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摆脱苦情剧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0章 反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史密斯没有放弃。一周后,他带着"好消息"来访:殖民政府批准成立"华商贸易监督委员会",特邀秦凌任主席。

"这是很好的机会,"史密斯笑得真诚,"可以规范华商贸易行为。"

秦凌立即看穿这是个监视华商的圈套。但他爽快应允:"正好,我们也想成立'华商互助基金会',帮助规范经营。"

次日成立的基金会里,秦凌安插了三位地下党员任"顾问",表面指导华商合规经营,实则帮助规避殖民政府审查。

最妙的是,基金会办公室就设在稽查局对面,终日人来人往,反而成了最好的掩护。

危险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这日,槟城林老板突然来访,老泪纵横:"我对不起大家!阿明是我远房侄子,我..."

原来林家早就被盯上。殖民政府以"偷税"名义冻结林家资产,逼他们配合调查秦氏商行。

"他们想要的是运输名单,"林老板递上密函,"所有往中国运货的华商名单。"

秦凌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最终决定将计就计:提供一份经过"加工"的名单,里面掺入大量亲英华商,真正爱国的则用暗码标记。

这份名单后来导致殖民政府误判形势,闹出不少笑话。这是后话。

秦凌决定主动出击。通过伦敦的友好议员,他拿到史密斯收受贿赂的证据——这位"稽查官"竟然在印尼有橡胶庄园,资金来自某日本财团。

更精彩的是,李副官查到史密斯真实身份:他根本不是英国人,而是战后潜伏的日本特务,真名小林次郎!

证据被巧妙"泄露"给殖民总督。三天后,史密斯突然"调回英国",从此再无音讯。

"清理门户"行动悄然展开。秦凌借机整顿华商队伍,将可疑分子清除出核心圈,同时建立更严密的保密制度。

然而斗争远未结束。新来的稽查官更狡猾,殖民政府的政策也更严苛。最新规定要求所有出口中国的货物必须经过三重检验。

"这是要掐断我们的运输线!"陈掌柜急得团团转。

秦凌却露出神秘微笑:"记得我们在澳门新买的渔船队吗?"

原来他早有准备。半年前就在澳门注册了渔业公司,二十艘渔船表面在南海捕鱼,实则建立了新的运输通道。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谁会在意每天往来港澳的渔船呢?

1956年元旦,秦凌收到一份特殊礼物:方瑜寄来的照片上,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正驶下生产线。

"每辆车上都有你们的心血,"信上写道,"国家不会忘记海外游子的贡献。"

秦凌将照片郑重收起,窗外阳光正好。虽然前路依然艰险,但他知道,每运回一台设备,每输送一份技术,祖国就离强大更近一步。

"爹爹,"秦昭跑进来举起一幅画,"我画的新汽车!"

画上,卡车载满货物,车头飘扬着五星红旗。秦凌抱起儿子,眼中闪着泪光。

这一切艰难险阻,都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