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
此时的金国已然乱成一团。
主战派与主和派争论不休。
一个个主战派于朝堂之上,高声呼喊着要覆灭宋朝。
如今宋朝竟敢收复故土,那明日宋朝就敢反攻金国。
他们怎能容忍?
必须出兵,狠狠打压宋朝的嚣张气焰。
就算不能灭了宋朝,也要让宋朝大伤元气。
金国当下掌权的是完颜宗磐和完颜宗隽这两位主和派。
面对其他人叫嚷着要灭大宋,他们只是淡然表示无需这般。
因为如今他们手中还有两位留作人质的皇帝,虽然年长的已逝,可年轻的仍在。
“开封以南我们无暇部署众多兵力,而且岳飞此次纯属偷袭,所以宋人依旧孱弱,并且现在这事也未必是坏事。”
在完颜宗磐和完颜宗隽等人的盘算中,河南和陕西等地原本就是打算还给宋朝的。
金国的确没有能力统治这两个地方。
至于现在岳飞不过是往北多行进了一段路程而已。
要说对金国能有多大影响,实则影响甚微。
“不错,这些地方已经被我们劫掠多次了,根本没什么好处了,既然宋人想要就给他们好了。”
在主和派眼中,汴京这些土地对于金国和宋朝来说都是累赘,既然如此倒不如把这个包袱让给宋朝。
可在主战派眼中却并非如此。
“汴京易主,万一宋人上下产生了抗争之心。
那我们日后想要南下可就艰难了,我们绝对不能纵容这种风气蔓延。”
“没错,好不容易打断了宋人的脊梁骨,不能再让他们挺直了。”
只是这些话在主和派看来,他们就是在为开战找借口。
是主战派想要重新掌权的说辞。
最后主战派和主和派谁也无法说服谁,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主位的完颜亶。
“行了,宋人派来了使者,先见见他吧!”
完颜亶制止了两方的争论,将秦桧叫了过来。
“参见国主!”
怀着恐惧,秦桧恭恭敬敬地向完颜亶行礼。
秦桧的举动让完颜亶不禁心生不快。
但不是对秦桧不快,而是对自己人不满。
不管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对他都不是很尊崇。
偌大的金国跟超级大的野蛮部落没什么两样。
说好听点,是草原汉子性情豪爽。
说难听点,就是金国朝堂没几个懂上下尊卑的。
“宋使请起!”
完颜亶一直喜爱汉家文化,也很喜欢汉家的礼仪,甚至他觉得金国也应该有一套类似宋朝的自身的礼仪。
“谢国主!”
秦桧颤颤巍巍地起身,一抬头看到虎视眈眈的金国武将。
吓得他不敢再开口说话。
“卑鄙的宋人,你们竟然敢不宣而战。”
“无耻的偷袭。”
面对金人将领的指责,秦桧只敢弱弱地回了一句。
“我们两国不是还在交战吗?
征战对两国都不是好事,不如议和,消除兵灾停止战争。”
意思就是要议和。
对于主和派而言,此时议和是一件好事。
只是对于主战派....
“卑鄙!”
一名武将的唾沫星子直接飞到了秦桧的脸上。
更有甚者不满足于言语攻击,想要直接上前进行人身攻击。
吓得秦桧连连后退。
出使自古以来就是危险之事,更别提是在宋金如今这种关系之下。
最后主战派出完气后,主和派才出面,开始谈条件。
刘禅写的国书被递了过去。
刘禅的条件很简单,维持现状,然后停战。
至于岁币等其他条件没有,也不许有。
“这就是你们宋人的诚意吗?”
完颜宗磐皱起眉头,语气有些不善。
秦桧面对金人的质问,整个人几近崩溃。
他倒是想加上千八百万的岁币啊!可如今宋朝的朝廷不是他说了算啊!
而且他敢保证,如果自己提出岁币和割地的条件,刘禅多半不会饶过他。
.....
汴京城。
太尉府中。
岳家军一众将领围坐在一起,商讨接下来的战略规划。
“听说了吗?陛下有意议和了。”
“怎么个议和法?”
“就是停战,维持现状。”
这个条件在整个宋朝已经算是极为强硬了。
要知道就算澶渊之战,宋朝获胜了,最后宋朝还是给了辽国岁币。
现在连岁币这个老赵家的传统都没了,众武将都觉得难以置信。
这个陛下比起宋朝的其他皇帝,态度可不是一般的强硬啊!
“岳帅,您觉得这个议和条件如何?”
主位上的岳飞沉思片刻后低声说道。
“若按照目前的条件,其实议和也不错。”
岳家军推进得太快了,后勤辎重根本跟不上,这些问题是作为主将的他必须考虑的。
前几日有百姓送来食物,他们还没觉得怎样,后来才发现岳家军的粮草供应出现了大问题。
因为现在粮草是靠陆运,消耗实在太大了。
后方运送的粮草到岳家军手中已只有四分之一。
倒不是被人贪污了,而是因为消耗过大。
首先运送的马匹要吃粮草,民夫也要吃粮食。
之前在鄂州时还好,距离不算远,十石的粮食运到鄂州能保留七石。
可运到汴京,十石粮食最多也就剩下三石了。
这个消耗,谁听了都要倒吸一口凉气。
“是啊!停一停也好。”
在场的人在过去三个月的北伐中,他们的职位凭借战功最少都提升了三级。
但他们又不得不承认,现在岳家军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
“粮草确实不足,要是再囤两年的田就好了。”
闻言岳飞看向张宪道:“给朝廷上的书可有回复了?”
“岳帅,这么大的事朝廷那边肯定要仔细研讨。”
张宪苦笑道。
因为岳飞的办法确实能够解决军队后勤。
就是将现在收复的土地,施行战时管理的方式。
大致意思就是暂时不设置文官,收复的失地交由武将管理。
然后让百姓聚居屯田,恢复耕种。
而收获的粮食百姓不用交税,留下足够一年吃的粮食,其余交给军队作为军粮。
“是啊!这件事得等。”
岳飞也深知这件事的利弊。
好处是能够快速恢复秩序和粮食生产。
只要经过一两年,就能很大程度改善民生,同时也有足够多的粮食保障大军后勤。
至于弊端,那就是到时候岳飞这个太尉,权力太大了,甚至已经超越了所有武将文官。
要是施行这个办法,宋朝好几个行省都被岳飞掌控了。
几乎可以说岳飞一人掌控了大半个宋朝。
想到这里岳飞有些懊悔上书了。
自己如今本就掌握着重兵,要是再要求掌控如此大的权力。
自己这样做恐怕会破坏现在良好的局面。
毕竟老赵家的江山就是赵匡胤手握重兵和强大的权力后黄袍加身得来的。
若是刘禅同意了岳飞的建议,那么那时岳飞的权势已经和黄袍加身时的赵匡胤差不多了。
有兵有权,就什么都有了。
夜晚。
岳飞越想越懊悔,他太在意北伐了,以至于忽略了很多政治因素。
想到这些岳飞立刻起身,想要重新上书,表明自己考虑不周,深刻检讨自己的错误。
与此同时,岳飞的上书在建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不少文官更是直接上书要求刘禅收回岳飞的兵权。
更有甚者直接上书说岳飞要谋反,要求刘禅抓捕岳飞。
但最后都被刘禅全部驳回了,最后刘禅一人对抗整个朝堂,同意了岳飞的办法。
第二天建康的圣旨就到了,圣旨的内容几乎和岳飞设想的一样。
刘禅还给他写了封信。
“朕相信你,放心去做吧!朝堂有朕在。”
岳飞顿时愣在了原地,瞬间热泪盈眶。
陛下也太信任自己了。
岳家军的一众将领也是一脸庄重,纷纷落泪。
皇帝如此,他们又怎能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