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正阳门外,楚璃的轿子缓缓停下。晨光中,巍峨的宫墙如巨龙般蜿蜒,朱红的宫门庄严肃穆,金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王妃,到了。"绿竹轻声提醒。
楚璃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朝服。她今日穿了一身正式的王妃礼服,深蓝色为底,绣着银色云纹,端庄而不失威严。发髻高挽,只簪了一支简约的玉簪——这是萧惊鸿母亲留下的遗物,昨夜他临走时"不经意"地留下的。
"镇北王妃到!"侍卫高声通报。
宫门缓缓开启,慕容翊早已等候在内。见楚璃到来,他眼前一亮,快步迎上:"王妃今日光彩照人。"
楚璃微笑行礼:"慕容公子过奖了。"
慕容翊亲自引她入宫,穿过重重宫门,不时介绍各处宫殿的来历。楚璃表面倾听,实则暗中记下皇宫布局——这是特种兵的本能,每到一处新环境,先摸清逃生路线。
"今日朝会,皇上特意准许王妃列席。"慕容翊低声道,"不过朝堂之上规矩多,王妃只需在我示意时发言即可。"
楚璃点头应允,心中却另有打算。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已分列两侧。楚璃随慕容翊入殿,立刻感受到无数道或好奇或轻蔑的目光投来。女子入朝议政,确实前所未有。
"臣慕容翊,参见皇上!"
"臣妾楚璃,参见皇上!"
楚璃随着慕容翊行礼,余光扫视殿内。龙椅上坐着一位约莫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容威严中带着儒雅,正是盛元帝。他身侧站着几位重臣,其中一位白须老者正用不善的目光盯着她——想必就是反对出兵的户部尚书。
"平身。"盛元帝声音浑厚,"这位就是镇北王妃?果然气质不凡。惊鸿好眼光。"
楚璃再次行礼:"皇上谬赞了。"
"听闻王妃有退敌良策,朕甚感兴趣。"盛元帝开门见山,"如今边境告急,众卿家意见不一,王妃不妨说说看。"
慕容翊正要开口,楚璃却上前一步:"回皇上,妾身以为,安澜国此次出兵,实为佯攻。"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荒谬!"一位武将模样的大臣喝道,"五万大军压境,怎会是佯攻?"
楚璃不慌不忙:"请问将军,安澜国若真要大举入侵,为何选在青峪关?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绝非最佳突破口。"
武将语塞。户部尚书趁机道:"王妃此言有理。老臣一直主张,安澜国不过是虚张声势,意在逼我朝让步。不如派使者议和,免动干戈。"
"尚书大人此言差矣!"慕容翊立刻反驳,"安澜国狼子野心,若不迎头痛击,日后必成大患!"
朝堂上顿时争论再起。楚璃冷眼旁观,注意到几位大臣明显是慕容翊一党,而户部尚书身边则聚集着主和派。萧惊鸿的北疆将领们则保持沉默,显然在等主帅归来。
"肃静!"盛元帝喝止众人,转向楚璃,"王妃既说安澜国是佯攻,可有证据?"
楚璃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妾身绘制的边境地形图。请皇上过目,安澜国大军集结于此,但粮草运输却走这条狭长山谷——若真要大举进攻,粮道如此脆弱,岂非自取灭亡?"
盛元帝仔细查看地图,眼中渐渐浮现赞赏:"王妃观察入微。那依你之见,安澜国真实意图何在?"
"妾身斗胆猜测,安澜国是想调虎离山。"楚璃指向地图另一侧,"这里——落鹰峡,才是真正的突破口!此地距青峪关三百里,守军薄弱,若安澜国暗度陈仓..."
她话未说完,一位北疆将领突然惊呼:"王妃神机妙算!末将刚收到军报,落鹰峡附近发现安澜国斥候活动!"
满殿再次哗然。慕容翊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王妃果然慧眼如炬。既如此,更该立即出兵,先发制人!"
"不。"楚璃摇头,"妾身建议将计就计。"
她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明面上调兵增援青峪关,实则暗中加强落鹰峡防御;同时派精锐截断安澜国粮道,再以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敌军,使其疲惫不堪。
"最后,"楚璃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派使者与安澜国谈判,给他们一个体面的退兵理由。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精妙的策略震惊了。盛元帝龙颜大悦:"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王妃此计甚合朕意。"
他当即下令按楚璃的策略部署,同时嘉奖她"巾帼不让须眉"。慕容翊在一旁勉强笑着附和,但楚璃敏锐地注意到,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朝会结束,楚璃在慕容翊陪同下离开金銮殿。刚走到宫门处,一个太监匆匆追来:"王妃留步!皇上口谕,请王妃移步御花园一叙。"
慕容翊面露讶异:"这..."
"慕容公子请先回吧。"太监客气但坚决地说,"皇上只想见王妃一人。"
楚璃心中疑惑,但还是跟着太监来到御花园。园中奇花异草,假山流水,景致宜人。在一处僻静的亭子里,等待她的却不是盛元帝,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萧惊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爷?"楚璃惊讶地瞪大眼睛,"您怎么在这里?"
萧惊鸿一身朝服,气度不凡:"本王刚从北疆回来,向皇上复命。"
他走近楚璃,眼中满是赞赏:"王妃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本王都听说了。精彩绝伦。"
楚璃心头一热:"王爷过奖。只是..."
"只是什么?"
"慕容翊的反应很奇怪。"楚璃低声道,"当我指出落鹰峡才是真正突破口时,他明显慌了。我怀疑..."
"你怀疑他与安澜国勾结,故意引导我军错误布防?"萧惊鸿冷笑,"本王也有此疑。不过现在打草惊蛇为时过早,暂且按兵不动,看他下一步动作。"
楚璃点头,突然想起一事:"王爷,您母亲这支玉簪..."
"很适合你。"萧惊鸿打断她,目光柔和,"戴着吧。"
两人正说话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苏瑶的声音尖锐地响起:"王妃好手段!朝堂上大出风头不够,还要私会男子?"
楚璃转身,看到苏瑶带着几个贵妇气势汹汹地走来,脸上满是抓到把柄的得意。
"苏侧妃慎言。"楚璃冷声道,"本王妃奉皇上口谕来此,何来私会一说?"
苏瑶冷笑:"是吗?那亭中男子是谁?"她大步走向亭子,"待我看看是哪位..."
她的话戛然而止。当看清亭中之人是萧惊鸿时,苏瑶脸色瞬间惨白:"王...王爷?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萧惊鸿面无表情:"刚回来。苏侧妃有事?"
"没...没有..."苏瑶结结巴巴地说,眼中满是惶恐,"妾身只是...只是路过..."
"那还不退下?"萧惊鸿声音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瑶如蒙大赦,慌忙带着同伴退下。临走时,她恶狠狠地瞪了楚璃一眼,眼中满是怨毒。
待苏瑶走远,萧惊鸿才冷哼一声:"看来府中有人太闲了。"
楚璃摇头苦笑:"苏瑶对我恨之入骨,这次又让她抓到'把柄',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无妨。"萧惊鸿不以为意,"跳梁小丑罢了。"
他伸手为楚璃正了正发簪,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走吧,回府。本王离府多日,也该回去看看了。"
回府的马车上,楚璃与萧惊鸿同乘。男人闭目养神,似乎疲惫不堪。楚璃偷偷打量他坚毅的侧脸,心中涌起一丝心疼。这几日他必定经历了无数凶险,却只字不提。
"王爷..."她轻声道,"名单上那些人..."
"都处理干净了。"萧惊鸿依旧闭着眼,"除了一个——兵部侍郎周显。留着他,有用。"
楚璃会意。这是要放长线钓大鱼,通过周显揪出幕后主使。
马车突然一个颠簸,萧惊鸿身子一歪,差点栽倒。楚璃下意识扶住他,这才发现他手臂上有一道伤口,已经渗出血来。
"王爷受伤了?"她惊呼。
"小伤。"萧惊鸿睁开眼,想要抽回手臂,却被楚璃牢牢抓住。
"别动。"楚璃不由分说地撕开他的衣袖,露出下面一道狰狞的刀伤,"这哪是小伤?伤口都开始化脓了!"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些粉末撒在伤口上——这是她自制的金疮药,用王府药房里的几味药材配成。
萧惊鸿挑眉:"王妃还会医术?"
"略懂一二。"楚璃专注地为他包扎,"家父常年征战,受伤是常事,妾身耳濡目染..."
"又是'家父'?"萧惊鸿突然凑近,呼吸拂过她的耳畔,"王妃的'家父'到底教了你多少东西?"
楚璃心头一跳,手上动作却不停:"王爷若好奇,改日妾身慢慢说给您听。"
萧惊鸿低笑一声,不再追问。马车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两人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回到王府,萧惊鸿立即召集心腹议事。楚璃则回到自己院中,刚换下朝服,绿竹就匆匆进来:"王妃,不好了!苏侧妃在府中散布谣言,说您...说您与男子私会!"
楚璃冷笑:"让她说去。她口中的'男子'正是王爷本人。"
绿竹松了口气,又道:"还有,慕容公子派人送来这个。"
那是一个精致的锦盒,里面放着一支金笔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王妃今日献策,令翊叹服。盼再叙。"
楚璃将纸条烧掉,金笔则随手丢进抽屉。慕容翊突然对她如此殷勤,必有所图。而她,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查清他与安澜国的勾结。
夜幕降临,楚璃站在窗前,望着院中的月色。今日朝堂献策,她成功展现了军事才能,获得了皇上和萧惊鸿的赞赏。但同时也得罪了慕容翊和苏瑶,未来的路恐怕更加艰险。
她摸了摸耳垂上的白玉耳坠,又摸了摸发间的玉簪,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里,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而明日,又将是一场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