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与范增都非这个时代的人,但范增不同于邹忌的是,他从一开始,就清楚地明了邹忌的身份。
毕竟,范增所处的年代要晚于邹忌百余年。
范增初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他自然不知晓其中缘故为何。
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某个瞬间发生的。
虽然大脑有些混乱,但久而久之,范增也就接受了当下的处境。
至于自己的名字,范增认为,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没准他还能碰到自己的子孙后代,说不定,范增还会被他们当作是活神仙,供奉着呢!
之后,范增从他人的口中得知,秦朝已覆亡,现在已是汉朝了。
准确地说,是东汉,这两汉之间,还断了十多年。
范增知晓,当下这个世界,其实与自己的世界,是相连的。
不过,在时间进度上,略有不同。
想至此,范增便考虑到一种情况,他并不是最特殊的那个,或许,在其他人的身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当第一次听到邹忌的名字,并见识到他过人的才能后,范增便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邹忌也绝非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同自己的遭遇,应该是别无二致。
数月之后,会稽太守亲率两万精兵进攻吴郡。
魏无忌则率领着剩下的万余老弱残兵,留守在会稽城内。
说起来,这魏无忌同邹忌、范增一样,也同样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魏无忌,号信陵君,乃战国四君子之一,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人。
魏无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门下养食客三千。
魏安釐王二十年时,秦兵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无忌设法窃得兵符,解赵之围。
后十年,魏无忌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了秦将蒙骜的进攻。
在会稽郡的这两年时间里,魏无忌积累起不俗的声望。
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文官、武官们皆是优先向魏无忌问询。
于是,会稽的太守府倒成了门可罗雀之地,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
以至于让这个会稽太守觉得,自己简直是有名无实。
会稽太守闲来无事,便喜欢瞎想,若是魏无忌有反叛之心,恐怕会稽境内的军民上下,都会相助于他。
所以,会稽太守便趁着麾下军力充沛,当即以攻打吴郡为由,将战斗力彪悍的精兵尽数调往伐吴的前线。
最后,只留下了些许战斗力较弱的老弱残兵,交予魏无忌统领。
会稽太守这一系列行为,一方面就是想以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将魏无忌手上的兵权给夺回来,另一方面,他是想通过攻陷吴的郡城,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当然,让魏无忌留守也是有着重要的原因。
其一,是为防范会稽周边的山越军。
其二,会稽太守听闻建安乔洛军的势力越发强盛,恐在自己进攻吴的这段时间里,会偷袭会稽城。
从魏无忌那儿,会稽太守知晓了魏无忌与乔洛联军一事,他们更是先后对抗严白虎与潘临两大势力,并取得战役的胜利,也算是相识一场。
即便他乔洛有贼心,但顾虑到与魏无忌的交情,也定然不会撕破脸面。
只是,会稽太守的如意算盘打得虽然不错,但他千算万算,就没考虑过自己,是否拥有统率这两万军队的才能。
由于知晓贺齐、董袭等将领与魏无忌走得比较近,会稽太守心有忧虑。
于是,此番攻吴,会稽太守也便未将魏无忌的亲信带在身边,而是选用了周昕为主将,樊能与于糜同为副将,至于军师一职,则由虞翻担任。
战斗的前半段是顺顺利利,会稽太守率军一路攻营拔寨,很快就打到了吴的城下。
那时,吴城的守备军不过六千之数,而会稽太守麾下,却依旧有兵马一万五千余。
本以为,吴郡太守许贡会乖乖交城投降。
却不料,双方仅僵持数日后,许贡竟下令大开城门,一黑铠将军率领一众骑兵自城门内冲杀了出来。
这骑兵队的战马亦都是装配了铁甲,数量约莫有五百余。
按照常理,即便有这五百铁骑兵的带头冲锋,也无法弥补得了这约莫一万的兵力差。
况且,那会稽太守此番带来进攻吴郡的,都是麾下最为精锐的战力。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许贡都不应该在此时,开门迎战。
但此次战役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会稽太守的军队竟然不敌对手,战势呈现出一边倒的情况。
两军交战中,许贡军兵士的表现极为亮眼,尤其是那黑铠将军的五百铁骑兵,竟歼灭了十倍于他们的兵力,立下赫赫战功。
在混乱之中,会稽太守被敌方兵士杀死。
于糜、樊能二将也是在与黑铠将军的对决中,虽然是以二对一,但却不敌对手,于糜被击杀,樊能率残部逃离战场。
至于周昕,他则是被敌军生擒。
许贡听闻,周昕在行军作战方面,经验十足,便下令非必要情况,且留他性命。
此战,虽说是许贡军险胜,但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战至最后,偌大的吴郡,即便算及伤兵,守备军也不至千余。
若此时突然冒出一队山越军,以吴的郡城为目标,恐怕都是许贡军难以抵御的存在。
樊能率领着千余残军,迅速地赶回到会稽城,并将战争的经过,详尽地说与了魏无忌听。
魏无忌料定此时吴城空虚,若倾会稽境内所有守备军而攻之,许贡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在整备三军后,魏无忌命贺齐为主将,董袭为先锋。
身后跟随着万余的军队,魏无忌全速地朝着吴郡奔袭而去。
樊能则安排麾下的千余伤卒,在会稽城中休养。
可魏无忌不知道的是,如今周昕、虞翻已然受降。
并且,二人还将会稽城的虚实,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许贡。
因此,在魏无忌军奔向吴郡的途中,一路遭遇伏兵。
尤其是在富春和由拳两地,魏无忌军接连遭受重创。
屯于由拳的军粮也被对方偷袭,焚烧殆尽。
至此,魏无忌再不敢进军,只好悻然撤军。
可许贡又岂会让魏无忌轻松地返回到会稽城?
在黑铠将军的追击下,魏无忌军节节败退,于富春之地,同对方打起了攻防战。
僵持了半月之久,因为对方的补给未能及时供应,战斗也迎来了尾声。
可惜的是,魏无忌虽然守下了富春,但丢失了由拳,且一路损兵折将。
此刻,魏无忌的麾下,驻扎在富春的兵士仅有两千余。
过不多久,魏无忌命人在富春修筑了多处坚阵,用来防御许贡的进攻,而自己则率众人回到了会稽城。
待到统计城内守备军的数量时,魏无忌才发现,当下会稽城的兵力仅有三千一百人左右,还不至先前的十之一余。
一个月之后,魏无忌率领着部曲的残兵来到了太末。
身处建安城中的乔洛闻之,也是迅速地率兵赶往了太末。
在听到魏无忌的叙述后,乔洛深表同情,惋惜之余,竟不知如何安慰对方。
原来,在魏无忌回到会稽城后不久,就传来富春被占领的消息。
那坚阵根本挡不住对方的铁骑,三日不到的时间,富春就被黑铠将军拿下。
之后,黑铠将军乘胜追击,率领着麾下一千铁骑兵,与周昕的两千步兵,强攻会稽城。
城门在冲车的连番撞击下,很快就轰然倒塌。
铁骑兵杀进城去,魏无忌自知不敌,便连夜带领麾下众将士欲逃往太末。
为了给魏无忌争取最起码的撤退时间,樊能率千余死士留下来断后。
最后,樊能也是惨死在黑铠将军的长矛之下。
看样子,此番魏无忌的来意很明显,就是想要投奔乔洛。
如今的魏无忌无处可去,只有投奔这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