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雾山。
八百年,这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也长成了眼前这个天资聪颖的少年。
八百年,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少年,到如今的初入金丹的实力。雾山傲世天下,就算是当初的自己亦或是四百年前横空出世的华空,在只修行八百年的时候,能够完成初步筑基就已经不错了。
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不禁感慨。
在这个世界,尤其是他们这些修道之人,已经活了太久了,百年时间犹如一瞬,千年不过眨眼。王朝的更迭不知几多,不变的始终不变。
这也是为什么天下人都向往修仙门派的原因,谁都想长寿。常人寿命不过短短几十载,民间习武修道之人,达后天之境,可寿两百岁,达先天之境和寿五百岁。
先天之后,任你在刻苦努力也无用,除非你拜入修真派,否则在无法长进,因为在民间先天已是无敌之人,至于先天之后更是鲜为人知,其修炼之法就更莫要再提。
据民间传说,仙人都是乘风御剑,身韵仙气,伴之左右,亦可延寿十载。
此话虽有夸大,其言来之却不无道理。
人一但突破先天之境,便可吸收天地之气为己所用,供自己修行所需。
天地之灵气是这世间最纯正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修仙之徒能吸取这纯正的灵气,他们才得以长寿不灭。
在人界,修仙门派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年练气,千年筑基。
修道成仙,是何等的艰难,纵观古今,又有几人是成功飞升成仙的?
所以,为了打下基础,修仙门派都要其门下子弟,花费几百年在练气期,近千年在筑基期。
当然,雾山的这个小徒弟是个例外。
…………
沽水湖上,北落山间。
一个少年,一席素衣,一柄木剑。
少年举剑竖劈,以剑作斧,唰唰声齐来,这实心柴火竟俨然裂成两半。
风声,树叶声,木剑砍柴声,从朝霞到日暮,再到明月清风。累了就打坐修行,吸取天地之气。
然后继续,从日暮到朝霞。
无聊时便舞一曲剑法,雪走十九式。风声做伴,青鹿为友。是练剑法,也似舞步。
说剑法尤是出神入化,说舞步则为此景只应天上有。
…………
北落山上,‘雾’阁中。
一团白云,此间少年的一举一动,尽皆出现在雾山眼前。
雾山随手一挥,云消雾散。起身走到阁门去,望着北方霞光。低声感慨:“夕阳无限好啊,只是近黄昏,也该是时候了。”
面朝着少年的方向:“徒儿,速归。”
声出音随,至少百里之外的素衣少年仿佛就站在雾山面前一样,听得真真切切。
随即,少年向着北落山峰狂奔而去,仿佛脚下生风,身姿矫健的穿梭于山林之间。
霞光未散,少年已经来到了北落山巅,雾阁门前。
向着雾山躬身行礼:“师傅,不知急唤弟子何事?”
“小徒儿,你在这北落山也生活了许久了吧?”雾山说道。
“足有八百年了,师傅。”少年回答。
“八百年了,也该出去走走了。”雾山手臂一挥,一把长剑出现在少年面前。
少年也惊到了,八百年一直与他相伴的都是木剑,这也是他首次见到真剑。
“此剑是为师当年行走天下时,机缘所得,为师唤它‘断雪’,本是残剑,后为师寻遍天下,尽力将它恢复,剑身由寒冰玄铁精混合玄燚岩重铸。”
“现,我将它赠予你。万捆柴,砍完后,你就下山吧。”雾山说得很平静,抬着头。
“师傅,这是不要徒儿了吗,徒儿自幼跟随师傅长大,早已经将师傅当作父亲。”
“这剑我不要,望师傅不要赶我走。”少年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雾山摸了摸少年的头细声说道:“傻小子,雄鹰终究得学会自己飞翔。”
“北落山一直都在这里,想了就回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不过为师还有一点嘱咐。”
“那就是不管你遇见了什么人,遭遇了什么事,一定要坚守本心,无愧本心。师傅永远在你身后。”雾山笑了,充满了慈祥。
“谨遵师傅教诲。”少年躬身九十度。
…………
两个月后,北落山间。
经过两个月的砍柴历程,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位好友‘断雪’。
回到北落山,雾阁门前。
少年叫到:“师傅。”
雾山没有出现,只有声音:“柴已砍完就下山历练。”
少年应声跪地,哭了,用力磕了三个响头:“师傅教诲,北洛永生不忘。”
随即,离开雾阁。
来到沽水湖边,回望北落山,心里暗道:“北落山,别了;世界,我李北洛来了。”
李北洛一席白衣似雪,如那漫天鸿羽,墨发纷飞,与白衣相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美,如雪似歌。
身后背着‘断雪’,背对着北落山的方向,面朝着世界,他李北洛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