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天生有睡前在校园内漫步一圈的习惯,哪怕是现在多了几个巨大的施工护栏,也没例外。
月光轻柔,晚风恰好,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在慢慢诉说着越来越好的陵川村小。
不知不觉,凌天生走到了文曲亭边,竟惊奇发现张作齐还独自一人在亭子内冥思着。
可能是感受到有人在靠近,张老也是默契一般在人来时张开了双眼。
“张老,不好意思啊,打扰您了!”凌天生略带歉意地说道。白天张老还特意为自己的学校专门写了一篇稿件,给整个学校提升了巨大的知名度。
晚上出来散个步还影响到人家了!
唉,这都什么事啊!
“凌校长,快过来坐,正好我也想去找你呢!”张作齐见来人是凌天生,马上热情地招呼道。
“张老,您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凌天生首先开口问道。
“我确实有点事,或者说是我的一点请求。”张作齐看着凌天生,渴望从对方的眼里看到共鸣,“这些年,我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写作力不从心,直到来到了这里才慢慢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但是,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很多事情确实不能再自己亲力亲为了,所以我想请凌校长能满足我的一个心愿——在咱们学校,创办一个文学社团,让更多孩子能喜欢创作,喜欢文学。”
“张老,您真的想在我们这办这个社团?”凌天生有点受宠若惊。
要知道,今天刚刚解锁的乡镇级小学晋升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拥有一个学生兴趣社团”啊!
真有点怀疑,张老是不是系统请过来的“托”了。
“是的,就在这,在陵川村小。”张作齐怕凌天生不相信,继续解释道,“我观察了很多天,发现咱们学校不仅有文曲亭这样独天独厚的创作环境,而且孩子们的心都特别正,不仅学习积极,品行也可靠,更重要的是不少孩子还特别喜欢跑来围着我,听我读文章呢!”
“当孩子一口一个‘爷爷’地叫着,一双双闪烁着亮光的大眼睛,炽热地看着你的笔和纸的时候,我的心中就诞生了这个想法,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从张作齐的描述中,凌天生感受到了他对文学,对下一代深情而清澈的爱。
“所以,我恳求你,能满足我这个心愿!”张作齐的语气甚至有点卑微,“我保证,在我有生之年,一定倾注所有心血,让热爱文学的孩子们走上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
“张老,您言重了!这个心愿不仅是您的,更是我们大家的!我有信心,在您的支持下,一定可以把这个社团办好!”
“明天,我就组织老师们,把文学社办起来,然后由您负责招生,怎么样?”凌天生赶忙解释道,生怕再耽搁一秒,眼前的大作家就改变主意了!
“我看行!”张作齐终于露出了笑脸,缠绕在他眉间的那抹愁,也悄悄随着晚风消失不见了。
-----------------
第二天,凌天生马上找到了语文组的几位老师,商量着文学社的组建事宜。
虽说这件事由张作齐提起,但肯定不能大事小事都丢给这位老作家,必然需要有一位负责日常管理和闲杂事务的老师挑起担子,再由张老担任顾问,指导孩子们的创作。
目前陵川村小的语文老师一共有三位,首先排除校长凌天生,其次是兼任语文课和道法课的张雨菲,那就只剩下一人:最年轻有活力的王川老师!
说到王川,和张老还是同一天入校园的,倒也是一次神奇的缘分对接了!
王川没想到陵川村小历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将由她开启,马上充满了干劲,当着众人面立下“责任状”后便马不停蹄寻找张老商议社团的细节去了。
在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后,最终确定:
社团名称:知行文学社。(“知行”:寓意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付诸行动。)
社团口号:我写我心,知行合一。
社团地址:陵川村小文曲亭。
社团顾问:张作齐。
社团指导老师:王川。
社团人数:10人(只面向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
两人对整个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进行了一次摸底,最终选定了三个男生和七个女生,组成了第一届成员。当天就召开了社团的第一次全员会议,并选举了第一任学生社长——刘倩倩。
同时,暂定以后每周一、三、五的下午放学后,集中在文曲亭学习半小时的创作技巧。
-----------------
转眼,半个月过去,知行文学社接到了第一个“挑战”!
由市教育局牵头,面向南流市所有小学,开展第一届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
现场作文大赛,顾名思义,需要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应写作任务。
比赛当天,全市写作题目将统一时间在线公布,再由线下的组织者传递给集中参赛的学生。其中,小学组限时一小时,中学组现时一个半小时。
“目前距离比赛还有7天,我们文学社要报几个人?”罗冰问道。
“十名学生,全员参加吧!”张作齐想了一下,开口回应,“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为学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是啊,毕竟全校师生的语文能力都是通过文曲亭属性加成的,尤其孩子们还在文曲亭内进行了多日的熏陶,写作能力堪称突飞猛进。
张作齐不仅一次和凌天生在私底下夸耀“收了一群天才!”
只是,若能自家的陵川村小也是本次活动的考点就好了。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本校参赛,而且还能把比赛场地布置在文曲亭四周,若是运气好触发“文思泉涌”,拿下大奖也不是没可能!
对!得争取个考点!
凌天生在报名完成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罗冰,让她与市局联系,请求在陵川村小增设考点。
没想到事情还出奇顺利,当天市里就批复了同意,不过有个条件:
陵川村小需要承担本校与宁化村小、胡杨村小三所学校共47人的考试任务,其中陵川村小参赛10人,宁化村小参赛17人,胡杨村小参赛20人。加上带队老师6人左右,大约五十多人的用餐与车辆均由陵川村小承担。
这和文曲亭的增幅比起来,还真是点小事。
而且,说不定还能让另外两所学校的学生提前感受陵川村小的校园环境,增进感情呢!
果然,廖副经过上次的敲打后,办事都“贴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