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愧疚下,孙主编都没脸,在联系李华了。
如今天不是李华主动打电话,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孙主编都不会跟李华有任何的联系。
“老孙,这可不是你的风格。”
“你就别取笑我了,经过那件事我成熟了许多。”
“真的假的。”
李华惊呼问了一句。
这要是孙主编成熟了,那还怎么谈文渊要出版一本书的事情。
“我是成熟了许多,没以前那么肆意妄为了。”
孙主编不知真假的说道。
李华想到孙主编以往的一些事情。
两人是同学,在学校孙主编就不是一个省心住学生,经常跟老师作对。
饶是他跟老师作对,老师也还挺喜欢他的。
最经典的就是政治老师说:“孙洪荒有一种领导气质,将来是要做领导的。”
当然,这句话有多少开玩笑的成分不提。
但孙洪荒还真当上了领导,在燕京出版社做主编,多少也算得上是一个领导了。
那位政治老师多年后想起,不自觉认为自己是一个预言家。
孙洪荒的性格要说这么多年下来,能有所改变,李华是不大相信的。
最多算得上市心血来潮,李华想到这里,对文渊能在燕京出版社出版一本书信心大增。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老孙啊,我们也多年朋友跟同学了,你也不用瞒我,现在我有一个忙需要帮,你愿不愿意。”
孙主编似乎笑了一下,那苦笑的声音,从电话里面都能听见几分。
“我也不瞒着你,我老孙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老孙了,不过,你要帮忙我肯定义不容辞。
情义二字堪比千金重。”
当听到孙主编说到情义二字堪比千金重的时候,不知怎的李华身上打了一个哆嗦。
多少年了,自从离开学校后,遇到的人,哪里讲什么情谊,说得最多的就是利益。
如今一个利益至上的时代,忽然有一个人跟你讲情义,简直是能让人战栗感满满。
说实话,在此之前,李华一直认为自己跟孙主编间,是一种相互合作利益互换的关系。
可时至今日想起来,两人间早就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那么简单,如真的只有这点交情,两人间在经历上件事后,早就分道扬镳了。
一段关系当去正视的时候,和没正视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
李华在思索他和孙主编间的交情,孙主编见到李华一直没有说话,人倒是着急了,先问道:“到底遇到什么事情了?需要我帮忙。”
“你还记得文渊吗?”李华听见孙主编问,先铺垫了一下。
孙主编由李华的话,想到了文渊。
那个天才少年,才华横溢,一度写出过《背叛》这中超级经典神作。
他也对《背叛》给予了高度认可。
很可惜,因他头上的总编,导致《背叛》没能在燕京出版社出版。
这是他的一个遗憾 还是燕京出版社很多人心中的遗憾。
搞不清楚李华提文渊做啥,孙主编老实询问:“你提起文渊是什么意思?”
李华听对方的语气,是真的在询问,忽然觉得事情有戏:“文渊最近有一本书想要出版,想看看老孙你能不能,帮帮他。”
孙主编震惊了,文渊要出版新书了。
这种好事能落到燕京出版社上面,简直是一件大好事。
此刻时机不同了,已经不是文渊在出版《背叛》前了。
那时候文渊没有名气,没有作品,唯一能证明自己有才华的东西是一张嘴。
今日不同往日,现在的文渊要出版一本书,燕京出版社不少人都愿意看到。
这件事简直是十拿九稳,李华还来询问自己。
等等,他忽然想到李华好像知道,燕京出版社很想看到文渊在燕京出版社出版一本书。
当初,他还和文渊谈好的。
只是时间过去了几个月,李华就忘记了?
孙主编带着疑惑开口询问:“李华你忘记了,几个月前,我们燕京出版社十分想要出版一本文渊的书吗?”
李华被提醒了一下,想了起来,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且好似当初文渊还答应下来了。
不过,不管是答应下来的文渊,还是去说服文渊答应的他,全都把这件事忘记了。
不然,何须如此麻烦。
文渊自己和燕京出版社联系都不是问题。
“看来你是真忘了。”孙主编见李华没马上回应自己,算自言自语了一句。
“嗯。”李华反应过来应了一声。
“文渊的新书怎么回事?”孙主编说到了文渊的新书。
李华正色了一下身子,这才开始讲:“相当有意思的一本书,我把电子版发给你看下。”
手机并没有挂断,李华轻松自如的操控电脑,这一手是他从自己儿子身上学到的。
不得不说,以一个作家的眼光很快就能发现电脑的好用,以及已经学会了。
这种洞察力和执行力,简直强悍的一匹,难搞能够成为作家。
在电脑上面,将《明朝那些小事儿》第一版传播过去。
孙主编看了,说道:“我先看稿子,等会给你答复。”
又客套了两句,两人才挂断了电话,并约定好等孙主编看完稿子就打电话给李华答复。
孙主编望着电脑上面的《明朝那些小事儿》。
第一页,
姓名:朱重八。
身份:一个农民的儿子。
职业:游行的乞丐。
取得成就:一统天下,成为皇帝。
话说魔元末代,天下大乱,义军不断于元军冲突……
很快,孙主编就把第一版《明朝那些小事儿》给看完了。
在看完稿子后,孙主编一拍大腿,只觉得绝了。
以往他看历史小说,那都是非常无趣的。
动不动就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分析,还有地质文化介绍,看的得人是烦不胜烦。
孙主编在看《明朝那些小事儿》的时候,便完全没有这个烦恼。
只是,他迟疑的说了一句:“这书会不会对现在的历史小说冲击太大,还有那些喜欢看历史小说的人,会喜欢《明朝那些事小事儿》吗?”
在说完后,他陷入了很长的沉思。
最后,他咬咬牙:“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此刻,孙主编已经堵上一切,要让《明朝那些小事儿》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