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侦探佑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第13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霞山医院的断壁残垣,工藤佑一的黑色风衣下摆被吹得猎猎作响,他的皮鞋碾碎满地碎玻璃,发出细碎的脆响,在这片死寂的废墟中格外刺耳。

眼前焦黑的墙体如同巨兽张开的獠牙,扭曲的钢筋从坍塌的天花板垂落,宛如垂死者伸出的枯枝,诉说着那场惨烈火灾的恐怖。

他低头,再次翻看手中已经泛黄的幸存者名单,纸页间散发着一股陈旧的霉味。

“13名孩子被救出,但档案里只有12个人的记录。“工藤佑一的声音低沉沙哑,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名单边缘,眉头紧紧皱起,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突然,一张褪色的合照从名单中滑落,飘落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

工藤佑一弯腰捡起,小心翼翼地用袖口擦去照片表面的尘土。

照片里,年幼的森田千夏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站在病房中央,嘴角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她身后整齐地站着12个孩子,稚嫩的脸庞上带着相似的青涩与不安。

然而,当工藤佑一的目光扫过照片角落的镜面反射时,心脏猛地漏跳一拍。

镜中,除了12个孩子的身影,还多了一个模糊的影子,那个人的脸被强烈的反光完全遮住,只露出一只右手。

那只手的姿势诡异,手指微微蜷曲,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手腕内侧那道清晰可见的疤痕,蜿蜒扭曲,如同一条随时准备出击的毒蛇。

“有人被抹去了。“工藤佑一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道疤痕,脑海中无数念头闪过,这个消失的第13人究竟是谁?

为什么会被从档案中抹去?

废墟中的风仿佛变得更加寒冷,吹得他脊背发凉,而这个未解之谜,就像一团迷雾,将他深深笼罩其中。

——————————

看守所的荧光灯在深夜发出滋滋的电流声,混着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将三号监室浸泡在一片惨白而潮湿的氛围中。

霞山夜一蜷缩在发霉的草垫上,铁链随着他的呼吸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突然,他的身体剧烈地弓成一张弯弓,喉间发出野兽般的嘶吼。

看守透过观察窗看到,夜一的皮肤下仿佛有无数条蚯蚓在蠕动,青色的血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起,如同扭曲的树根。

“按住他!“狱警们撞开牢门,却在触及夜一的瞬间触电般缩回手,他胸口的皮肤正以惊人的速度皲裂,一粒漆黑如墨的曼陀罗种子破土而出,表面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

黑色藤蔓顺着夜一的脖颈疯狂蔓延,所到之处,皮肤如同被硫酸腐蚀般溃烂。

他的指甲疯长,变成青黑色的利爪,死死抠住铁床栏杆,在金属上留下深深的抓痕。

“你们……永远……找不到他……“夜一的声音破碎而沙哑,嘴角溢出带着尖刺的血红色花瓣,每一片花瓣上都凝结着黑色的黏液。

话音未落,夜一的身体突然僵直,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灵魂,重重地砸在地面上。

狱警们惊魂未定,却惊恐地发现,夜一的尸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腐烂。

72小时后,当法医戴上口罩,打开冰冷的解剖台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夜一的胸腔内,原本的心脏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株由曼陀罗根系编织成的黑色花球,每一根藤蔓上都布满细小的倒刺,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秘密的恐怖与诡异。

而那朵曼陀罗的花蕊中,隐隐闪烁着一道蛇形的纹路,与工藤佑一在照片中看到的疤痕如出一辙。

——————————

警局会议室的顶灯,在深夜嗡嗡作响,惨白的光线如同利刃,将服部平次的影子斜斜地投在斑驳的墙面上。

十二张证物照片铺满整张深棕色会议桌,边缘还散落着放大镜片与红笔,在强光照射下,照片里的犯罪现场细节纤毫毕现。

服部平次垂眸盯着第一案的照片,那架钢琴弦轴表面斑驳的铜绿下,半枚模糊的指纹若隐若现。

他伸手拿起第六案的照片,刀柄上同样的残缺指纹,正沾着干涸的血迹,仿佛是凶手故意留下的挑衅,像是在无声嘲笑警方的无能。

“啪!”服部平次突然将第十二案的照片重重拍在桌上,照片里被害人胸前的曼陀罗花饰上,那半枚指纹正卡在花蕊凹陷处,与霞山夜一尸体上的曼陀罗藤蔓形成某种隐秘的呼应。

他的瞳孔微微收缩,喉结滚动着咽下一口唾沫,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这不是巧合!”服部平次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抓起红笔,在每张照片上精准地圈出指纹位置,红色的圆圈在惨白的照片上格外刺眼,仿佛是一个个正在渗血的伤口。

“有人故意在每起案子里留下签名。”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桌照片,“而且这个人,熟悉我们的侦查流程,甚至在引导我们追查。”

一旁的警员倒吸一口冷气,会议室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变得急促起来,雨点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与室内紧张的气氛交织在一起。

服部平次的眉头紧皱,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他知道,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连环凶手,更是一个在暗处精心布局、将警方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高智商罪犯。

而那半枚残缺的指纹,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钥匙,也是凶手为他们设下的致命陷阱。

警局技术科的荧光灯,在深夜泛着冷白的光,麻衣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将那半枚残缺的右手拇指指纹输入警用数据库,随着进度条缓慢加载,空气仿佛也变得凝重起来。

突然,屏幕骤然变红,刺耳的警报声在寂静的房间里炸响。

麻衣猛地往后一缩,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系统弹出最高权限警告窗口,鲜红的警示文字不断闪烁:“匹配对象:静冈县警局刑事课长・黑泽阵”。

“这不可能......”麻衣的声音颤抖着,她不可置信地凑近屏幕,指尖轻轻触碰着那些文字,仿佛这样就能确认这只是一场噩梦。

“匹配对象是现任静冈县警局刑事课长・黑泽阵,三次获得警视总监奖的模范警察。”她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震惊与困惑。

屏幕上黑泽阵的档案照片里,男人约五十岁,面容冷峻,右眼戴着黑色眼罩,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压迫感。

他左手捧着奖状,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可本该在画面中的右手拇指却被刻意裁切出画面,只留下空荡荡的袖口边缘。

麻衣的目光死死盯着照片的裁切处,那里的像素明显与周围不同,像是后来经过精心处理。

她的后背渗出冷汗,浸湿了衣衫。

一个获得无数荣誉的模范警察,竟然与十二起凶案的关键线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真相太过颠覆,让人难以接受。

麻衣颤抖着拿起手机,准备将这个惊人的发现汇报给上级,可手指悬在拨号键上迟迟不敢按下,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着她,仿佛只要拨通电话,就会陷入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暗漩涡。

档案室里弥漫着陈旧纸张的霉味,白炽灯在布满灰尘的灯罩下发出微弱的光。

工藤佑一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1984年霞山医院火灾的旧案卷宗,泛黄的纸页间夹杂着烧焦的碎屑,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惨烈。

当他的目光扫过调查人员名单时,瞳孔猛地收缩——黑泽阵的名字赫然在列。

“1984年,那时候他还只是个普通警员。”服部平次凑过来,手指点在泛黄的文件上。

“而现在,他已经是静冈县警局刑事课长,还多次获得警视总监奖。”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与疑惑。

紧接着,麻衣带来的体检报告更是让气氛陡然紧张。

黑泽阵的体检档案里,右手拇指指纹那一栏,赫然标注着“天生残缺”。

这与案发现场遗留的半枚残缺指纹不谋而合,难道这真的只是巧合?

工藤佑一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他摩挲着下巴,陷入沉思。

“还有这个!”麻衣快速敲击着电脑键盘,调出近十年的案件协作审批记录。

“所有生肖案件的跨辖区协作,竟然都由黑泽阵亲自审批,这些案件看似毫无关联,却都能通过他的权限调动警力、封锁关键线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一直在利用职务之便,操控着案件的调查方向。”

最致命的证据,藏在火灾当晚的执勤记录里。

静冈警局的排班表清晰显示,1984年火灾发生的那个夜晚,黑泽阵本该在静冈值班。

然而,东京警方的出警记录中,却出现了他的名字,两份记录时间重合,地点却相隔数百公里,这不可能是笔误。

“他,当晚一定在霞山医院。”工藤佑一的声音低沉而笃定。

“或许,他就是那场火灾的始作俑者,也是这一系列凶案的幕后黑手,可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个消失的第13人,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档案室的窗外突然响起一声炸雷,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黑暗中,黑泽阵的档案照片在闪电的映照下忽明忽暗,他那只被刻意裁切出画面的右手,仿佛正从照片里伸出来,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