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悄悄摸上前去,仔细打量。
一队不到百人的队伍被一千多西凉骑兵连人带车团团围住。
为首之人身高一米九左右,骑在马上,手提长枪,虽然头发已然花白,但是依然身姿挺拔,犹如苍松。
他面庞刚毅,剑眉星目,眼眸深邃,透着睿智与坚定,颌下胡须齐整有型,更添几分儒雅稳重。
卢植!刘辩迅速认出了此人。在融合过来的记忆中,对卢植有着深刻的印象。
当时在朝堂之上,董卓公然提出废黜刘辩,改立刘协时,满朝公卿大臣们挺身而出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卢植一人。
西凉兵的将领是一个满脸骄横之色的年轻人,这人刘辩也认识,他是董卓唯一的侄子,董璜。
董璜端坐于一匹高头黑马之上,那骏马浑身皮毛油亮,四蹄矫健有力,此时却被缰绳勒得躁动不安,蹄子不断刨着地面。
“卢植,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两人似乎已经谈崩了,董璜一声怒喝,猛地一夹马腹。
黑马长嘶一声,仿若听懂了主人的杀意,撒开四蹄,如黑色闪电般朝着卢植疾驰而去。
手中大刀高高举起,全身肌肉紧绷,青筋暴起,浑身真气鼓荡,自上而下朝着卢植劈头砍来。
卢植冷哼一声,不避不让,手中长枪顺势挥出。
手腕一抖,枪尖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仿若蛟龙出海,直刺董璜的脖颈。
枪尖所过之处,空气仿若被利刃切割,发出“嘶嘶”声响,将快、准、狠三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直击要害,让人防不胜防。
董璜反应亦是极快,匆忙间将大刀横于脖颈一侧,“锵”的一声巨响,金属撞击火星四溅,溅落的火星烫得沙地滋滋作响。
巨大的冲击力震得他手臂发麻,虎口欲裂,险些拿捏不住大刀。
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实战经验还算丰富。
借着这股冲击力,在空中一个漂亮的扭转,双腿夹紧马腹,稳住身形,同时大刀借着惯性狠狠扫向卢植腰部。
卢植提枪抵挡,枪杆与刀身再次狠狠相撞,两人你来我往,瞬间交手十余回合。
卢植枪法精妙,或挑或刺,枪尖仿若灵动的毒蛇,伺隙而动,招招直逼董璜的要害。
董璜的刀法刚猛,劈砍之间,力大势沉,试图以力量压制卢植的速度。
刘辩隐身在一旁,看得大呼过瘾。
卢植不愧是汉末三杰之一,在这个年龄还有这样的战力,实属难得。
眼前的场面看起来旗鼓相当,但是刘辩看得出数合之内就会分出胜负。
两人状态完全不同,卢植是游刃有余,而董璜是已经尽了全力。
果然,卢植的枪势一变,体内真气疯狂运转,速度陡然加快,长枪一改灵动之态,带着一声呼啸,狠狠刺向董璜的胸口。
董璜见状,心中一惊,一股强大的威压扑面而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欲要抽身躲避,却发现自己的动作已经明显跟不上卢植的速度。
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将全身力气融入一刀之中,不管不顾,一刀劈下,一副两败俱伤的样子。
一声脆响,此法果然奏效,卢植用枪杆将他的大刀撞飞,改刺为抽,顺势扫在他的护心镜上。
一股大力传来,董璜狼狈地摔落在地,黑马受惊狂奔而去,他挣扎着爬起,眼中满是惊怒与不甘,张嘴吐出一口鲜血。
“杀!”董璜恼羞成怒地大声喊道。
一声令下,西凉骑兵如汹涌的潮水般扑来。
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仿若战鼓擂动,喊杀声直冲云霄,仿若要将这苍穹撕裂。
卢植麾下众人迅速变作三排,结成圆阵。
前排士兵双手举起盾牌,准备抵御骑兵的第一轮冲击。
中排士兵手持长枪,与第一排的盾牌兵一起组成一道简易的拒马桩。
被保护在中间的弓箭手弯弓搭箭,箭尖绑着浸过桐油的布条。
随着一声令下,利箭如流星般射出,布条遇风即燃,刹那间,火箭如雨点般带着呼啸声没入敌阵。
一时间,西凉骑兵中惨叫声四起,不少马匹受惊乱蹦,冲乱了自家阵型。
有的马匹身上着火,发了疯似的狂奔,骑兵们根本拉扯不住,反倒撞向自家战友,场面一片混乱。
但西凉骑兵毕竟训练有素,马匹受惊的骑兵们悍然斩杀了自己的坐骑,悍不畏死地冲了上来。
短兵相接,弓箭手们作用大减,西凉骑兵士气大振,一时之间,双方的死伤人数快速上升。
刘辩在一旁冷眼旁观,却渐渐看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卢植麾下众人,不只是组成了一个园阵这么简单。
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纽带,将他们连成了一个整体。
西凉骑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对于被围在中间的卢植等人来说,需要面对的也只不过是最里面一圈能够对他们进行直接攻击的敌人而已。
所有受到的伤害,都会被这种看不见的力量分散到圆阵中所有士兵的身上。
这样一来,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士兵们受到的攻击伤害明显减少。
每当有人体力跟不上的时候,就会退回圆阵中心,原本第三排以逸待劳的士兵就会及时补上他们的空缺。
退下来的士兵们就会抓紧时间开始休息,等待下一轮的替补。
这样一来,虽然西凉骑兵人数众多,但是一直无法攻破这个圆阵的防御。
而卢植在没有对手牵制的情况下,正在大开杀戒。
刘辩估计,如果没有其他变数的话,首先崩溃的应该是西凉骑兵。
在冷兵器时代,双方交战不可能出现战到最后一人的情况。
当减员超过20%的时候,士气就会大受影响,当减员超过40%,崩溃随时都会发生。
尤其在主将董璜身受重伤,无法指挥的情况下,虽然西凉骑兵一直维持着攻势,但是只要无法破开圆阵的防御,获胜的肯定是卢植无疑。
可惜的是,就在这个时刻,变数就这么发生了。
刘辩已经感觉到地面开始震颤,不需要用精神感知,他就知道又有大量的西凉骑兵正在往这里奔来。
突然有了一种不妙的预感,刘辩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一跃而起,向着战场飞奔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