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了系统的奖励后,李洋兴奋得一夜未眠,今天一大早便醒了过来。
他躺在床上就迫不及待地完成了签到,生怕昨天的奖励只是系统的一次周年庆活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激活。
“签到!”
【叮签到成功!获得自行车票一张。】
太棒了!
李洋欣喜若狂。
在当前这个时代,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就像后世的豪车名表和海景房一样,拥有一样就算是有能耐的表现了!
更令李洋惊喜的是,今天系统依然给出了签到奖励!
这就代表着,昨天系统所提到的激活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今往后,每天签到都可以领到奖励。
这消息比获得自行车票还要让人激动不已呢!
所以,当天一早就有一支面无表情、在刺骨寒风中赶往工厂上班的大军,而其中唯一满脸笑容的就是李洋。
他年纪轻轻,长得又好看,笑起来更是引人注目,尤其是身边的那些年轻女性,不少人会偷偷地多看他几眼。
秦淮茹紧紧裹着旧围巾,远远看着李洋走近,便露出笑容打招呼:“早安!”
刚才有几个女子偷偷瞄李洋,秦淮茹都看到了,心里感觉挺不舒服。
如果当时答应了李洋该有多好,秦淮茹又一次冒出这样的念头,但很快又将它按捺下去。
尽管她和李洋之间似乎并没什么特殊关系,但秦淮茹明白,只要李洋默认了,那些女人多少就会有些了解了。
只要她们不再纠缠李洋就好,秦淮茹心想。
然而,李洋却只是淡淡地点点头,直接绕过她走进了工厂。
秦淮茹的笑容瞬间凝固,心中难免滋生了几分怨气。
“秦姐,这么早就来了啊!”
傻柱到得比较早,已经做好了早餐,正打算出门叫大家吃饭时,看见秦淮茹便顺便打了声招呼。
不料这次秦淮茹并未像平常那样柔声细语地回应几句,反而跺了跺脚转身离去。
秦淮茹刚刚被李洋冷落,脸上挂不住,自然也不会给傻柱好脸色看。
傻柱挠了挠头,不明白秦淮茹为何发脾气,但在秦淮茹来打饭时,他还是偷偷给她添了点饭菜。
秦淮茹注意到这一点,脸色稍霁。
傻柱见状也放下了心。
站在队伍后面的李洋目睹了这一幕,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嘴角,当作什么都没看到。
他实在不太明白为什么傻柱愿意让秦淮茹依赖自己,但这毕竟是人家自己的选择和自由,李巹无需也不想去插手评论。
至于他对秦淮茹的那一丝好感嘛……
在她结婚前,秦淮茹朱唇皓齿、明眸善睐,在附近也是小有名气的美人儿,谁能不喜欢呢?
他曾追求过秦淮茹,结果遭到拒绝,对此李洋并不觉得丢脸。
当然更不会像秦淮茹想象的那样,即使被拒绝了还会对她死心塌地的好。
摸了摸肚皮,李洋排队等候时仰望天空,开始琢磨晚上吃什么好。
吃完饭后,他又一头扎进车间继续工作,再度错过了秦淮茹朝他投来的目光。
秦淮茹心头涌上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
她和傻柱谈笑风生,李洋却丝毫没有反应……
要是李洋知道了秦淮茹的想法,估计只会翻个白眼,接着继续考虑晚上下班吃什么这件大事。
李洋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完成了上午的工作之后,顺手擦净双手,并向车间主任请了假。
“我有点私人事情需要处理。”
车间主任调侃道:“你这个小子还能有什么私事啊?”
接着他笑了笑说:“好吧,早点去早点回来,别耽搁太长时间。对你我还是很满意的。”
像李洋这样既用功又机灵的工人,哪个领导能不喜欢呢?
李洋答应一声“好的”,随即揣起刚刚拿到的自行车票,一路小跑直奔供销社而去。
要知道,自行车可是个热门商品,如果不是早上实在抽不开身,他早就赶早去买啦!
这时,秦淮茹无意间目睹了这一幕,不禁起了好奇心,问车间主任:“主任,李洋这是要去哪儿呀?”
车间主任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也不清楚:“这小子保密工作做得好呢!”
一般情况下,中午外出都得请假,除非有大事,否则大家通常会在厂里待到下班后再离开。
秦淮茹心头一紧,猜想:难道……他是去找哪个女人相亲不成?!
于是她急忙问道:“主任,我也能请假吗?”
然而车间主任这次却皱起了眉头,显然不太同意她的请假申请。
“小秦啊,不是我不讲情面,你本身就达不到我们轧钢厂学徒的标准。”
“在这已经待了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还未能正式上手干活。我觉得你最好抓紧时间多学习些技能,别的事情就别操心了。”
原来秦淮茹这份工作是因为贾东旭离职,经大爷易中海特别帮忙才保下来的,现在还想请假出去,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淮茹只好放弃这个念头,决定下班后立刻回家去看看李洋是否在家。
此刻,李洋已经跨出轧钢厂的大门,迅速来到了供销社门口。
在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购买,而供销社无疑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即便正值上班时间,这里也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幸运的是,自行车票非常珍贵,当听说李洋是要买自行车时,供销社的工作人员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您是要买自行车啊?哎呀,这下可找对地方了!”
“我们这里有刚到的新款自行车,您瞧瞧”
这里有“永久”、“凤凰”、“飞鸽”、“红旗”、“白山”。
这些品牌自行车确实是年轻人朝思暮想的物件,供销社确实如其所言,一应俱全。
这些品牌的自行车一字排开,场面相当壮观!
李洋看得心动不已,很快就相中了一辆全新的永久牌二八大杠!
那时候,在国内流行的自行车都是模仿国外28英寸轮径的款式,被简称为“二八洋车”。
国内在此基础上稍加改良,将车架设计成了三角形结构,并在车把和车座之间增加了一根钢梁。
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性地将此类自行车称为“二八大杠”。
验票、盖章、付款一切手续办理完毕,李洋终于心满意足地带走了他的新车!
钢镚儿猛砸下去,小金库立马少了整整一百八十块大洋,折合成李洋的薪水,那就是他三个多月的血汗钱。
但对于现今的李洋而言,这笔钱根本不算个事儿!
前生没能力买宝马,但今朝他打定主意,偏要骑着这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绕城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