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村小当校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蒋老师,你格局小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周一上午,罗冰照例到校长办公室汇报本周的工作计划。

“对了,凌校长,文曲亭已经安排施工队入校了,预计在周四前就能完成工程。”罗冰在汇报尾声,突然想起了这件被自己差点遗漏的大事。

也不怪她!从周末出差回来,就开始立马着手完善陵川村小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简直比工作日还要忙碌。

而所谓文曲亭修建的施工队,其实也是系统发放的“工具人”,再由凌天生转介绍给罗冰对接罢了。

若是找寻常的施工队,那可不一定能充分发挥系统图纸的特殊属性了。

还好,贴心的系统根据工程量和施工时间,安排了一支8人的小队,不仅干活麻利还有极高的安全意识,不一会就把整个修筑所需的场所围起了一个巨大的护栏。

从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修建的进度如何。同时,任何人都不允许进入查看,哪怕是凌天生也不例外。

不过凌天生作为宿主,可以在系统内随时查看工程所剩余建设时间,甚至还能与工程小队负责人老罗直接对话。

对外,老罗是工程小队负责人;对内,老罗则是系统分配给凌天生的忠诚下属。

静待72小时后,系统创造的奇迹吧!

“对了,你把蒋老师和洛老师叫过来一起说下秋季运动会的事!”

这个运动会在凌天生看来,甚至比文曲亭还重要。

-----------------

“本次秋季运动会,我们打算为期半天,其中开幕式半小时,共有四个节目,分别是......”

“开幕式结束,是体育竞赛项目,一共8个项目,有跑步、跳高等田径项目,还有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

“我们预计的经费是3157.8元。“

蒋文兴自豪地汇报了这两天策划的结果,一副等待被夸奖的骄傲模样!

尤其是在预算方面,秉承能用旧的就用旧的,能借就借的原则,绝不浪费一分钱,充分发挥了从老校长时期就传承下来的陵川村小的优良传统——“勤俭办学”!

“怎么样?凌校长,我们的方案可行不?”洛洛也是一脸期待。

为了这个方案,他们俩的周末可是全用来工作了。

“罗老师,你怎么看?”凌天生没有直接谈方案,而是转头看向了旁边的罗冰。

罗冰也没有推辞,直接开口道:“这个方案大体上没什么问题,但总感觉还少了点意思。”

从开幕式到项目的安排再到闭幕式,似乎所有的运动会都是一套模板。

说不上哪里不好,但当下似乎也没有别的法子。

所以,罗冰的感受也不算是挑刺,尤其是她之前的工作经验,就让她习惯性想着要去追求“更好”的层面。

“蒋老师,你格局小了!”凌天生也不再兜圈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蒋文兴与洛洛的出发点有问题,而是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尤其是目前还关系到三校的合并事项,让凌天生对这个活动有了的想法与期待。

“这次秋季运动会,咱们玩个大的!“

“怎么玩?”剩余三人都是一脸纳闷。

“首先,我们的时长改为一天!”

“上午开幕式。但是开幕式不局限于校内,我们从陵川村口出发,来一场大巡游!”

看着大家惊讶的表情,凌天生继续说道:

“同时,这个运动会,我们要打成一个开放的体育品牌!秋季运动会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师生可以参与,村里的乡亲们也可以参与。”

“因此,我打算邀请上村委的干部和村子里的乡亲们,一起来学校里热热闹闹地玩起来。尤其是咱们的村文艺团,这几年编排了好几个有本地特色的文艺节目,不如请她们过来,给咱孩子们感受一下家乡的文艺成功,培养培养孩子们的家园情怀!”

“其次就是运动项目,分两个大类,一是常规的体育项目,比如刚刚说的田径、球类;第二个是特色文化项目,大家可别忘了,咱们陵川可是少数民族集居地,把他们代表性的民族体育活动加上,不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吗?”

“还有就是经费问题,别抠抠搜搜的,大方花,咱不差钱!现在初定,给你5万的额度,不够再和我申请,什么场地布置,器材,医疗保障,服装等等,能用好的就用好的。”凌天生越说越起兴,大家听着眼里也是闪烁出别样的光芒。

“哦对了,洛洛,你有认识的媒体朋友吗?”凌天生之所以要求洛洛和蒋老师一起写方案,私心还是想通过每天宣传的力量,将学校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有,校长,我有一个学姐就在市里的媒体中心工作,到时候我邀请她过来,肯定没问题!”敏锐的新闻感知力让洛洛嗅到了“大新闻”的味道。

“还有,我们学校的宣传阵地也得补上,什么某音,公众号等等,全部安排上!”凌天生继续说道,“活动当天,最好能来个直播!”

......

在四人的接连补充下,秋季运动会的策划方案终于在被改得“面目全非”中形成了“最终版”。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各方筹备!

蒋文兴依旧负责运动会的各类事项的推进与落实;罗冰负责采购物品并协调调动所有教职工配合蒋老师的筹备工作;洛洛开始申请注册各类宣传平台账号,同时对接活动当天的对外媒体工作。

而凌天生则主要做一件事——上村委,打通村里和学校的“关系”。

说实话,长期以来,村委和村小之间的来往并不密切,甚至一年到头都不会打什么交道。

但不能说双方存在矛盾,而是因为各自都是一尊“泥菩萨”,谁也帮不上谁,倒不如各自“苟喘残活”罢了。

村委缺钱,也缺人。

村委大楼和村小,就像一对难兄难弟,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

目前陵川村委也是三四个人撑起了整个组织,且均是上了年纪的“叔伯”辈。

至于年轻人,大多不愿意踏进这里的门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