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对岸,伪府总统常建丰,将手中听筒按回红木电话机的卡槽里。
足足过了十几秒,他紧绷的脊背才缓缓放松下来,靠在皮质椅背上,长长呼出了一口浊气。
就在刚才,那部连接鹰酱六角大楼的听筒里,国防部长哈罗德罕见的热情:
“建丰先生,白房已经批准了最新的军售议案,贵方渴求的F-15鹰式和F-16战隼,已经在我们的供货清单上了!”
“不只是飞机,我们还会提供全套的飞行员培训、地勤维护体系,以及足够支撑起一次高强度冲突的备用零件与弹药!”
这个消息,让常建丰这段时日以来那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感觉到了一点踏实。
他的目光透过防弹玻璃窗,投向遥远的海峡对岸。
自从他接替他父亲的位置以来,高喊反攻的口号更像是维持内部向心力的仪式,他比谁都清楚,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他这一生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守住脚下这块巴掌大的地方,让他爹打下的这点基业不要在自己手上败掉。
可这份安稳,在近一年来,被对岸一个人的名字彻底打破了。
余宏!
这个名字,如今是悬在整个小岛军政高层头上的一柄利剑。
他们从不同渠道搜集来的情报,无不指向同一个可怕的事实,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学部委员,正以无法理解的速度,武装对岸那支泥腿子军队。
最让常建丰感到夜不能寐的,就是那种名为无人机的东西。
在他的会议桌上,摆着厚厚一沓关于南疆冲突的分析报告,每一页都看得他心惊肉跳。
不接触,零伤亡,在千里之外就让一个国家的首都防御彻底报废,甚至还能活捉其最高元首。
这是什么神仙打法?
他麾下那些留洋归来的空军将领们,对着情报图片和各种传闻,推演了无数遍。
结论只有一个。
无解!
小岛那点浅纵深,根本防不住这种东西无孔不入的侦查!
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在天上盯着你,你也不知道你哪个防空阵地、哪个雷达站,会成为下一秒被从天而降的炮弹定点清除的目标!
这还怎么打?
一旦开战,小岛所有军事设施在对岸眼里,都等同于透明,这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常建丰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他三令五申,严禁任何部队在海峡中线做出挑衅举动,生怕对面那个年轻人余宏的目光,一不小心就飘到这边来。
那后果他承担不起。
这份日积月累的恐惧,几乎要将他的神经压垮。
但现在,有了F-15和F-16,一切都不同了!
那是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是鹰酱现役的最强空中利器!
拥有超视距攻击能力,强悍的火控雷达,卓越的机动性。
反观对岸,空军主力还是第一代的歼-6和第二代的歼-7。
这种技术差距,几乎是一个时代的碾压!
战争一旦爆发,只要F-15和F-16升空,整个海峡的制空权就将牢牢掌握在己方手中。
没有空中优势,对岸那百万大军就是活靶子,再厉害的登陆艇,也过不了这道天堑!
心念及此,常建丰心中那股消失已久的底气又重新升腾起来。
他回到办公桌前,按下了内线通话按钮,声音洪亮:
“通知新闻部门,明天上午十点,我要在总统府召开一场面向全岛和全世界的记者会,让他们准备好摄像机!”
他必须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立刻公之于众。
虽然现在岛上的经济,被誉为什么亚洲四小龙,看起来一片繁荣。
但他很清楚,那繁荣之下,是民间普遍对海峡对岸深深的恐惧。
这种恐惧不消除,人心就不稳。
他必须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来给这群惊弓之鸟打一针强心剂!
让他们相信,我们有能力自保,有能力让对岸付出惨重代价!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继续工作消费,这座岛的繁荣才能继续下去。
当然,他也清楚,F-15和F-16不是免费的午餐。
鹰酱开出的价格是一个天文数字,分摊下来,岛上每个人都要为此背上几十年的沉重债务。
这几乎是透支了未来十几年的财政预算。
而且,即使装备了三代机,那种神出鬼没的无人机侦查问题依旧无法解决,最多是取得了一个局部战术上的平衡。
可形势比人强,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用天价的贷款,去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常建丰此刻看着对岸的眼神,总算不再全是恐惧,不会再毫无还手之力地发抖了。
……
351厂飞机研究所里,氛围纯粹而沉静,专注于创造。
已经晋升副所长的宋文,正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用一根绘图铅笔,小心翼翼在一张巨大的工程图纸上进行标注。
这张图纸上画的,不是飞机,而是一个复杂的燃气轮机核心结构图。
他标注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因为极度地震撼。
在他旁边的资料柜里,装满了余宏这几个月来的心血。
厚达一米的,关于新一代煤炭发电和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的全套图纸与理论数据。
只是负责带着团队整理、验证这些技术,宋文就觉得自己快要虚脱了。
他实在不敢想象,那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是怎么把这些技术一个个凭空琢磨出来的。
发电技术,这四个字听起来简单,可内里涉及的学科门类之广,技术壁垒之高,简直匪夷所思。
就说手中这张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的图纸,要实现它上面标注的性能,需要用到从稀土里提炼出来的特殊元素来强化合金。
需要能承受数千度高温的,由镍基单晶体制成,采用了定向凝固技术的一体化叶片。
叶片上那些复杂的气冷通道和冷却孔,必须用真空精密铸造技术一次成型,公差不能超过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不同部件的连接,必须要用到电子束焊接,在真空环境下操作。
配套的轴承、齿轮箱,都需要特殊的炼钢技术来保证其强度和耐用性。
还有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密封垫片,都指定了前所未闻的材料配方。
在每一个关键零件生产出来之后,还得用到无损检测技术去发现内部可能存在的细微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