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极品穷秀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有借必有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王旭望着师爷那远去的猥琐背影,随之吐了一口吐沫。

“什么东西!看把你得瑟的!看你的揍性!”王旭对着师爷的背影狠狠的伸出了一个中指!

摆在王旭眼前的是堆凌乱泛黄的账簿,随手打开一个,那个凌乱啊。看了半天,算是知道了这大奉王朝县级地方的功能组成。

原来大奉朝县级。知县作为一把手,日理万机,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需要辅佐人员协助处理政务。一般有县丞、主簿、典史三人。

县丞是知县的首席辅佐官,正八品,主管全县的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主簿正九品,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典史没有品级,日常主管监察狱囚,但实际上,县丞和主簿不管的事,典史都能管,不设县丞和主簿的县,典史一肩挑。

这三位外还有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叫做六房。

六房是县衙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职能部门,它与中央六部相对应。每房都设有一个头目,叫“经承”,一个副头目,叫“管年”,类似于今天的局长和副局长,只是规模太小,不如叫“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更贴切。头目和副头目下面是若干书吏,这是具体的办事人员。

六房的工作人员统称为“胥吏”,他们都读过书,能写文章会算账,熟悉法律条文(文理明通,熟于律例,工于写算),只是因为科举无望,所以才到县衙上班,有的是通过花钱买缺额进来的,有的是通过考试进来的,一般五年合同制,期满走人,称职或特别优秀的可以获得九品或未入流的顶戴,还可以候补,从“吏”跳到“官”

咱们还是接着说说账簿吧。

“正月仓库收取粮草150石,出库马13匹”

“二月入库骡子20头,马1匹,出库刑具11幅,出库小麦10石”

“三月上旬入库市集税收750文,出库400文还帐与5头骡子。……下旬支付六房薪资600文,”这不是流水账吗

王旭在县衙厢房里看帐簿,看得不太专心。

县太爷虽没明说,但意思很清楚,衙门里出了蛀虫,不知是哪个小吏胆大包天,竟敢贪墨官库。

现在的关键就在这堆帐簿上,王旭新任师爷,这件事应该是县太爷给他的一个考验,看这个年轻人有没有资格当他的师爷。

目光落到帐簿上,一笔一笔的流水从眼前晃过,尽管是流水,可条理很清楚,一点也没有混乱的感觉,如果只按帐面上的记录统计,最后必然发现不了任何问题,收支平衡,丝毫不差,李清泉执掌一县,智商肯定没问题,他感觉里面有猫腻,却又说不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贪墨的人做假帐的水平在这个年代来说,应该算是高手了。

如果王旭不出现,他的人生一定很平顺。

王旭眉毛拧得紧紧的,他的注意力并不在帐簿上。

他在想着另一件相关的事,自己查帐的消息整个衙门应该都知道了,那个贪墨之人会不会心虚?心虚之下他会做出什么反应?会不会在夜晚趁着自己在街道拐弯的时候打自己闷棍?……

可以肯定他会有所反应,不过不是现在,但凡高手,总有些自负的,他大概不认为自己有本事查出这堆帐簿里的猫腻,所以他应该还在等待和观察,太早出手只会弄巧成拙,露出破绽暴露自己。

王旭冷笑两声,又从书案上取过一张白纸,开始在纸上画起了表格。

幸好他懂得一些现代财务知识,他开始找一个空账簿,画一些表格。在第一竖行写上时间,第二竖行写上借方,第三行写上贷方,理由以及所用目的。

三天过后,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表格,就会像黑夜里的探照灯一样,把那个贪墨官库的家伙照得无所遁形。

整整一下午,王旭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衙门里画格子,画了很多张,除此什么都没干,一个字也没写。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一个下午过去了。期间师爷偷偷的来一趟,远远看着在睡觉的他,不禁一笑。

“你能查出来的话,我吃屎!老子做假账的水平整个县里,我敢说自己排老二,没人敢排第一,就你这破落样的穷酸书生我见多了,会什么做账!哈哈哈,快笑死我了,你就好好的查吧。”然后扭头扬长而去。

李清泉给了王旭三天时间,不急,看那家伙能撑多久,这些帐目虽然复杂,但一晚上差不多能整理出来,王旭这个临时算账的师爷一个月大概六两银子的工资,做事用不着那么拼命的。

相比之下,他的副业就很有钱途了。实在不能怪王旭消极怠工,他是个很现实的人,报酬决定态度。

所以一到傍晚下差的时间,王旭抱着帐簿和表格便迫不及待地出了衙门。

路过街边酒肆,王旭又花钱买了一点名叫花雕的酒和两个小菜一只鸡一起打包。悠悠荡荡的回到了后衙的临时住所,美滋滋的享受起来。

“小姐,你确定你这方法可行?”

县衙内堂。

李清泉翻着新帐簿,每翻一页他的眼睛便睁大一分,神情越来越激动。

“这个……这个是你做的?”

王旭点点头:“是的,县尊大人,两天时间,晚生已将衙门所有帐簿整理完毕……”

说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何处增益,何处亏空,何人经手,帐簿一目了然。”

李清泉没顾得上看帐目结果,反而对王旭的新式记帐法不停赞叹。

“不错,记得很清楚,一眼便看得分明,丝毫不漏,王旭,想不到你除了诗文不凡,尚有如此本事,可谓奇才也。这是什么记帐法门?”

“借贷记帐法。”

前世为了向公司报销车票的意外产物,没想到在大奉朝却用上了。

李清泉眯着眼,仔细看着表格,对照其中一张表格核算了一遍,发现并无一丝错处,两眼不由大亮。

“好东西呀!如你所言,收支,增益,亏空,经手,一眼便看得分明,如欲做假,牵一发而动全身,殊难可为……”李清泉不蠢,他很明白借贷记帐法出现在这个时代的重大意义,相比之下,那些风花雪月的诗句反而落下乘了,他是官,而且是好官,他心里装着江山社稷。

整了整衣冠,李清泉神情凝重朝王旭长长一揖,王旭一楞,吓得差点跳起来。

“老夫代天子谢你,这一礼你受得起的。大奉所有的官府衙门若推行此法,不知会捆绑住多少贪官囊虫的手脚,大奉国库每年不知会多入多少钱粮,此法乃强国之法,老夫欲将其呈送京都吏部,户部和都察院,请朝廷下令,大奉所有州府县衙门皆用此法记帐。”

王旭心中五味杂陈。

他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李清泉把那工资结了,莫须有的罪名去掉,他就当把这记帐法卖出去了,扯什么国家,朝廷,天下……扣那么多大帽子,就是绝口不提还钱,到头来他仍旧一文钱好处都没有……

王旭揉着鼻子苦笑,看来自己又做了一次亏本买卖。

“县尊大人,若欲将此法推行大奉官府,恐怕阻力不小,它损害太多人的利益了……”王旭不得不提醒这位头脑发热的知县大人。

李清泉冷冷一笑:“阻力必然有,但老夫有决心,当今天子圣明勤勉,内阁三学士正直果断,我大奉头顶的天还是亮的,区区几个贪官污吏,还怕治不了他们?况且老夫一身正气……”

王旭默然不语,看来当今皇帝和内阁三大学士在民间的风评还是很不错的,环境决定人生选择,若换了个暗无天日,上昏下庸的朝代,打死他也不会当什么师爷,老老实实赚银子当富家翁得了。

这些只是很遥远的话题,李清泉说了几句便将视线停留在那堆表格上。

“查出问题了么?谁在背地里贪墨官库?”

王旭笑道:“借贷法既然一目了然,县尊大人不妨自己看。”

李清泉凝目仔细看去,一柱香时间过后,忽然面露喜色,手指重重在表格其中几项收支横栏上一顿。

“借方黍米二百石,贷方为何只有银钱一千文?此项借贷不对……还有这里,借方生丝五百斤,贷方只有银钱四千文……”

李清泉不愧当了多年知县,短短时间内,十几处帐目不合的地方全被他找了出来。

老式的流水记帐法里,因为时间和事件断续性的差异,如此细微的地方是很难找出来的,然而在这张表格上左右一对照便清清楚楚。

十几处帐目不合的地方,总共涉及银两三千余,粮米四百多石,末尾的经手人一栏上,明明白白记着两个人的名字。

洪都县衙主簿,马全,师爷,李昊然。

李清泉静静看着这两个熟悉的名字,面容平静如水,片刻之后,眼中暴射几许戾气。

“好个马全,好个师爷!本官待之以知己,尔却报之以窃钩,负我之甚也!尔便不惧国法森严么?”

李清泉当即叫来了衙门高捕头,下令缉拿马全和李昊然。

马全还坐在衙署里从容办公,对于李清泉着王旭查帐一事,他未曾有过任何担心。

王旭估计得没错,马全是做假帐的高手,不论亏空贪墨了多少,他总有本事把帐做得四平八稳,而且任何人都查不出,王旭一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若能查出这眼花缭乱的帐簿中的猫腻,那才有见鬼了。

待到高捕头领着衙役气势汹汹的踹门而入后,马全这才发觉,原来自己真的见了鬼。如山的铁证面前,马全脸色变得惨白,嘴唇嗫嚅几下想辩解,却无从辩起,终于长叹一声,在李清泉面前低下了头,原师爷也早就在地上磕晕了过去。

大奉天启十四年起,马全勾结师爷,二人里应外合,一个负责做假帐,一个负责从官库扣钱粮,不法所得二人均分,此案经王旭之手,大白于天下。

两天后,李清泉连写两份公文,送呈银州知府衙门和京都户部,公文里详细说明的借贷记帐法的种种好处,请求朝廷推行天下,李清泉的公文在京都户部引发了一番不大不小的风浪。

一个名叫王旭的名字,在京都户部大佬们的案头若隐若现……

马全一案震惊了洪都县衙,一县主簿和师爷纷纷落马,已经不算小事了,而当人们听说新任师爷王旭只花了两天便揪出了县衙里的蛀虫,人人看着王旭的目光都变了,变得很复杂,至少在王旭看来绝非敬佩,反而更疏远。

在论资排辈的官场上来说,新人挤下老人,无论出发点是什么,终究犯了官场大忌的,衙门那些小吏们都是见过风浪的老麻雀,在他们眼里,王旭这种人不可交。

于是王旭被孤立了,衙门的同僚们见着他就跟见了疯狗似的,目露畏色,绕道远避。

王旭很想把这些人都集合起来排成长队,然后顺势一溜耳光从头扇到尾。

你们顶头李老大下的令,关我毛事?我的借贷法被无偿征用,还被献上了朝廷,结果一文钱好处都没有,跟谁说理去?

上辈子和这辈子,王旭一直觉得自己挺讨人喜欢的,为何如今却跟大便一般,处处受人排挤?

这些官油子们实在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不求每日三省吾身吧,至少也该偶尔有抱负。且不应该人畜无害的大奉五好师爷孤立起来。

不应该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