心想正好她从未经手管理过店铺,以前钱和人都是娘家出,娘家管,她只管花钱。如今要方方面面都操心,正好也学一学。虽然刘家嫂子跟她讲了一些,听着也不难,不过要实际做起来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所以刘兰芝听着并没有吭声。焦父见状想了想说道:“这两间店铺的收益你们俩先管着,以后家里的开支给你母亲那每月再添上一百两银子,给你媳妇也同样算一份。”焦母听了说道:“有钱了也该省着花,何必要用两份呢?”焦父听了说道:“兰芝白天在店铺里总要开销,要挣得都花掉了,两间店铺不是白耽误功夫吗?”焦母,焦仲卿,刘兰芝这才算是听明白焦父的意思。两间店铺焦家出了刘兰芝的生活费,账就要报在明处,不能想花就花掉了。若没挣着钱那就是白耽误时间和功夫了。焦母马上不再反对。用生活费换两间店铺的收益,自然是划算。这事还是男人想得明白,只是急不得一时之利。
见焦母竟然没再反对,这出两份生活费的事便定了下来。回到卧室,焦仲卿拿出一张三百两银两的银票交给刘兰芝。这是给她的那一份生活开支。刘兰芝接过银票想了想说道:“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从明天开始我就学着给两间店铺记个账,这样也好拿到桌面上说清楚些。”焦仲卿想了想说道:“你先记个流水账,回头我再教你记正式的账。”刘兰芝点点头。焦仲卿想了一会儿拿出了一张一千两银两的银票给刘兰芝说道:“虽然店铺在你名下,也算是家里的产业,这些钱你先拿去用,不够使的地方就说一声。”刘兰芝高兴地接过了银票。嫁入焦家,焦仲卿也给过她钱花,买衣物,首饰或吃的,但这么大笔可是第一次。刘兰芝拿着银票看了看笑着对焦仲卿说道:“难怪女人都喜欢管钱,我虽自己娘家有些底子,自己也攒了些,但接过这钱时感觉上还是很不一样的。”焦仲卿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其实别看我母亲管钱管得紧,但她管这个家也很不容易。虽然她很多地方很节省,让人觉得有点刻薄,但把钱交到她手上父亲和我都是放心和踏实。因为需要的时候问她要总能拿的出来,每笔账都很清楚。这一点不是每个人,尤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到的。”刘兰芝看着焦仲卿想尽力明白他的意思。焦们卿就接着说道:“这么说吧,有漏洞的钱袋子还是钱袋子吗?显然不是,因为没人会去用。所以不是每个女人都适合掌钱管家。”刘兰芝继续看着焦仲卿。焦仲卿接着说道:“我和父亲都会支持你。但如果你做不好,那么你掌管的底线也就是这两间店铺。要理家还是有很多需要学的。”听到这儿,刘兰芝接过一千两银两银票的兴奋劲已经过去了。刚刚兴起的一点点掌家的野心也被这番话浇了个清醒。用她娘家的财产给她练手确实不会那么让人心疼。钱财是大多数一般人的底线。
刘兰芝有点觉得她是在给自己找事,但想到那个会掌家的婆母对她的行为的种种挑三捡种,管店铺至少她说了算,即使亏了也没坑婆家。况且店里的账房和伙计都是娘家用熟的老员工,她又不笨,没道理会做不好。想了想刘兰芝说道:“我先试试,若做不好就交给你和父亲管理好了。你们若嫌麻烦,我就把它们卖了也行,或者租出去也行。”焦仲卿扶着刘兰芝坐下说道:“我会帮你的,好好做,不要让母亲小瞧了你。虽然她对你有点严厉,但你若真做好了她会很高兴的。人不会嫌钱多,也不会嫌福气多。你要不让她小瞧你,你就用点心把两间店铺管理好。我和父亲都希望能多一个帮手,你可以试试。不着急,慢慢来。”
听了这些话,刘兰芝没有了之前很轻松很不在意的想法,她也不由地认真了起来。
不过刘兰芝做起来才发现她之前又太过小心了些。其实她做得还是满得心应手的。这样她又买下了两间店铺。然后不知不觉间,她已陆续盘下了十几间店铺。月收入达上百万两银两。
当刘兰芝第一次给婆母发过年红包一万两银两时,婆母笑得跟看亲闺女似的。从那以后婆母对她总是和颜悦色地说话,很多事情都会主动跟她商量。她慢慢地成为了焦家真正的一份子。
当婆婆主动给她请了医生调理身体,并每次亲自为她熬药后,刘兰芝终于怀孕了。当刘兰芝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后,婆母成为了一个慈祥的长辈。所以儿媳在婆回面前始终是比不过孙子的。但有了孙子后,婆母对刘兰芝也更好了。她的总算安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