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家中大姐,还有一个妹妹,两人相差2岁。
父母在外地租房子打工,把两姐妹带在身边照顾。
生二胎的时候,父母本来想要一个儿子,生下来又是女儿,他们有点重男轻女,但也不至于说是女儿就不好好养。只是没有儿子有点失望,也没有能力再生第三个。
原主懂事后,就要被迫接受父母把爱给另外一个人,偶尔还要帮着做些家务。性格比较木讷,父母又因为她不活泼,不喜欢她,觉得她以后不会有出息。
妹妹的眼睛长得像妈妈,所以妈妈喜欢她,妹妹性格活泼,能把大人逗笑,所以爸爸喜欢她。
原主存的零花钱,要在过生日的时候拿出来请全家吃饭,平时买了什么零食也是妹妹先挑,之后她才能挑。
妹妹还经常挑衅原主,抢原主的东西。
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父母也不在意,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偏心,大的本来就应该让着小的。被人看出来后,两人还觉得外人多管闲事。
原主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变成了讨好型,觉得只要自己够努力,父母的爱就能够对她多一点,可是越努力,父母就越是觉得她不需要,更是把心思都放在了妹妹身上。
……
“暮儿,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啊?爸爸妈妈不想做饭,点外卖吃。”李爸说。
“我想吃卤肉饭。”
“好好好,卤肉饭是吧?点上了。老婆,你要吃什么啊?”
李妈:“我想吃米线。”
“好的,那就是一份冒菜,一份米线,还有一份卤肉饭。”
8岁的李兆和6岁的李暮正在旁边玩玩具。
李兆拿走了一个好看的洋娃娃,李暮瞪了她一眼,一把抢过来,说这是我的,你不许碰。
两个孩子有些口角,李妈走了过来说:“不要吵架,两姐妹要好好相处。”
嘴巴上那么说,李妈却从李兆的手中把玩具给拿了回来,笑着递给李暮。
“你妹妹最喜欢这个玩具了,让给她,你玩其他的。”
外卖到了,李爸把冒菜盒子放在自己的面前,米线盒子给李妈。
然后去厨房里拿了一个空碗递给李兆,顺手把卤肉饭盒子给李暮。
李暮一把把卤肉饭圈住,拿起勺子吃了一口,挑衅地看着李兆。
李爸问:“兆儿,你要吃什么?”
李兆说:“卤肉饭。”
李暮不爽,不情不愿把卤肉饭朝外推了一点。
李爸想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嘛,饭量不大,多点一份吃不完。
自己的冒菜可以分一些出去,李兆够吃的。
看到李暮生气,他摸了摸李兆的头:“别吃卤肉饭了,跟爸爸一起吃冒菜。”
“不。我就要吃卤肉饭,冒菜好辣。”
“你这孩子,这不是在跟妹妹抢吃的吗?下次你要吃卤肉饭要提前说,我们多点一份就是了,来跟妈妈吃米线。”
“刚刚妈妈也没有问我要吃什么啊,只问了妹妹,妹妹吃卤肉饭,我也要吃卤肉饭。”李兆坚定地说,绝不让步。
李暮狠狠瞪着她,父母都教训李兆了,为什么她还不道歉认错,自己就要吃一整份卤肉饭。
李兆就是不动,氛围尴尬住了。
李爸和李妈也没办法了,他们也不想明面上和大女儿闹翻。
“暮儿,给姐姐分一点。”
李暮松开了手,李爸在里面扒拉了一点饭,然后挑了两块卤肉出来,放在李兆的碗里。
李兆直接把卤肉饭的外卖盒子拿了:“妹妹比我小,吃的比我少,她用小碗。”
李暮没想到今天李兆竟然跟自己抢,以前她都不敢的,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父母也没有为自己出头。自己是吃的少,但是姐姐就是要让着我。
她突然间觉得好委屈,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李妈抱住了她:“乖乖,这是怎么了?”李妈当然知道是怎么了,有些不满地看着李兆:“你这是闹什么?全家惹你了?”
“我没闹,我只是想吃卤肉饭。”以前的李兆逆来顺受,现在的李兆不仅把李妈的话当耳边风,她低着头,把里面的卤肉都吃光了。不是爱哭吗?这下可以好好哭了。
李爸心疼:“暮儿别哭了,爸爸再给你点一份。”
李兆心里骂了一句,原来你们也知道,四个人要吃四份的啊。
李兆的这一通操作下来,李爸和李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以前他们是习惯性忽略李兆的感受,李兆也没反抗过。
他们把这件事情给亲朋好友说,本来想让亲朋好友教育一下不懂事的姐姐。
结果和想象中的答案完全不一样。都说又不是缺这点饭钱,干嘛不一开始就点四份,让两个女儿非要去争?
“那她们两个还小,一人一份也吃不完啊。”
“你家里是没冰箱吗?不会放在冰箱里下一顿吃?”
从此以后,李兆不再讨好他们,既然他们要在外人面前表现女儿儿子一样好,她们是一碗水端平的家长,李兆就让她们装到底。
妹妹有的,她都要有,她会开口要,看父母好不好意思只给一个,不给另外一个。
可就算是这样,两人心中的偏见还是无法抹除。
就比如长相,原主长得不是很好看,他们两个就不喜欢,说原主以后肯定嫁的不好。
妹妹长大之后是个小美女,妹妹的双眼皮还遗传了妈妈。
这些话可能是真的,但是从一个妈妈的口中说出来,她就不配做母亲。
原主努力学习,成绩优异,不是喜欢调皮捣蛋的老二吗?那就好好的让她继续调皮捣蛋。
因为父母溺爱,在学校里经常欺负同学,家长也找了好几次。他们也只能陪着笑。
老师又夸李兆,说她懂事,父母回到家里,却不以为意。打同学怎么了,以后在社会上才能吃得开,有出息,是做领导的样子。
所谓的有出息,就是不懂礼貌是吧?李兆也是服了他们的逻辑。
初中,高中,李兆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而李暮,初中之后,差点没考上高中,还是他们花了大价钱才砸上去的。
然后又让李兆给李暮补习,李兆随便敷衍,她还不乐意,不乐意就算了。
李兆直接在父母面前告状,说李暮根本就不想学习,父母怪李兆不好好教。
“对啊,我不好好教,那你们在外面去找别的家教好了。”
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的人,怎么补习都没用。
李兆外地读重点大学,李暮高中毕业之后就没读了。
高不成低不就,也只能找到一份勉强维持温饱的工作,没有别的技能,父母给她相亲,把她打扮漂漂亮亮的,要给她找个好婆家。
早早的嫁了人,又开始给李兆洗脑,说女人读那么多书没用,最后还不是妹妹先嫁了,有个好归宿。
这些李兆都当耳旁风了,之后她大学毕业,留在了外地工作,父母的电话,爱接不接,一年回去三次。
李父李母到了40多岁的时候,才渐渐回过味来,只有李兆才是能依靠的。
李暮没本事,老公也没本事,生了孩子后,三天两头的还问他们要钱,那怎么办呢,是自己的亲女儿,只能给,把家底都掏空了,她还嫌弃父母,不能给多的钱。
李兆名牌大学毕业,这些年怎么也存了几十万了,他们开始频繁地给李兆打电话。
问她睡得好不好,想不想吃家乡的特产,给她寄过去,想不想吃妈妈做的饭,回来看看爸爸妈妈吧。
李兆回敬他们说以前自己不喜欢吃辣,而妹妹喜欢吃,每次家里的肉菜都是用辣椒炒的,只有蔬菜自己可以吃。
“你们什么时候关心过我?现在说这种廉价的好听的话,我只想笑。”
李妈本来低声下气的,想要问她拿点钱,听到这个话破防了。
“这点小事你作为女儿,要记一辈子吗?”
旁边的李爸附和,家里是两个女儿,他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的,没有虐待过谁。
李兆就是骨子里不孝顺,才说这种话,而且他们也没看错,李暮才是孝顺的,李暮至少留在了本地,李兆都不回来了。
他们企图用这种所谓的爸爸妈妈不爱你,再来pua李兆。
李兆:“行,那你们和李暮好好过日子吧,别打扰我了。”
李兆一分钱不给,但她也不是完全的断亲。
或许他们说的没错。他们不是让人骂的偏心妹妹,但这种明里暗里的还不承认的偏心,也是很伤人的。
断亲对他们来说是便宜她们了,让他们心安理得觉得是李兆的错。
就要时不时联系他们,但是又向他们抱怨以前的事情,让他们这辈子都活在一种自己曾经做错了的氛围中。
不停企图让李兆回头,成为一个听话的,能给钱的乖女儿,但李兆每次和他们交流,都是看戏,不会付出一点。
而李暮早就忘了小时候怎么欺负姐姐了,只是看着如今姐姐的日子,愈发的不平衡。埋怨父母,为什么不对自己苛刻,自己要是好好读书,也不至于现在过穷日子。
李爸李妈李暮,中年开始天天吵架,憎恨对方,再没了以前的情分。
李暮也向李兆借钱,李兆都说不熟。
“姐姐,都是爸妈的错,我都不和他们往来了,我们可是亲姐妹。”
“嗯,亲姐妹,明算账。”
“我到底哪里得罪你了?”
“你能忘,我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