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篇炼气境极品功法,最首先被谢宣排除掉的,就是《婪玄千器诀》。
此法特点是帮助炼气境修士,蕴养神魂培养神识,以提升日后筑基的概率。
谢宣已经通过道种玄莲的洗练,获得了神识,故而再修此法已无意义。
而后浮现在谢宣眼前,需要被排除的,则是《大日炼形诀》和《无相神功》这两篇。
如果最终要从这两篇中选择一门来修炼,应当选择的是《大日炼形诀》,应当排除的是《无相神功》。
《无相神功》属于佛修功法,虽然其中有不少的理念,是很有价值的,但不符合谢宣的处世思想。
如果所修功法,不符合自我的处世思想,那么便不能修成。
《商君书·更法》有此言——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此言的解释为:一趟路程,怀疑其是否值得走,就不会达到目的地;一件事情,怀疑其能否做到,最终也不会有成绩。
理解这句话,也很容易。就像是一个男人,要娶一个妻子。如果其怀疑自己的妻子会出轨,那么这段感情就不会长久且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其一有精力,便会必然竭尽所能寻找妻子出轨的证据。
所以也有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谢宣这里,那就是对对功法有一点的疑虑,自己就不应该选择。
否则日后修炼之外的精力,免不了去寻找“这功法不值得修炼”的论证。
所以这《无相神功》必然被弃。
如果到此,没有其他的功法选择,那么《大日炼形诀》是一个很好的最终选择。
但《大日炼形诀》比较了《金木水火土转轮诀》,就大大不如了。
这《大日炼形诀》从上古先民手中流传而来,炼气境之后的功法是没有的,后面的路要改易其道。
虽然《金木水火土转轮诀》也要面对这个问题,但此转轮诀法,给了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那就是在炼气期的修行之法中,为筑基期的修行法的选择,提供了更为繁多的道路。
一个是未知有无路,一个是留了很多路可供选择。
所以这两个一对比,就知道应该舍弃哪一个,保留哪一个了。
剩下则是《七星斗灵剑诀》和《青阳赤竹剑诀》了。
《七星斗灵剑诀》是偏向于战斗类的法门,相比于《金木水火土转轮诀》,谢宣心中是更偏向于选择《七星斗灵剑诀》的。
因为经历越多,就会明白自身斗法实力的重要性。
但这不是说修为境界上,就不如实战能力更重要。
这是一个几乎两难的抉择,因为他们的对比,并非是在同一个范围内来比较。
斗法实战,对比修为境界。
这就像是将名和利两者,放在一起来对比一般。
很多时候,名是排在了前列的。
因为有了名,自然就有了机会得权得利。这就像是有了修为境界,自然有很多手段提升自己的实力。
但同样的,后面寻得的利,终究是附加在名之上的。
在遇到了同名之辈时,自身依靠名而得的利,是否能够比得过同名之人呢?
依靠更高的境界,而获得的实力,在遇到了同样境界的修士时,自己依靠境界而得到的那些实力,是否牢靠站得住脚呢?
这就像是拿赤火鲮鲤和食铁熊兽来对比,当赤火鲮鲤达到相当于筑基境修为的时候,肯定能打得过普通的食铁熊兽。可是当食铁熊兽也达到了相当于筑基境修为时候,不以战斗为主的赤火鲮鲤就只有躲避和防御的份了。
选择剑道,可能会在修为境界的提升上,有些许的难度。
这需要更深的思考。
所以谢宣首先把《七星斗灵剑诀》排除掉,而留下了《青阳赤竹剑诀》。
很显然,同为剑道修行法,前者是金丹境修士在筑基期开创的法门,而后者是金丹境修士在金丹境所开创的法门。
其中对于后期修行的考虑,自然是后者更占优势了!
现在只剩下了《青阳赤竹剑诀》和《金木水火土转轮诀》对比,谢宣略作思考后,确定了自己所要修行的功法法门。
很显然——《青阳赤竹剑诀》!
此选择,毋庸置疑了。
可能《青阳赤竹剑诀》的修为速度,不如其他的功法来得快速,但前途绝对是明朗的。
而谢宣拥有极品金灵根,至少排除掉了自己会因为灵根太差,而不能筑基这个可能。
只不过筑基可能来得稍慢些罢了!
兜兜转转,回到起点。
早知如此,何必再问?
如果昨日前来,直接选择《青阳赤竹剑诀》,完全可以节省一整日的功夫!
不过,谢宣却有他的道理。
虽然看似自己损失了一日的功夫,可自己却多了五种的选择。
这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
假设十门极品功法之中,才有一门很适合谢宣的修行情况,那么一门极品修行法适合谢宣的概率就是十分之一。
而谢宣花费了一日的光阴,多了五门功法的选择,便将这个整体的概率,提升到了十分之六。
只不过这一次的运气的确不佳,即便是六成的概率,也没有得到一门很适合谢宣修行的极品法门。
不过,谢宣也是有收获的。
那就是坚定了自我的道心。
至少尝试过了,以后修行《青阳赤竹剑诀》,绝不会怀疑自己当下没有去花费时间寻找更好的功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谢宣没有墨迹,来到了柜台前,将三枚玉简还给了包丕常。
包丕常见到谢宣还给了自己这三枚玉简,顿时以为谢宣是有着清醒的大脑的!在看完了功法之后,有了和自己一样的结论,那就是他不适合修炼极品功法。
正要说上两句,却听谢宣说道:“包师兄可知在藏灵阁内,有一门名为《青阳赤竹剑诀》的功法?”
听闻此言,包丕常又几乎昏厥,反问道:“你是说那本当代金丹老祖所创的炼气境极品功法吧?”
谢宣点了点头。
包丕常以为谢宣尚未观看过此功法,只是听过这功法的名字,这次是要开开眼界。
便说道:“谢道友,这功法更是修不得的!这功法就不仅要看自身的灵根优劣了!还要看个人的意志和恒心!可能耗费精力,最后也修不出个所以然,徒增烦恼罢了!”
谢宣皱眉笑了笑,说道:“修行求真,总要尝试一番,我认为,更重要的不是最后得到什么修为境界,达到筑基或者金丹什么的,更重要的是走在求真的这条路上罢了。包师兄,您觉得呢?”
包丕常听了谢宣的话,答道:“谢道友不必找寻那么多道理来说服自己呀!你要看,我肯定没有拒绝那给你的理由的。”
说着,包丕常便从柜台后取来了那枚《青阳赤竹剑诀》的功法玉简,交给了谢宣。
又说道:“至于谢道友的问题,我认为,修士修行,追求的自然是修为境界了!求真什么的,境界达到了,真自然也就有了。这就跟凡夫俗子们追求的金钱财富和人生道理一样,得到了金钱财富,达到了那个层级,自然也就能够轻易获得对应的人生道理了!难道不是吗?”
谢宣闻言,下意识摇了摇头,而后张口,欲言又止。
倒不是他想不到反驳包丕常的话,而是他心中有答案,只是懒得在此事上来辩驳罢了。
拿到了《青阳赤竹剑诀》的功法玉简,谢宣略作检查,确定包丕常没有拿错后,便取出了五百枚下品灵石来。
包丕常只是以为谢宣还没有看过《青阳赤竹剑诀》,讨来只是要看一看其中所讲。
却没想到谢宣只是扫了一眼功法玉简后,便直接掏钱买账了。
包丕常大惊道:“谢师弟!你真买啊!”
谢宣无言,点了点头。
这包丕常着实有些啰嗦了,性格倒是真和他名字相符合,又臭又长。
至于谢宣真的愿意购买这功法,更让包丕常震惊的,是谢宣能够一下子取出来五百枚的下品灵石来!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谢宣大抵是将自己斗法小比之中,得到的宗门贡献点,已兑换了下品灵石。
在得知了谢宣拿到模拟秘境小比的消息同时,自然也知道了本次小比之中,各项的排名奖励是什么了。
倒是被谢宣的这阔绰的出手所震慑,包丕常说道:
“好!好,我帮谢道友记录一下出库和入账,然后帮你解封这功法玉简!”
说罢,便在藏灵阁中的账目上,进行了一番的勾画。
过程之中,包丕常补充道:“谢道友,在解封了这玉简后,便不可再进行退换为灵石了!你可要思考清楚!”
谢宣依旧点点头,没有再废话什么了。
别看包丕常一直劝导谢宣不要购买极品功法,但真到谢宣出钱购买的时候,他的心中还是有几分的兴奋的。
因为这极品功法的五百灵石销售额,可是记录进入了他的业绩之中的了!
五百下品灵石之中,按照藏灵阁中的规则设定,他是能够分润到一些微末的零头的。
即便这零头,可能也就不超过十块下品灵石吧,但终究是一点肉的。
于是在谢宣痛快付完了全款后,包丕常也痛快给谢宣解除了功法玉简上的封印。
“此功法玉简上的封印已经解除!之后谢道友需要以滴血来激活这功法玉简,便可以阅览其中的全部内容了!”
谢宣拱手作礼,答谢一声对方的讲解。
包丕常之前对谢宣的礼遇,是因为谢宣有实力拿下斗法小比中的前三,现在在包丕常的心中,又对谢宣生出了更多一份的尊敬,那是对谢宣能够直接掏出五百下品灵石,购买极品功法的魄力的尊敬。
谢宣将他的敬意看在眼中,丝毫不觉得意外。
因为包丕常的价值观点,自然会导致他会对谢宣产生这份的敬意。
就像刚才包丕常所给出的回答,他认为修为到达了某一境界,那么真道自然也就被掌握了。
如同凡俗界人,得到了财富、地位、名望,便自然代表了其能够掌握人生的至理。
却是忽略了几个词,财富者有词曰横财不富,地位者有词曰时也命也,名望者有词曰欺世盗名。
如果以财富、地位、名望为目标,自然可以有很多的方式达到,但不能说是以掌握了处世至理而得到的。
所以修行也是一样,以筑基、金丹、元婴为目标,也有各种手段可以达到。譬如专修增长境界的功法,抑或走邪道、魔道的路子,用其他的东西去换取这些。
虽然境界已成,却不是掌握了真法。
这世间更多是这样的修士,而谢宣所求的真道不是这种。
谢宣所求,是以真道得境界,而非得境界。
修为境界,只是得到真道后得一种外在体现罢了。
拥有很高的修为境界,不一定能够善始善终,活过悠久的岁月,可能也只是万载的空寂和无聊。
唯有得到了真法,那么什么修为境界,也都可以用来避开灾祸,短暂的百年,也将生动有趣。
这,是谢宣所求的真。
当然,能够得到万载的寿元,是求得真后,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得到了《青阳赤竹剑诀》后,谢宣离开了藏灵阁,回往了自己的住处去了。
后天去杂役处,会李诗瑶,见刘萱儿。
明日还有一日的空闲,可以用来潜心研究这《青阳赤竹剑诀》,找出入手此法的门径。
穿过了山上道路,远处天边白云漫漫,缓缓随风。
天光和煦,微风吹拂,谢宣心中仿佛有一种洞明,新的一段生活,已经开始。
在回到了住处时候,谢宣意外见到了一个身影。
那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原硕。
原硕此时,正站在谢宣居处外,双脚分开而立,双手抱阴阳在小腹。呼吸吐纳,观看天光云景。
显然是正在修习静心的法门。
谢宣的出现,被原硕看到,顿时让原硕收了静心法门,朝着谢宣打起了招呼。
谢宣也感到几分的好奇,走上了前来,问道:“原道友,你来找我?”
原硕先是拱手见了一礼,答道:“是的!日间来了两次,都不见谢道友在家,想来是出了门。刚才又来,决定等一等,没想到你这么快回来了!”
谢宣闻言,点点头,解释道:“上午是去拜访贾超师兄了,下午去购买了一些材料。不知原道友要来,倒是让你在此久等了!却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