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开局一条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1章 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夜色渐深,兰州城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只余下巡逻队整齐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响。

李唐的目光从东方收回,落在了书房内那盏明亮的节能灯上。

柔和而稳定的光芒,驱散了屋内的每一寸黑暗,正如他此刻的心境,清明而通透。

长生之祸?

不,这从来就不是一场灾祸,而是一场他精心策划的,针对整个时代的“启蒙运动”和“资源虹吸”。

他需要人口,需要人才,需要资源。

可这些东西不会凭空而来。中原的世家大族将土地和人口视为禁脔,周边诸国对他虎视眈眈。和平的交换效率太低,而野蛮的战争又不符合他“苟道”发育的根本原则。

那么,就必须创造出一个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诱饵”。

还有什么比“长生”更能撬动这个时代所有精英阶层的**呢?

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杯中微凉的茶水荡起一圈圈涟漪。

长孙玥的情报网络是“口”,负责发声;拓跋尼孜即将建立的政安局是“眼”,负责洞察;而郭昕和他的安西军,以及整个西北的军工体系,则是他握在手中的“拳头”。

口、眼、拳,三位一体。再加上他这个运筹帷幄的“大脑”。一个崭新的,高效而冷酷的权力机器,正在西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缓缓启动。

“李龙。”他对着空气轻声唤道。

李龙身着制服的全息投影无声无息地凭空幻现。仿佛他从始至终就一直隐身在这片空间。

“王爷,请吩咐。”李龙的声音不带丝毫情感,却无比恭敬。

“连接长安的天网一号节点,我要实时监控舆论发酵的全过程。将所有关键人物的反应,特别是皇宫和山东世族那边的动态,整理成数据模型,进行初步的压力评估。”

“指令已确认。舆论监控系统启动,数据模型构建中,预计三小时后产出第一份简报。”

“很好。”

李唐点了点头,“另外,通知李虎,让工程部队加快‘西北大学’的建设进度。我需要在一个月内,看到主体建筑群完工。图书馆、实验室、锻体场,一个都不能少。”

“是,主人。”

李龙的身影再次悄无声息地融入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

李唐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夜空如洗,星辰璀璨。

船山书院是西北教育系统的金字招牌,正在筹建的西北大学将成为西北对外开放的平台窗口。

西北王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野蛮成长,是时候让它正式走向体系化和规模化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了。

棋盘已经布下,棋子也已各就各位。接下来,就看这满天下的“聪明人”,如何起舞了。

……

七日后,长安。

作为大唐帝国的中心,这座雄城从未像今天这般,被一个来自遥远西北的消息彻底引爆。

起初,是“长生不老药”的流言在权贵圈子里暗流涌动,神秘而诱人。

但很快,一股更强大、更清晰的声浪,通过遍布全城的书肆、茶楼、酒肆,甚至是说书人的口中,席卷了每一个角落。

“听说了吗?西北王府发布告天下书了!”

“什么告天下书?莫非是那长生不老药炼成了?”

“什么神丹妙药,那都是无稽之谈!西北王殿下亲口说了,世上根本没有长生不老药,只有科学养生法!”

一名穿着体面的书生,在人群中唾沫横飞地科普着,他手中还拿着一份刚刚从洛阳书局加急印出来的宣传册页,上面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西北王殿下说了,他发明了一套无上锻体之术,名为‘锻体三十六式’!配合西北特有的水土和饮食,只要持之以恒,便能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活到**十岁乃是常事!”

“**十岁?吹牛吧!人活七十古来稀,圣人孔夫子也才活了七十有三!”

有人当场表示不信。

那书生立刻反驳道:

“目光短浅!你可知西北王麾下的安西军老卒?那些跟着郭昕老将军坚守龟兹数十年的老兵,哪一个不是年过花甲?

可自从归了西北王,日日操练那‘锻体术’,如今一个个龙精虎猛,上阵杀敌不输少年郎!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番话顿时让许多人哑口无言。

安西军白发皓首老卒的事迹早已传遍大唐,那是忠勇的楷模,他们的话,自然有千钧之重。

“不止如此!”

另一名商人模样的人挤了进来,兴奋地说道:“西北王府还公布了一项大宏愿!说是要推行‘全民健康计划’,让治下所有百姓,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能活过七十岁!”

“什么?!”

此言一出,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如果说“锻体三十六式”还只是针对少数人的延寿之法,那么“让人人活过七十岁”,这句口号所蕴含的意义,就完全是另一个层面了!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仁政!

自古以来,无论是圣君还是名臣,谁敢夸下如此海口?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养生之术,这简直就是神迹!是足以载入史册,让万民称颂的无上功德!

一时间,“科学养生,健康长寿”、“西北神迹,福泽万民”的口号,伴随着“锻体三十六式”的神秘传说,以及“人人活过七十岁”的宏伟愿景,如同一场剧烈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关中,并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大唐的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相比于虚无缥缈、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李唐抛出的这套“组合拳”,显然更接地气,更具有说服力,也更能激发普罗大众的向往。

它将一个原本只属于帝王将相的终极**,变成了一个似乎人人都有机会触及的美好未来。

而这,正是阳谋最无解的地方。

……

太极宫,紫宸殿。

唐宪宗李纯静静地听着内侍总管李弘庆的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

“陛下,如今长安城内,街头巷尾,议论的都是西北之事。长孙家的‘天下书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将西北王府的说法铺满了所有渠道。其势之猛,其速之快,前所未见。”

李弘庆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叹。

李纯把玩着一枚玉如意,淡淡地问道:“王涯和那些山东世族的人,有什么反应?”

“回陛下,太原王氏府邸已经彻底乱了。据说其家主王涯昨日在府中大发雷霆,摔碎了他最心爱的一方端砚。

他们派出去散布‘长生药’消息的人手,如今反倒成了给西北王府做嫁衣的,被那‘科学养生观’的大潮拍得晕头转向,完全失去了对舆论的主导。”

“哼,一群自作聪明的蠢货。”

李纯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们以为捏住了李唐的把柄,想借朕的手去敲山震虎。却不知,他们招惹的,根本就不是一头虎,而是一条……真龙。”

他放下玉如意,站起身来,走到殿中的一幅巨大舆图前。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片广袤的西北疆域上。

“李唐此人,心机之深沉,手段之老辣,远超朕之想象。他这一手,叫‘釜底抽薪’,又叫‘顺水推舟’。他根本就没想过去堵,而是直接改了河道!”

“他把一个能让他‘怀璧其罪’的弥天大祸,硬生生扭转成了一场‘执道传法’的旷世阳谋。

现在,天下人都相信西北有延年益寿的法门,但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丹药,而是一套可以学习,可以模仿的‘体系’。”

“如此一来,天下枭雄想求长寿,便不能再动强抢之心,因为抢不来。他们只能派人去学,去归附。这等于是在变相地为他西北筛选人才,吸纳资源!高明,实在是高明!”

李纯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欣赏,又有深深的忌惮。

李弘庆小心翼翼地问道:“那……陛下,西北王呈上来的‘锻体三十六式’初级版本,还有那十份‘养生食谱’……”

“收下,为何不收?”

李纯转过身,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李唐给朕送来了梯子,朕岂能不顺着爬?朕不仅要收,还要大张旗鼓地收!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西北王是如何的忠君体国,朕与他又是何等的君臣一心!”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

“传朕旨意,御史中丞王景,身为朝廷命官,却勾结逆臣孙思道,意图构陷忠良,动摇国本,罪大恶极,着即刻押赴西市,斩首示众!”

“监斩官,就由武威郡王郭昕担任!”

“另,宰相王涯,治家不严,识人不明,有失察之罪,着罚俸一年,闭门思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