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你往下,我往上,狭路相逢凑一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县城招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县城里,卢正平今日的任务是要下发各路招工文书。

两份文书,四城的每条街道各要贴一遍,不仅如此,他作为招工的负责人,还要带头拉一些人过来。

西东城区是官商混杂之地,想要招百姓,还得看南北两区。卢正平是早早起床,西北东南四处各街跑了个遍张贴告示,等他到达最后一个南区时,正巧赶上了冷清的一段时间。

南城区有好几条条主路,百姓居多,铺子多为密密麻麻的商铺。今年限商令的下发,因为有着杨一舟的镇压,南城街道的影响不算太大,只是各大铺子的租金都上涨了一小部分,勉强还撑得下去。但这大冬天的,百姓们更愿意足不出户,因此这个时间段,南城区家家户户的生意算不上特别好。这个时候,街坊邻居们都凑在了一起,商讨着近段时日的八卦趣事,家长里短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两三句。

“锵,锵,锵——招工喽招工喽,快来瞧一瞧啊!招工喽!”

街上的冷清使得这锣声贯穿整个长道,一时之间,店里的人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怎么啦?怎么啦?这是怎么啦?”

“哎呦喂,听说县城要招工了,有铜板嘞!”

“别挤别挤!”

“我看看!”

“有没有人告诉咱们,告示上写的什么呀?”

“是啊,俺们不识字儿啊!”

“锵锵锵!安静安静!大家伙安静!”

见华宁街正中央的位置挤满了人群,小士兵不得不拿着铜锣震慑着众人。靠近前排的人七嘴八舌问道:“这位大哥,敢问这告示上招的什么工啊?”

“两份工。要工匠和厨子,男女老少皆不限,只要大家肯干活,那是铁定能过个好年。”

“大哥,这话怎么说呀?”

“是啊,没听懂!”

“咱们县城招工匠和厨子。工匠每三天有一百个名额,三日一换,要全部去北城区做活,自带干粮,同时第一批被选中的人要去六天,时间从明天开始算。大人会给大家发备好的材料,工匠们只需要制作木签子出来,但质量一定要合格!每五条签子一个铜板,每三日均算能拿一百个铜板呢!最少要持续一个多月,能挣得的铜板不少嘞!”

“三日一百文!”

“这活也不错了,也比现在挣不到钱要好啊!”

“大哥,您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大人亲自张贴的文书,还能有假?!麻烦大家向后面传一下,有本事的想要报道的半个时辰后来我这里登记!”

得到了小哥的肯定回复,一传十,十传百,人群沸腾了。

三天一百文啊!

这家里要是有人摆卖小摊小贩的,每天多做一点活,岂不是三天就能将一个月的地租给挣回来了?要是再多做三日,这连每个月的税也给交上了啊!

这白给的活不要白不要啊!去!一定要去!

很快,人群中又有人发问:“大哥,那厨子是怎么个招法呀?”

“城内要招二十到三十个手艺极好的厨子,大家要是觉得自己厨艺好的就来报道,就只有今天这一天的报道时间,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啊!报完道之后,明天要去西城区参加厨艺选拔,等所有人选出来之后才会给大家安排任务。放心,被选上的人,工钱不会少的!均算下来每人每天至少能拿二十个铜板呢!而且后续还会有一项惊喜在等着大家!不过厨子数量有限,只有二三十个名额,一定要是厨艺极好的人才能选上,同时往后是不会再招的,所以报道需要考虑一下啊!”

“每天二十多个!”

“我的天,这么多的吗!”

他们这群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有种田的,有做活的,也有摆摊的,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也只有七八十个铜板的进账,更别提县城已经有两年粮食收成都不好了,一文钱恨不得掰两半来花。这只是做一顿饭啊,每天还能有二十多个铜板!去去去!赶紧报道去!

“惊喜?大哥,是什么惊喜呀?”

小兵神神秘秘,故作玄虚:“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事实上,他也不知道。他只是听从吩咐来传话的。

“大哥,这竞争会不会很激烈呀!”

“会有一点,其他三座城区也是一样的。知晓大家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田地,所以,能和家里人商量的,赶紧下手啊!这是大人对南城百姓们的厚爱,千万不要错过了!”

“得嘞,俺这就回家跟爹娘商量一番!”

“我也去,我也去。”

“我公爹在田里干活,我得赶紧回去跟他们商量商量。”

“赵家娘子的,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回去。”

众人七嘴八舌,奔走相告,不一会儿,招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南城区的所有街道。

一时间,工匠家的喜不胜收,田里种地的人得了消息也是纷纷收了农活,商讨着派谁前去,小兵面前早已排起长队,一个个地等着报名。无疑,今年的粮食收成不好,在街道上摆摊还要应对上涨的租金,上涨的物价以及各种各样的税收,最近时段生意又冷清,冬天大家足不出户,更是一天都进不了账,不赔本已经算是好事了。偶然天降一个多月的活,那是攒着劲地想要报上名。毕竟工匠的手艺都不错,有些农户家里的妇人做饭也不差,怎么着都得试一试。

卢正平是真没想到,这效果是出奇的好。虽然他不知道杨大人制签子和招厨子意欲何为,但就看这么多人的报名数,他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不得不说,他挑人的眼光还真是不错,这挑出来的这个喊话小兵办事能力妥妥的!

其他三城区也不惶多让,最后统计下来,光是工匠的报名数就有五六百户,每户出一个或两个人,将近县城工户总数的一半。

最终按照报名先后选定出来的第一批工匠,西城区给了五个名额,东城区给了十个名额,北城区给了二十五个名额,南城区给了六十个名额。

卢正平将这第一波人带了出来,顶着其余人羡慕的目光离开南城,前往北城区早已收拾好的房间内。

房间在深山林脚下,北城区最北边的山林由县城管辖,关押着一大批刑奴做着免费的苦力,从昨个开始,他们便已经砍伐一大堆木头往山脚下的院子里送。

院子前后堆满了木头,一群人看见木头那是犹如看见宝贝一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群工匠们常年跟木头,跟铁打交道,仿佛是在看自己的孩子。

“都站好!不许乱动!”

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瞬间让这一群人吓得原地噤声不敢动弹。

卢正平朝着对方抱了抱拳:“秦大人,那这一百个人就交给你负责了,我还要赶回去完成剩下的工作,将下一批的人选定出来。”

秦晋成:“卢大人放心,这有我看着,不会出什么岔子。”

“好好好,那我也不耽搁时间了。这第一批的签子要十万的量,大人可千万不要弄差了。”

“放心。一定准时送到书院去。”

卢正平这才放心离开,他还要将一群报道的厨子给带到西城官沿街上去,自是耽搁不得。

秦晋成接手了这批工匠,开始散发自己的威压:“都站好了!”

众人连忙站好,不敢多说一句话。

“我姓秦,你们叫我秦大人便好。这次的任务十分紧急,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事先声明,大人喊你们来确实是来做工的,所以只要你们老实,我就不会多说什么,任务合格完成了,现场结算工钱。但你们当中若是有想耍滑头的,想偷懒的,想搞内斗的,不老实的人,趁早给我离开!想要这份工的人多的是,不差你们几个。都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就好。刚才大家也听到了,这第一批的木签量有十万支,你们是第一批被选中的人,所以要在北城区呆六天时间,从明日开始计算。六日后便可回去重新报道,下一批人进来补上你们离开的空缺。我这里需要几个领头人可以连续留下做活,为期半个月。你们当中,有谁敢说自己的木活做的最好的?站出来让我瞧瞧!”

很快,人群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战战兢兢地走出来了三人。

秦晋成早有心里准备,民怕官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不肯站出来是不想为了一些钱财而丢了饭碗或是性命。

“很好,你们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做活的?”

“大人,小的叫朱虎。是东城区东宁街的木匠。”

“大人,小人叫赵二。是南城华宁西街的木工,自觉能做好这份工,所以就……就站出来了。”

“大人,小人名叫周良。是南城香宁南街最好的木匠。”

“行。我知晓了。是不是最好的得看你们的能力。看到我手中的签子了吗?一人上前来拿一个。”

三人走上前拿下了签子。

“这是县城内专门用来刻字的竹签样式,宽度要比一般的签子长一部分。给你们用的材料自然不会是竹子,你们的任务就是将院子里的这些木料赶制出来,不说一模一样,至少要有七八分像的就算合格。一盏茶的功夫,做一个出来给我看看。”

“是,大人。”

三人立刻动手,院内的器具早已备好,刚上手之际的手感并不是特别好,动作慢了些,但只是按照样式来做,没什么难度,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三人均是做好。

秦晋成检查了一番,发现做的最好的竟然是赵二,能达九分像,其余二人做出来的都有八分之上。

第一次照着样式做签子就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确实称得上好木匠了。

“行。不错。你们三个就先当一次领头人。算上你们自己,赵二这一队四十人,周良,朱虎两队各三十人,自己分组,签子也按你们的成数来算。从明日开始正式赶工。晚一点时间带你们出去一趟备齐接下来六日的干粮,今日剩余的时间你们自己动手练习一番,要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的,趁着今天还有时间赶紧退出,不要耽误赶工的时间。当然,也不用怕浪费木料,随便你们发挥,最终都是要拿去烧掉的。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行了,三个领头人来我这里一趟,剩下的你们自行活动。申时起(下午4点)还在这里集合,带你们出去一趟。”

“是。大人。”

朱虎三人跟着秦晋成进了屋子。没了秦大人的威压,一群工匠瞬间放开了。分队的分队,参考的参考,都各自忙了起来。

屋子内,秦晋成也不废话,直接分配任务。

“本来是打算挑五个领头人的,但只有你们三个站了出来。不过不打紧,接下来的两天你们在剩下的人群里再挑两个做的好的出来一并跟你们一块工作,等到第三日,我来宣布结果。”

周良:“大人,我们需要做什么?”

“在制签子这一块,你们最多只能算是帮工。要时时刻刻盯着手底下的人,签子不能出错,不合格的要重做,收上来的要达标达量,负责好他们的饮食起居以及合理要求。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干满三天后结算工钱离开往后排队,达标不达量的,当日结算工钱送他们离开,有浑水摸鱼的,一经发现立刻辞掉,下一位补上。

当然,你们三人被分去了时间与精力便制不了那么多的签子,要留给手底下的人。上面也不会亏待你们,按照人均日均给你们发工钱,每人三天一百文,让你们干五轮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内,你们要在这些木工中选另外五人出来接替你们的位置,届时,你们也可以选择重新排队。按照今年县城报名的人数,应该还能排上第二轮。”

朱虎:“大人,今年报名的人多吗?”

秦晋成:“东城商户多,比不得南北两城,所以你可能不知道,但听卢大人的意思,这第一天的报名就有六七百人。当然,这里面,也绝对有不是真材实料的人,大家都想多挣一点,你说呢?”

朱虎:“大人说的是。”

秦晋成:“所以,这监督的工作,还是要交由你们来完成,一旦发现没什么本事却在这抢占名额的,立马给我逐出去!永不录用!”

三人战战兢兢:“是,大人。”

秦晋成:“我一个人要负责你们一百号人,还有其他事情要应对,难免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就交由你们了。务必给我看管好这群人,我会让我的副手前来监督,有什么问题同他商量。我也会时不时地过来一趟,看看你们的进度。”

“是,大人,我们一定办好。”

“行了,暂时就这么多,剩余时间你们自己忙去吧,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大人慢走。”

送走了秦晋成,被武官的气势压地抬不起头来的三人总算是松了口气,心里明白一定要稳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活。

三天一百文,干半个月,便能抵近三个月的地租和税收了,不怕这个冬天店铺熬不过去。家有商民的赵二瞬间整个人浑身充满了干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